【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田兆元]《颛桥风土记》序
——
  作者:田兆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2-16 | 点击数:7072
 

  这就是中国文化中的共同历史的地域化问题。一位古代帝王,有无数的出生地,有无数的葬身地。并不是祖先帝王出生在这些地方,而是他们的子孙在这些不同的地方,随着祭祀活动开展,随着口述历史传播,这些历史故事与当地风物结合,遂演绎出一出出新的故事,远古帝王的事迹便完成了在地化的过程。地域化的这种演绎,便为民族的文化认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多元的中国文化就这样与共同文化相关联成为一个整体。

  于是,我们发现颛桥的故事竟然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命题。来到濮阳的人们可以在颛顼去世千年后祭祀颛顼,为什么濮阳人到远方不能把这种祭祀文化带来呢?共同文化的地域化特点回答了上海曾经作为一个政治上的边缘地区,却是一个文化上努力追寻文化传统的地区的问题,同时也回答了一个“礼在四夷”的问题。颛桥的故事岂非学术意义文化意义十分巨大?

  可惜的是,在一个地方志十分发达的地区,颛桥在明清时期却没有留下一部地方志来,以至于人们对于其所从来有些迷茫。同样是古镇,七宝古镇因为一部薄薄的《蒲溪小志》而光焰万丈。七宝的豆腐干是在颛桥的街上生产出来的,贴的牌子却是七宝豆腐干。失去了自己的地方志自己的风土志会是什么结果呢?简单说就是失去自我吧!

  关于颛桥为什么没有一部古代志书的问题,我们可以从颛桥的传说中做一些猜想:据说繁盛的颛桥曾经遭到一场毁灭性的火灾,镇上大火熊熊,吞噬了一切,仿佛庞贝古城遇到火山爆发,财富消失,人也散失。或许镇体涣散,镇志也就难修了。

  这给我们民俗学的研究生们留下了机会。华东师大中文系民俗学专业06,07级6位研究生在安俭老师的带领下,结合人类学课程学习,以颛桥为田野基地。对其风俗文化进行了深入访谈,也将地方精英的资料整理进行了广泛收集和综合,感到内容丰富意义重大,遂申请相关课题,历时一年去进行更为深入的调查研究,得颛桥镇和闵行区地方文化专家指导,撰写出一部洋洋十余万言,百余照片的颛桥风俗文化之书来,其勤勉令人赞赏!

  民俗学研究生参与地方风俗志撰写既是一项学术操演,也是一种学术建构,通过撰写,能够对于地方文化与文化传统有自己的一些真实体验。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岁月里,要将这种成功的经验作为一种传统传承下去。每届同学都要参与一部地方风俗文化著作的撰写,这样,在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撰写水平和理论境界诸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是书以“民俗概观”和“特色民俗”两部分构成,与时下之民俗志不类。编撰者以自己的感受为序书写,不必如民族志民俗志那般机械。记载老街风物,记述人物故事,描述风俗形态,名之风土记,宜也!

  我们把那些近乎忘却的故事收拾起来,通过出版传达下去,复活再生,这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我们记述颛顼后人的故事,又别有一番意味。今天,当我们很多人连颛桥的“颛”都不会读不会写,地方文化的书写岂不是到了最危急的时候?

  唐人为《桂林风土记》,近人又有撰《水摆夷风土记》者,今又有《颛桥风土记》,岂不美哉!当《颛桥风土记》出版之际,不禁感慨万千,我们为颛桥祝福,也为华东师大学子的努力与进步欣慰不已。

  是为序。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华东师大版块 2009-2-8 20:3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田兆元]地域文化的人文价值
下一条: ·[陈戎女]荷马是女性主义者吗?
   相关链接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石圆圆]都市新风土记:人间关系的再创造
·[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
·[伍华娟]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定位·“端午与神话”学术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
·[雷伟平]非遗资源图谱视域下的上海三官神话变迁研究·[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的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
·[郁喆隽]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第二届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联盟构建与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
·[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柯玲]浅谈上海绒绣艺术的“海派”特质
·[讲座预告]阅读的宝卷——以上海惜阴书局为例(北大,2018年10月20日周六9:00)·2018年秋季民俗学理论研讨沙龙举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