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柯玲]遗产保护根在教育
——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设置与构想
  作者:柯玲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25 | 点击数:12917
 

 

首先,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保护和传承文化的需要。
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渠道。人类的文化是有层次之分的,除了我们通常所说的形而上层面的精英文化外,很大一部分是民间文化。民间文化是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它包括了一国或一族民众的生活技艺、口承语言艺术、文化心理模式等在内的庞大内容。它是人类文化的基石,支撑并衍生出人类的整个文化大厦。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将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都划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之内。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大半都和民俗有关,这些遗产急需保护和传承,完全可以渗透到学校教育之中,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民俗课程进行教学。优秀的文化传统需要接力,学校教育是文化接力的最为有效的形式。确立了民俗文化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教师就同时肩负着传授民俗文化、民俗知识的重任。
保护民间文化是全民的大事,也是事关千秋万代的事业。民间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在我国已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006年起,每年的6月10日,成为我国法定的“文化遗产日”。在第一个保护日活动中,各地、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各类民间团体纷纷以不同寻常的热情投入其间。但实事求是地讲,这一切似乎与学校发生的联系较少。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文化生态的一再被破坏,无数优秀的民族、民俗文化正濒于消亡的境地,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面临着无家可归的危机。保护民间文化传统,让它们成为种子在一代代人的心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最为行之有效的措施就是让它成为人生必修课走进学校,让它成为课程教材走进课堂,走进民俗传承的历史链条之中。
其次,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培养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需要。
在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中,世界性的文化趋同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我国的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文化遗产受到猛烈的冲击。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行动,体现了现代人对曾支撑民族精神家园的精神文明形态及价值的重新审视和认知、依恋和追寻。民族精神作为各民族对人类文明的共同选择和人类特定的文化现象,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民俗传统所产生的巨大精神力量,始终是各民族生存、发展和进步的原动力。民俗文化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显示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文化的特有标记。我国优秀民俗传统中所展示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生存方式、生活智慧、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可能蕴涵着我们国家和民族文化生命的密码,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万年活态的文明史。民俗传统也常常是我国人民生命创造力的高度展现,是维护我国独立于世界文化之林——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1} 激发新一代的民族自豪感,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民族精神往往是以特定的无形或有形的民俗为载体的民族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是理想信念、人生观和价值观中的独特的“我们感”,以及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中集体无意识和有意识构建的人格体现。所以,在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既是凸现民族个性的需要,也是塑造学生人格的有效手段。
第三,学校教育中开设民俗课程是接受民俗知识的需要。
从民俗学的定义看,美国当代著名的民俗学家阿伦·邓迪斯指出:“自1846年威廉·汤姆斯最早使用了民俗学(Folklore)这个词语以来,关于民俗学定义的讨论,一直没有中断过。很多定义侧重在‘知识’(lore)方面,也有一些侧重在‘民众’(Folk)方面。显然,和任何学科一样,学科的定义不免有歧义,但是,总的倾向,大多数的意见还是明确的,主要是有关人民知识的学问。”事实上,大多民俗事象确实是民众生存方式、生产、生活知识、智慧、经验的展演以及独特的民俗思考原型的体现。民俗学国际术语Folklore,我国学界也曾译做“民间知识”、“民间智慧”。
从本质上说,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以传授各科知识为主,现行的学校教育课程设置中,文理知识分别以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为依托。民俗的广延性使它和众多的学科分支有联系,但“世俗性”又常常将它的科学性和知识性遮掩。甚至有人直接将民俗等同于迷信,这是对民俗的曲解。当然,完全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民俗,可能会露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它是一定民众群体在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同感心理意识和参与意识的共同的选择、凝聚和升华。所以,民俗知识是生活化、技艺化或者仪式化了的知识。民俗教育的短缺,已经使今天的年轻一代常常不能很好地认读自己的胞衣文化,等到发现很多“拿来”的原来竟是“自产”的,才惊叹自己差点丢弃了先辈留给我们的许多极其宝贵的遗产。幸而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如果马上行动起来,按知识门类来整理我们的民俗传统,再分别纳入相应阶段的教育之中,我们的教育将更完整、更健康。
 
三、学校教育中设置民俗课程的可行性
 
20世纪初日本民俗学的建设和拓展,对日本的经济、文化以及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日本民俗学鼻祖柳田国男先生因而称民俗学为“济世之学”、“国学”,因此,和民俗密切相关的文化学科几乎遍及日本所有的学校。日本的民俗研究和保护成为当今举世公认的完备发达的学科。欧美的民俗学研究也异彩纷呈,并越来越朝着应用的方向发展,和现实生活发生着越来越密切的联系。
民俗本身是包罗万象的,它的版图与生活一样广博,因而民俗给学校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也给学校教育中民俗课程的开设提供了诸多便利。具体地说有如下几条:
1.与素质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素质教育是为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教育受众群体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的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也是进入新时期以后,教育部门针对弊病百端的“应试教育”而采取的举措。
“素质”一词有几层涵义,它可以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也可以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先天的特点,当然也指人品、素养等等。而对于“素质教育”的内涵目前也有一些不同的说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诸方面的教育。柳斌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求知,教会学生办事,教会学生健体。而民俗文化或民俗知识本身就是一种素质,它既有文化素质,也有技能素质,还有思想素质等等。民俗与生活的水乳交融,使得民俗具有了显著的“素质”特征。从育人这一点看,民俗教育的目标与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不谋而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华东师大海上风民俗学社端午民俗文化周游园会侧记
下一条: ·云南民族大学:走特色发展之路
   相关链接
·[王丹]以校园为中心:多模态学校教育聚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研究·[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
·[王璟 李宗刚]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间文学类课程设置探析·[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
·[李扬]走向田野:本科民俗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环节设计·【集体合影】2012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北京)
·【课程表】2012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课程设置与时间安排(北京)·山东:民俗文化进校园
·评:应将民俗文化纳入学校教育·[邱开金]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张力
·[欧群慧]使人远离家乡的傣族乡村学校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将纳入中高考 占政治科目分值15%
·15位民间艺人走上矮寨中学讲台·[佐野贤治]地域社会与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