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译著译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译著译文

[森田真也]民俗学主义与观光
——民俗学中的观光研究
  作者:[日]森田真也   译者:[日]西村真志叶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9-05-07 | 点击数:10222
 
再次是关注观光对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民俗艺能{3}研究在这一方面开创了先河。为了民俗艺能在观光和地域重振方面的有效利用,研究者围绕着“节日法”的制定、文化财行政等问题展开了讨论。由于讨论的焦点集中在民俗艺能的本体、或者在保存与利用的是非等方面,其影响尚未波及到其他研究领域。
最后是宏观地考察观光、“传统文化”以及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除了观光对地域社会所产生的影响之外,诸如参与观光者的实践活动、观光旅客与接受观光的地域社会之间的关系、由观光创造的文化、由此重建的社会关系等,便成为其主要课题。它在观光人类学的影响之下,积极地把观光视为地域社会的生活行为。{4}
在民俗学领域之所以出现了叫做观光的新课题,主要是因为这数十年来“民俗”、“传承”、“传统”等概念逐渐变得模糊,甚至暴露了内在矛盾。在此情况下,行政、企业、媒体、当地知识分子等开始把民俗学的研究成果利用到观光活动之中,以展示地域的活力。
 
四、从观光角度看真“民俗”与伪“民俗”
 
近年来,除民俗学的传统研究对象(如包括民俗艺能、祭祀、民间故事、民谣、音乐等在内的各种表演,诸如房屋、服装、饮食、工匠技能等物质文化)以外,甚至连渔业、农业、林业都在“自然旅行”、“绿色旅行”、“温暖旅行”等名义之下,借用传统、怀旧、乡土、故乡、环境、自然、安慰等话语来装饰自己,变成了观光的对象。{1}这里,有一种基于差异的特性或地域性成为消费对象,进而出现了作为商品的模拟“民俗”——民俗学主义。
观光旅客寻求的怀旧心理,与简单意义上的乡愁有所不同。它所反映的是我们有意抛弃却又怀念往事的姿势。在那里,无人关心那些令人怀念的东西是在怎样的历史状况下可以保留的,又在怎样的社会中得以表现的。它是将近代连接于现代的平缓斜线,作为一种记忆,以审美意象为前提,被投射到实际空间的一种结果。观光旅客期待着自己想象中的观光。它舒服安宁又通俗易懂,可以让人触及一些逼真的体验和事物的本质。与那些扎根在时间中的“历史”相比,这种意象其实更加接近于民俗学向来叫做“民俗”的东西。
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便是民俗学主义与观光的关系。在观光的现场,我们曾经叫做“民俗”的生活文化不仅遭到了破坏或歪曲,还脱离了原来的生存空间。它们作为观光的素材,不断地被切断、操作、表演、加工、重构,以吸引旅客或获取利润。过去,我们往往把这种现象视为例外或“伪民俗”而忽略,或者努力从中挖掘一些淹没在其中的本质。而正如上述,如今“民俗”、“传承”、“传统”等概念已经变得模糊不清,区分真假并不那么容易。
在观光的现场,有些至今存在的东西获得了新的意义,并作为观光的资源而被利用;有些从未存在过的东西,又被创造为“传统”或“民俗”;有些消失已久的东西又得以复兴。更加复杂的是,观光旅客在一个叫做“观光”的人为语境中,享受与消费着这些明知是被创造出来的东西。有时,这些被创造的“传统”或“民俗”通过观光的形式引起外部的关注,进而让接待方发现它们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亦即,地域社会的“传统”或“民俗”,有可能通过和外部的接触而得以认识与维系。对观光旅客而言,它们不过是观光这一语境中的可预见的构成要素,而对旅客接待者来说,却可以成为真正的部分生活文化,或者成为真正的“传统”。沿着这种理解看,我们有关真假、连续与非连续等判断都会失去意义。{2} 在观光的现场,对本质性的追求与商品化,完全可以和平相处。
以“传统”或“民俗”为主题的观光,吸引着众多消费者、商家以及用之重振地域传统的人们。这主要是因为观光旅客、接待方、二者之间的中介者,分别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以一种微妙的平衡,正在寻找着本质性。民俗学主义将事物的本质或本真性变得模糊,并告诉我们只有在解释与实践的相互作用中才能窥视它们。
 
五、观光的研究意义与课题
 
观光,它在创造它的制度(经济·政治·社会)、观光旅客、接受他们的社会、生活在此的当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得以成立。从民俗学的角度解释观光,这意味着通过有关观光的各种现象、人们对此所做的实践与思考等,去考察动态的地域社会或文化。换言之,它把观光的现场视为地域的文化、社会、政治、经济等交织在一起的界域,而不是把观光当做经济的或政治的现象。
当我们思考观光与民俗学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时,可以更大胆地把握田野,即把观光旅客、接待旅客的地域社会、当地人、媒体、文化行政、经济行政、企业等之间的相互作用放在同步、连带、纠葛、抵抗的过程中展开讨论。观光与民俗学主义由此脱离学术界,落实到一种围绕价值和意义的社会抗争之中。这便是全球性与地域性相互抨击或交叉的领域。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学苑出版社网站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沃尔夫刚·卡舒巴]面对历史转折的德国民俗学
下一条: ·[英]E.P.汤普森:《共有的习惯》
   相关链接
·[罗兆均]家神的较量:湘黔桂界邻地域社会的家族互动与信仰建构·张曦:《民族走廊与地域社会:羌族社会·文化的人类学思考》
·[周大鸣]从地域社会到移民社会的转变·[菅丰]日本现代民俗学的“第三条路”
·[常建华]试论中国地方志的社会史资料价值·[马知遥]非遗保护中的悖论和解决之道
·[麻国庆]“公”的水与“私”的水·[西村真志叶]民俗学主义:日本民俗学的理论探索与实践
·[佐野贤治]地域社会与民俗学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