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传承人与社区

首页民俗与文化传承人与社区

[钟和晏]盛世漆艺
  作者:钟和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3 | 点击数:8476
 

      解放前,福建漆作家庭的手艺传承靠的是严格的宗族制度,谨守传男不传女、传长不传次甚至传媳不传女的规定,祖上的技艺代代族传家承、口传心授、秘而不宣。今年68岁的蔡水况是厦门蔡氏漆线雕艺术的第12代传人,蔡家世代以漆线雕装饰佛像为业,在整个闽南、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华人供奉的寺庙大概也都有蔡氏漆线雕。蔡氏在同安府的作坊名叫“西竺轩”,到嘉庆年间已经传了8代。因为严守祖训,这项技艺在几百年间只有此家族保有。1947年,第11代传人蔡文沛把作坊迁到厦门开始广收门徒,家门秘技才公开于世。

      漆线雕是古代佛像雕塑艺术的遗脉,受宋元时期的沥粉和泥线雕等工艺影响产生的。它是天然的植物漆加上红砖瓦粉反复舂打成泥,用手工搓成发丝般的漆线,再在涂有底漆的坯体上以盘、结、绕、堆,雕、镂等多种手法塑造浮凸的图形,其中也吸取了一些雕琢绣饰的技法。清代之前,漆线雕是从属造銮工程的一种工艺,从故宫、天坛里面都可以找到一些线索。

      “在闽南,漆线雕的应用几百年来没有超出寺庙之外,我父亲蔡文沛是第一个尝试用它自由创作的人,引进了古典文学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我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的。”1955年,以蔡氏家族成员为主的厦门市雕塑合作社成立,后来改为集体所有制的厦门工艺美术厂。1972年,全国工艺美术复兴,蔡水况把漆线图案设计在蛋壳、瓷瓶、瓷盘等上面,制成装饰工艺品,开始接到大量海外订单。1985年,他决定闭门10年,来重新研究这门家传技艺。去年元月,蔡水况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绝大多数传统工艺美术其实都在重复相似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成立合作社或者工厂,七八十年代兴盛一时,到90年代初开始,由于管理、市场等问题难以为继或者关闭工厂,从此陷入衰败困境与工艺失传的危险,这同样也是北京雕漆厂被讲述了许多遍的遭遇。

      文乾刚工作室是在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体育场北边一长排平房里的第三教室,50多平方米的作坊里弥漫着一股发酸刺鼻的大漆味道,10多位师傅正忙着手上那些红色屏风、雕漆画上的活计,一件平放在台子上的近10平方米的雕漆挂画尤其引人注目。今年66岁的文乾刚1961年从北京工艺美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雕漆厂,1997年被授予“一级工艺美术大师”,在2003年雕漆厂被迫改制停产之前,他是厂里的总工艺师。

      简单来说,雕漆是用天然漆料在素胎(有木胎、铜胎、皮胎等)上涂抹出一定厚度,再用刀在堆起的平面漆胎上雕刻山水、花卉、人物等浮雕纹样的技法,根据髹漆的色彩分类,有了“剔红”、“剔黑”、“剔彩”及“剔犀”等不同名目。剔红是最主要的品种,大部分时候,雕漆是指剔红。

      一棵漆树50年生命期只能产10公斤大漆,割下来的原漆又只有50%的利用率,纯正的红色来自大漆与天然矿物朱砂或者人造硫化汞银朱的调和,所以,剔红从一产生就是被皇家独占的御用品。也有人评价说,中国工艺品中有两个色彩经典,一个青花、一个剔红,这是无法被替代的红色。

      明代黄成的《髹饰录》上说:“剔红,即雕红漆也,髹层之厚薄、朱色之明暗、雕镂之精粗,亦甚有巧拙。唐制多如印板,刻平锦,朱色,雕法古拙可赏。” 因为这几句话,剔红被认为始于唐代,虽然到今天传世最早的剔红是宋剔。明代官坊果园厂的剔红承袭了元代嘉兴西塘“藏锋清楚、隐起圆滑”的风格。清代,因为乾隆皇帝的偏爱,宫廷监制了大量的雕漆作品。不过,到光绪年间为慈福太后60岁寿辰筹办剔红的时候已经“无匠造办”,雕漆技艺几乎失传了。

      北京故宫博物院宫廷部主任陈丽华说:“其实乾隆年间,皇家在宫里面制造漆器的已经不多了,主要是江南一带有些御用场子,像景德镇一样,宫里面给他下图样,场子里只负责做,是定做的概念。尤其是雕漆,当时宫里做不了,苏州做得最多。”现在故宫所藏漆器总共1.8万多件,其中永乐和乾隆年间的最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三联生活周刊》2008年第4期

上一条: ·[曾焱]紫砂徐门
下一条: ·[曾焱]常州白氏留青竹刻
   相关链接
·[鞠熙]狐仙故事与北京城的宇宙论意义·[王子尧]流动的市声:北京“杂吧地儿”的生活之籁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静斯]北京地区中秋习俗考略
·[佟兆岁]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宋嘉琪]手工艺类非遗的市场化
·[雷紫雯 章梅芳]民间化·民族性·时代感:近代以来景泰蓝的现代转化研究·[高洁]北京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表演艺术类遗产调查报告
·[丁津津]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风热潮下融入现代生活的路径思考·祝鹏程:《市场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以北京相声为个案》
·[万建中]从民族饮食到“中国饮食”的转型·[马知遥 王明月]当代中国传统工艺研究的视域拓展
·“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顺利举办·“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博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日程
·中国民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在北京成立·[湛晓白 赵昕昕]清末来华西人歌谣收集活动的文化史考察
·[鞠熙]城市里的邻居们——北京城内“四大门”动物的生活世界·河北教育出版社《中国民间文学史》研讨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孙发成]传统工艺活态保护中的“身体”价值与“活态”空间·[胡玉福]传统工艺的技术变革与“新式风格”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