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乌丙安]“泰山石敢当”和石神崇拜
  作者:乌丙安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0-16 | 点击数:11000
 
   仡佬族的石崇拜在自然物崇拜中有悠久传统。特别是巨石崇拜,至今仍有广泛影响。他们称巨石为“石保爷”或“石保公”,是人们的保护神。婚后不育的或子孙稀少的人家都祭此神,并许愿还愿;除祈子求儿者祭拜外,希望子孙健康吉祥的也要祭巨石,并在巨石前为子孙命名,小孩也多取“石生”、“石保”之类,认巨石为亲,对子孙加以保护。祭石多在年节或孩子生辰喜庆日,通常祭祀用鸡,也有用猪羊的不等。与此相似的有水族的石神崇拜。他们称岩神、石神为“哥散”;认为是地上最大保佑人家生儿育女、求财保平安的神。往往生子女后认为是岩石神赐福,子女名多取“石生”、“石长”之类。人们献祭猪肉方或鸡、鸭、香纸,求神许愿,生子女后大祭还愿谢石神,家族亲友送礼致贺,甚至设歌堂,颂神谢神灵赐福。侗族小孩多病灾也祭祀大岩石神。
   壮族信奉的石神,多是村寨旁或道路边并立的高大石块,逢年过节向石块烧香致祭,祈求保护村寨,保佑人畜平安。石神周围保持静洁,严禁砸击或污秽,仍保持着古老的自然物崇拜特点。白族崇拜的石神,往往做了村落的本主神。民间流传有“白岩天子”神话,说白石块曾经是一群白羊,又曾是专司羊群的神化成大白石,托梦给人间,如尊奉它则保护村里羊群平安,于是人们供白石为神,建本主致祭,以后羊群繁殖兴旺,人们尊称它为白岩天子。又传说有红沙石大王,是保护五谷丰收和人畜平安的本主神;又有黑岩赫威本主,是黑石神,建有本主庙,是保人畜平安的石神。北方的朝鲜族崇拜巨石,称岩石神,并认为石块中有神灵,举行洞祭,以祈求石神赐宝赐健康。鄂伦春族也流传有巨石神话,据信兴安岭北有大山岩石,上有猎神像,是神为驱恶魔而现的形象,人们敬奉他保人畜平安。赫哲族至今还供奉卓碌玛法和卓碌玛玛神,意思是“石头爷爷”,“石头奶奶”,求他们保佑人民不生病灾,不遭鬼祟;现在都有石刻神偶和小神庙。赫哲族崇拜巨石有老传统,黑龙江七星河上游有七星砬子,据信是七女神姐妹化身;街津山上又有巨石,名叫“德勒乞玛法”,是“老头石”的意思,据信是远古猎手夫妇及猎犬化成,石立峰顶为镇山之神。满族敬奉石神卓碌玛法,流传有石神神话。据传是此神教给先民打制石器,过起好日子的,所以人们祭祀他,并在祭天的神竿下放三块神石,除用来支架祭锅用外还借以除邪驱祟。满族还有身佩灵石避邪的习俗。又把火神崇拜和石神崇拜结合起来,认为火来自石块。蒙古族在草原上设祭“敖包”,这是一种用石块堆成的石丘,中有神竿、树枝条及系有兽畜毛、布条的神圣崇拜物。认为此处是部落保护神所在地,或是山神,或是猎神、放牧神、牲畜守护神,通常是排开十三堆石,也有九堆至二十七堆的,是远古石神崇拜的演变。牧民经过时膜拜,祝词,添加石块,绕石堆祈祷。每年各地定期举行“敖包祭”,十分隆重热烈。
   把石神崇拜和始祖神崇拜结合起来,是原始自然物信仰的发展。一些民族自信远古本氏族来源于石头,所以把人祖又称为“石祖”。普米族流传有《久木鲁》神话,是人类起源神话。传说天降吉泽乍玛女神,在山石洞中与石头“巴窝”成婚,繁衍了众多子女,相互婚配传下了人类。所以人们把巴窝奉为“久木鲁”,即“石祖”,称女神为“阿移木”,即女始祖神。同时供一块石头在火塘边,平时与年节均致祭,被称做“括鲁”,即锅庄石。黎族也供奉石祖神,石块呈长圆锥柱形,象征男根性器,外盖石板庙,人们祭石祈求生儿育女。把石神崇拜与生殖崇拜结合起来。
   把石神崇拜与始祖神结合起来的信仰在台湾的高山族各族系中广为流传。泰雅族人传说远古有巨石迸裂,生男女二人,长大后成婚,繁衍了泰雅人。东南部阿美人、卑南人认为自己始祖都是一块大岩石所生。卑南人又传说大石生女始祖拉宁,后与鲁凯人一男子成婚繁衍后代。雅美人相信自己始祖是巴布特山顶一块巨石迸裂后出生的男神,从左右膝生出一双男女,以后分别与大竹裂后出生的另一男神的子女成婚,繁衍了雅美族人。排湾人也崇信他们的始祖男神是石头,女神是竹子,被称为“那克玛迪”夫妇神,在该族人的农耕时期为至上神。泰雅人的发祥地,被称为“宾斯巴干”,含意是“裂石生人”,也是从传诵始祖为大石的神话而来。
   至于崇拜火塘神石或三神石(即支锅用石)的信仰,在许多民族中与火神、灶神复合,成为家神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丙安小屋

上一条: ·[叶春生]活化民俗遗产 使其永保于民间
下一条: ·[乌丙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日益规范
   相关链接
·[程鹏]民俗文化产业化的三条路径·[叶涛]关于泰山石敢当研究的几个问题
·“寻找泰山石敢当”海峡两岸拍客行活动·第四届泰山石敢当文化节将于9月6日至12日举办
·[刘锡诚]禹启出生神话及其他·叶涛:《泰山石敢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