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学科问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学科问题

[施爱东]民间文学的“概论教育”与“概论思维”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4-04-10 | 点击数:14093
 
 
2,钟编概论的困惑与艰辛
 
1980年代之后出现的各种版本的民间文学“概论”与“准概论”教材,无论作者本人承认与否,无一不受钟敬文概论体系的深重影响。[11]
1930年夏,钟先生在浙江民众教育实验学校社会教育专修科讲授民间文学,当时曾铅印讲义《民间文学纲要》,其中有的章节还在杭州《民俗》周刊等刊物上发表。40年代,钟先生又在中山大学、香港达德学院继续讲授这门功课。”[12]钟敬文自述“为着帮助同学们的学习,除课堂上的讲授外,我就自己手头所有的书籍、杂志选辑一些材料油印出来发给他们。民间文学这一科印的共有两类,一类是神话、传说、童话、歌谣、谚语等民间作品选,另一类是关于这种作品说明研究的论文。”[13]
1949年秋季之后,钟敬文分别在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开设“民间文学”课程,这一时期基本上沿用了以往的教学方式,选编了22篇文章,辑为《民间文学新论集》,作为主要教学参考用书。全书虽然未立章节,尚未确立严格的学术体系,但有一个大致的编辑框架:
1,泛论一般民间文艺的性质、意义或价值。
2,专论民间文艺的某一种类。
3,前三篇研究伟大的革命家、诗人、作家等和民间文艺的关系,末一篇是现在一位新诗人学习民间文艺(民歌)的自白。
4,主要介绍某种民间文艺(‘吆号子’和‘唱道情’),附了一篇民间艺人的记述。
5,关于民间文艺采集、整理、研究的意见、方法和经验。
6,一些民间文艺集子的序文。[14]
这一框架以及基本理论与作品选的分册印行,已经略具了1980版钟编概论的结构雏形。据说1950年代钟敬文给学生上课时还曾铅印过民间文学讲义,以散页的形式,陆续发给学生,但终于没有整理出成熟的概论公开出版。不过,“钟先生经过几年教学实践,渐渐把课程内容的结构确定下来,它包括:关于民间文学的一般理论;各类民间作品分论;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搜集整理问题等。”[15]1956年后的这门课主要由钟敬文的助手许珏讲授,所用框架大体不变:
1,             民间文学的性质和意义;
2,             民间文学的人民性和它在创作、传播方面的特征;
3,             民间文学的内容;
4,             民间文学的艺术特点;
5,             民间文学的种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各类歌谣和故事歌,谚语、谜语,民间戏剧;
6,             民间文学与古代作家书本文学;
7,             新时代作家文学与人民创作的关系等。[16]
这一时期没有将概论公开出版的原因,大约也是出于钟敬文式的谨慎。我们知道,“概论是对一个学科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一般性的论述。它代表一个学科最为成熟的,被公认和接受的观点。从这个意义来说,一门学科能否‘概论化’以及‘概论化’的程度,取决于它的理论、方法的成熟度。福田亚细男和宫田登在《日本民俗学概论》中说,把民俗学‘充分体系化,并用平易的语言概论化,是一个极其困难的工作。’”[17]
钟敬文编写概论的态度无疑是严肃的。
1979年,钟敬文主持16所高校民间文学教师编写的《民间文学概论》,是在原有基础上吸收当时搜集、研究的新成就,做了补充和调整。据乌丙安回忆,因为乌从北师大毕业以后曾在沈阳师范学院内部铅印过一本《民间文学概论》,“因此,我7810月初进京,到北师大报到。钟老指示以我的《概论》为重点参考教材,草拟编写大纲。”[18]概论的正式编写始于19792月下旬,结束于19801月末,“前后经历了将近一年时光。在这段时期里,大家通过学习、讨论、试写(草稿)、试讲、改写(初稿)和集中修改等一系列过程,终于完成了这部暂时可以付印的稿子。……教材编写过程中,为了广泛听取意见,我们曾于去年(1979年)六、七月间,写出各章简稿,先在暑期民间文学讲习班上试讲。学员同志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意见。暑假后,参加编写的同志进一步学习和改写,到了年终,写成了三十万字左右的初稿。打印后,又向各方面征求意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各民族民间文学研究室、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研究部及其它单位的许多同志,提了许多宝贵的意见。”[19]
尽管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反复地锤炼过,钟敬文对该书的内容还是不能满意,他在该书“前言”中特别指出,“这本教材,从一开始计划编写起,我们就明确了它的内容和性质。它是一本供应大学生学习用的‘引论’书,主要的任务是提出这门功课的一些重要问题和阐述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它不是专门的研究著作,也不是发表个人见解的专业论文。因此,在这本教材里,提出的只是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它所阐述的,相对地说也是比较稳定的知识。”[20]许珏也认为“这本教材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很多问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处理得未必都很恰当”,[21]但在当时的理论水平下,各种专题研究都还未能充分展开,而高校教学又亟需入门教材,因而作为学科先驱的钟敬文,也只能如此主编。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上一条: ·[户晓辉]论欧美现代民间文学话语中的“民”
下一条: ·[陈泳超]我对于民俗学的学科理解
   相关链接
·[董晓萍]民间文学理论的“骨架”·万建中 主编:《新编民间文学概论》
·钟敬文 主编:《民间文学概论》(第二版) ·[陈明]东方文学研究的新收获──《东方民间文学概论》评介
·钟敬文 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乌丙安]我和《民间文学概论》
·老照片的故事之五:《民间文学概论》前言在这里写成·老照片的故事之二:1979年的早春
·陈岗龙 张玉安 主编:《东方民间文学概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