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本网公告
   学会简介
   学会章程
   学会机构
理事会
秘书处
中国民俗学网编委会
中国民俗学会志愿者团队
   学会大事记
   学会会议
会议动态
联办会议
   学会活动
中国民俗学会与非遗保护
我与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中国民俗学会成立30周年
中华春节全景纪实摄影行动
生肖卡通设计有奖征集
感受春节:马鸣湖杯学生征文
春节文化网上谈
   知识中的伙伴
敬文民俗学沙龙
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北京民俗博物馆
学苑出版社
妙峰山研究会
   对外学术交流
中美非物质文化遗产论坛
   学会出版物
学会年刊
中国民俗学年鉴
   联系我们

春节文化网上谈

首页中国民俗学会学会活动春节文化网上谈

与时俱进的春节文化——民族文化的现代性重构
——春节文化网上谈系列之六
  作者:刘魁立 萧放 尹虎彬 张雅欣 周锦章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3-03-04 | 点击数:34824
 

传统节日的历史纵横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请各位专家首先谈谈传统节日体系。

  【特邀嘉宾:萧放】中国的传统节日很早就形成了体系,传统节日与农业生产、农业定居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传统节日体系形成之前,有二十四节气,这是自然农业的时令。在早期社会阶段,人们的生产节奏、生活节奏是完全顺应自然,自然的时间称为"天时"。"天何言哉,四时行焉",老天虽然不说话,四季的时间却默默地流转。人们要顺利的生活的话,就要顺应自然时间,因此早期的节令较多自然的特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主动性的增强,人们不能满足被动地适应自然时序,开始形成依照社会节奏的人文节日体系。中国岁时节日体系形成于汉魏时期,最早的一本系统记载岁时节日的专著写成于南朝时期,就是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是记载岁时节日的祖本,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体系形成的文献标志。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那时已有了除中秋以外的传统节日。唐宋以后传统节日体系完备起来,到明清时期又有许多新的变化,突出的特点是在一些传统节日消亡的同时又增添了一些新的节日,但节日的基本框架没有改变。近代以后,传统节日受到西洋节日与新政治文化节日的双重冲击,但迄今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特邀嘉宾:刘魁立】中国的节日有着明显的农业特色,如四时八节,就是根据农业的生产节奏安排的。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年",它的原始意义就是农作物的丰收。比如古代说到某年丰收了,就说这年"有年"。黄河、长江流域是传统的农业区域,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信仰与农业有关,信仰是人们对自然的认识的反映,人们一方面适应自然,一方面又利用自然为自己服务,对自然的适应与利用就构成了传统信仰的基础。这种信仰的表达是在特定的时间集中表现的,这就是节日祭祀。在古代早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这样的标志农业生活的时间体系,节日就在这上面发生。当然这个体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寒食清明,以前就较丰富,有冷食的习俗,现在只甚下追悼亡人的节俗了。二十四节气成为纯农业时令,已经没有很多节日的意义了。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在我们的日历上,新添了许多传统节日所没有的节日,如国庆节、教师节、三八妇女节,甚至国外的圣诞节、情人节等都已经和上述传统节日一样,成为我们很多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些新节日与传统节日体系的关系?

  【特邀嘉宾:萧放】我们的生活中添加了不少新节日,节日文化更加丰富多彩。这是现代生活的必然结果。从纵向的时间流变看,古代节日体系所依托的社会生活背景与现代所依托的社会生活背景有很大的不同。传统节日不能完全满足现代人的生活要求,这是事实。从横向看,现代生活的个性化与多元化,也需要多样化的节日。不同层位的人们大可从那些节日中获得情趣。这些新节日与传统节日没有根本的矛盾,不是"动如参与商"的关系,可以互补。因为无论何种性质的节日,它们的主旨都是要服务于社会生活。圣诞节、情人节是我们的新节日,但在西方是传统的节日,它们都有着传统的特性。新的政治节日是与新的社会生活相关的,它的存在是一种现实需要。至于它们是否能够成为传承下去的民族性节日,就看它们与民族生活结合的程度。本人觉得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它的存与废不是我们主观取舍所能决定的,它有一个自然的过程。新旧节日的关系应该有一个协调的问题,就是要注意利用传统节日的能量,注意新旧的嫁接。其实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有些一般的政治节日可以适当淡化,利用假日突出传统节日的地位(如清明),这是一般百姓最欢迎的。

  【特邀嘉宾:刘魁立】在一般民俗节日之外,增添新节日的做法,自古就有。在古代社会,有因历法改变,节日发生变化的。如秦朝以十月为一年的开始,后世改为正月初一为一年之首后,人们就以十月初一作为"秦岁首"的节日来过。还有皇帝的生日,为圣诞,也要作为国家节日。行业性的节日古代也有,比如行业祖师的诞辰,就是行业祭祀的节日。这些节日在今天大都没有传下去。今天的新节日虽然与那些节日性质不大一样,但它们相对于传统的民俗节日来说,是新生的或新传入的,它们与传统节日应该说是和谐的。和谐的程度要看老百姓接受的程度,比如国庆节与中秋节在时序上较为协调,人们也易于接受。对于有些节日它的文化积累少,礼仪的意义不强,它们能否延续下去要等待时间检验。

 

春节习俗会走向没落?

  【网络主持人:曹云霞】几近消失的灯谜,失去了原有意义的"守夜"习俗会进一步走向没落吗?会对人们的民俗心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特邀嘉宾:刘魁立】关于灯谜,与其说是消失,莫如说是它的功能和意义的扩散。以往多在元宵节、中秋节期间作为重要游艺活动的一部分,如今已经成为了在全年的节庆活动中,甚至在一些小团体的聚会当中,都会发挥作用的一个重要的余兴。除了游艺、竞技之外,还有增加喜庆气氛,和谐群体等等的作用。取胜而得奖的意义也不在于物质的层面,更重要的是所有的人都会在极愉快的心情当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所以,它不会没落。至于"守夜",大概也很难说会不再为大家所信守,所传承,只是它的意义和过去不尽然一样而已。在农业社会里,大家睡得比较早,守夜是一件不平常的事,如今大家都睡得很晚,所以在两天交替的"当儿"大家都还在兴致勃勃的做这、做那,好象是很平常的事。然而所有的人在情感上知道,平时的熬夜和过年时候的守夜是不一样的,虽然是同样也是睡得晚,可是在心情上却有极大的不同。在其他一些国家,虽然没有"守夜"的说法,但是在年末的最后一天,要睡得很晚,仿佛要迎接新的一年的曙光,这大约是许多民族都有的一种不成文的习俗。从这里看,仿佛"守夜"这事也未必会没落。

  【特邀嘉宾:萧放】我们的节日是通过很多具体的习俗组成,一个习俗就是一个象征,如果说年节习俗部分淡化的话,那么它必然会影响到整个年节的气氛,特别是守岁这个节俗,它是年节的核心。如果说,连它也省略的话,那肯定会影响到年节的地位,会减弱民众的节日心理,使人们觉得节日跟常日没有多大的区别,就会影响到节日的传承。当然,"守岁"这一习俗,它有传统的信仰心理作支撑,它本来的意义是为了祈求长命百岁,现在人们已经失去了这样的信仰,就不太愿意熬夜了,但是我们完全可以继承这样一个传统民俗的形式,把"守岁"当作一年中的不眠夜,大家在一起聊天、说话、娱乐、总结过去、畅想未来,这没有什么不好。至于"灯谜",它本来就是一定文化阶层里面通行的,在农村应该说是比较少的;在城市,其实它还应该有它的位置;在一些单位的节日活动中,灯谜经常是一个娱乐项目。就是说,它不仅仅限于春节,它还是有它的生命力。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文章来源:央视国际(2002-12-15)

上一条: ·节日文化中的人──公民身份的文化维度
下一条: ·南方民族的节日习俗与文化传承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丽清]从民族文化融合看白族大本曲《磨坊记》的文本来源与流变
·[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韦布花 张多 蒲睿熙 张子瞻 张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媒介助力民族文化旅游地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戴羽晗]乡村振兴下民族文化遗产资源再生产研究
·[柴颖]民族文化资源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向柏松]疫情之后,话湖北春节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