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民俗学视角下的金猪年传说
  作者:施爱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20 | 点击数:6402
 

     现在的问题是,无论是火猪年还是土猪年,都不是金猪年,那么,金猪年的说法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些民俗学家早在2006年上半年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发现一些早期的网络BBS帖子中提到韩国也有人追捧“金猪宝宝”。因为中国传统民俗中没有丁亥年是金猪年的说法,有人怀疑这个说法来自韩国。这些年韩剧流行,哈韩成风,韩国风俗传入中国是有可能的。问题是,韩国的金猪宝宝一说又是从哪里来的呢?笔者曾经向一位韩国学者打听。结果那位韩国学者的回答让人大失所望,他回答“从中国传来的。”
     大陆流行的金猪年说,让香港的专业命理师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有人试图用洪范五行来对此进行解释(兑丁干亥金生处),但普遍受到质疑。大约在2006年底,许多中文网站上迅速传开了一条“金猪年典故”,声称金猪之金根本就与五行无关,而是自古流传的一种祥瑞传统: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为整治混乱的币制,废隋钱,参照西汉五铢标准而进行了货币改制,易铢为宝,唐代开元通宝的铸制与流通,促使定都长安的唐朝进入长治久安的盛唐时期。因“铢”而现的贞观盛世年,由于财富之盛被誉为“金铢年”。贞观之治恰逢丁亥猪年,“金铢年”便被民间流传并等同于金猪年,于是必有祥瑞之事发生的丁亥火猪年自此被改称为丁亥金猪年。
     我们很难追索这则“典故”的发明者,因为这则典故刚刚在网上出现,就被无限复制,贴得满地都是,仅仅在2007年春节前后,直接转引的网站就达到2000余家,迅速把始发帖给淹没了。
     据《旧唐书》卷四十八:“髙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武徳四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并幽益等州。”武德四年改币制是没有错,可这一年是辛巳年而不是丁亥年。而且既然是“易铢为宝”,那么,即使有俗语流行,那也应该是“金宝年”而不该是“金铢年”。我们遍检四库全书,搜不到一条与“金铢年”或“金猪年”相关的文献。这显然是一条当下发明的“伪典故”。
     询之各种民间文化通书,以及“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各地民间传说或故事、谚语,也找不到一条相关材料,我们访问过的老人也没有谁听说过金猪年或金猪宝宝的传说。按所谓60年一甲子的算法,上一个金猪年应该是1947年。因此最直接的方式是回到1947年的新闻中找线索,可是,我们没有在该年度的报章杂志中找到有关金猪宝宝的任何新闻。
     按所谓的“命相理论”,丁属火,亥属水,水火相克,而且是地客天,不利家庭和谐。在《星学大成》《三命通会》等方术著作中,“金猪年”不仅不与“金猪宝宝”相配,反而常与“木虎”相联,有“男克妻女克夫”之说,不仅非吉,反而略有凶意。但是,这些“专业性”的命相知识如果找不到一种通俗的传播用语,就很难进入大众的传播渠道,更何况在丁亥年即将来临的时候,人们会本能地摒弃那些不利流年的话语,努力为丁亥年施加一些吉祥的语言巫术。正如叶春生指出的,所谓“金猪”只是按民间习俗对猪年冠以吉祥的称谓,跟“金猴贺岁”“金鸡报晓”一样,都是为了讨个好口彩,“金”只是一个表达吉祥意愿的添加词。其实,许多民俗上的吉年都是商家添油加醋炒作的产物,有些商家还会杜撰散布一些奇谈怪说,如广州流传丁亥猪是“过山之猪”,“为人性巧聪明,财源旺盛,有天财之命”。
     叶春生感叹说:“2007年生出的孩子不一定发财,可2007年卖奶粉的、卖婴儿床的,袋子里肯定能装满钞票。”连香港著名的风水师卢恒立也说:“完全没有理由这是金猪年。这全是谣言,商业用语。他们希望推广黄金。中国人喜欢把东西形容为黄金,因为这是财富的颜色。”
     从以上资讯我们大致可以推断,所谓丁亥年为金猪年、丁亥宝宝为金猪宝宝的说法只是当下发明的一种新传说,可能是有意的商业炒作,也可能是集体无意识所生成的吉祥用语。商家自然是乐享其成,他们很愿意与信众一起推波助澜,借助于网络等大众传媒,通过蝴蝶效应把它裂变为一场席卷中华大地的俗信风暴。
     金猪年以及金猪宝宝传说,主要在深受网络文化影响的适婚青年中广为传播,其传播主体多为知识女性。由此可见,即使70后、80后青年一代的科学文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仍会不自觉地接受一些迷信的心理暗示,而这些所谓的“迷信知识”并不是来自于中国传统的迷信知识体系。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破坏了、烧毁了那些被斥为封建迷信的旧知识体系,新的迷信知识还将源源不断地由现代人自己生产出来。所以说,如何进一步提高国民的理性思考能力,不是单纯依靠提高文化水平就能够得到解决的,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反思我们的民俗心理、传媒制度,等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11-28 9:21:13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刘晓春]当下民谣的意识形态
下一条: ·口头叙事传统的意义与作用
   相关链接
·[施爱东]龙王传说的演变·[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民间传说类非遗项目的确认与界定·[祝秀丽]浅析当代秦始皇赶山填海传说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周巍]“锁龙井”型故事的古今演变
·[张佳伟]众声喧哗:多视域的曹操传说与形象建构·[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
·[俞杰]滇池神马传说:文化交流与祥瑞宣传·[余红艳 孟宇卿]民间传说核心景观的参与式文化再生产研究: 以“白蛇传传说”为例
·[严曼华]地方传说的层级系统与差序实践·[夏中华]田横狐仙的“海神化”研究
·[任正]传说的地域性表达与共同体意识建构·[漆凌云]结构与隐喻:元宵节放花灯传说的文化解读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
·[林恺雯]徐文长机智人物故事与徐文长传说的转换机制的成因·[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