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杨兴英]让乡村民俗文化焕发新活力
  作者:杨兴英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5-13 | 点击数:20470
 

  在乡村文化展现多元文化过程中,传统民俗文化特质框架始终被保留,展现出民俗文化特有的韧性,有助于乡村民俗文化发展与生存。互联网技术兴起加速了民俗文化转化,网络颠覆了传统社交模式,也改变了传统乡村民俗文化表现形式,其形式的多样化改变受到当代人的喜爱,传统民俗固有模式发展必然萎缩,有些难以为继濒临失传断代。乡村民俗文化在受到网络冲击的同时也在重新构建,呈现出新乡村民俗文化特点以适应时代发展。

  2017年,国务院、中央办公厅拟定加强保护农村乡土资源新意见,要妥善保护挖掘乡土文化资源,构建良性乡村文化生态,激发乡村民俗活力,推广民俗文化自信和价值。从目前情况看,我国乡村民俗发展呈现三种趋势,其一表现为进步文明新气象,能体现农村富裕后的精神面貌。其二是复古、恋旧情节。在国家重视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政策下,乡村优秀民俗文化得到保护和利用,传统民俗文化开始在农村生活中频繁展示,受到群众欢迎民俗复古之风再现。其三是西洋化趋势,西方文化在农村有不同程度影响和渗透,国家政府要加强管理,不能以外压内,要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在当地的发展延续。

  如何激发乡村民俗文化活力

  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建设,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方向。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文化生活的全民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文化建设缺乏体系规划,导致一些民俗陋习复燃,西方宗教也借文化建设之机乘虚而入,使农村文化建设缺乏有序性和方向性,其责任根源与农村基层组织管理不善、治理体系不健全有关。因此,激发乡村民俗文化活力,要完善治理体系建设,从组织建设入手,明确政策方向,培养民俗文化带头人,让文明进步的民俗文化在农村扎根。农村基层党委、村委领导要提高民俗文化建设意识,在抓农村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抓好民俗文化,激发村民对民俗文化认同活力,促进文化资源创新,力争将民俗文化向产品化、品牌化、市场化发展,全面发挥乡村民俗文化价值。

  把握文化根基,做好对优秀民俗文化的整理挖掘工作。中国农村民俗文化有着自己特有的属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化根基脉络如果离开农村新文化建设,将变得空洞无物,更不会获得农民认可。因此,要准确把握农村文化建设方向,深入挖掘整理优秀民俗文化资源,对有价值的各类民俗项目进行文字、音像记录整理保存。文化资源的选择要坚持地域特色、坚持文化形式创新,通过多种形式扩大乡村民俗文化影响。在保护民俗体系建设上要重点培育优秀民俗文化项目和人才,政府制定鼓励乡村民俗文化产业政策,从技术到资金全面扶持,给乡村民俗文化注入发展动力,激发民俗文化活力。

  以创新思维开放农村民俗文化资源。农村民俗文化要借助信息化平台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机遇,盘活农村民俗文化资源,使之转化为有特色能量的文化生产力,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人的素质提升服务。因此,要努力从地方民俗资源中挖掘优秀民俗文化素材,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同时紧跟时代步伐实施“农村文化+”发展战略,将民俗文化与经贸挂钩,探索民俗文化与旅游、科技、互联网间的密切关联,借助各种平台和科技手段开发民俗文化价值、推广民俗文化品牌,按不同地域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民俗经济生态,真正盘活农村民俗文化资源,激发民俗文化活力,以经济促进农村民俗文化蓬勃开展。

  重塑传统民俗文化、完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随着农村社会产业结构升级和价值观的改变,原有公共文化空间功能已发生改变,现代文化潮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结构中,传统特色民俗文化面临生存与发展困境。但与此同时,一些具有新视野、新思维的艺术群体开始注重传统民俗文化,这种意识具有创新性,将之融入农村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上,展现民俗在新时代生活、休闲、事件、项目、活动等多元公共文化上,以动态活跃度关联社会生活,体现乡村民俗文化持久生命力,为重建民俗公共文化空间提供契机。因此,各地基层政府组织要以创新思维,大力建设农村服务中心、集市、广场文化、传统习俗文娱活动等形式,激发农民参与热情,以丰富多彩的乡村民俗文化活动增强民俗文化吸引力和创新活力。

  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18年第16期,注释从略,详参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条: ·[王铮]用好互联网 传承民俗文化
下一条: ·[萧放]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中华
   相关链接
·[朱世桂]我国特色茶文化遗产“末茶”(抹茶)发展沉浮及其传承创新·[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余文星]“一带一路”格局下新会葵艺的传承创新与品牌开发研究·[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
·[陈立仁 李铁琦]地方小吃民俗在抗疫新态势下的传承创新·技术助力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重新点燃传统诗歌的文化魅力
·科技人文携手 传承创新同行·徐艺乙:振兴工艺 弘扬传统
·[季全保 王劲]传承创新家乡菜 拉动文化产业链·浅议徽派雕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刘德龙]春节民俗·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学术平台启动
·[艾萍]上海都市民俗特征初探·传承创新春节文化 推动文化大繁荣
·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式狂欢节” 期待传承创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