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学理研究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理研究

[胡玉福]非遗保护标准与文化多样性的矛盾与调谐
  作者:胡玉福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03 | 点击数:6800
 

  二、文化多样性与标准化的关系

  自从二战结束以来,在追寻国际政治秩序重建的同时,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为核心的国际力量也在谋求对文化的重新理解。从大的方面来讲经历了从“文明的冲突”[20]到“文明的共存”[21]的转变,认识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特征。尤其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带来了各国间的文化对话与交流,也产生了发达国家的文化霸权格局。在文化交流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往往处于弱势地位,易受到西方文化的侵蚀,有面临消失的潜在危险。在信息技术和市场化的推动下,西方强势文化不断扩张,全球文化有出现单一化的趋势。

  面对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潜在的弱势文化消失和全球文化趋同化浪潮等危机,UNESCO于2001年制定了《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的利益考虑予以承认和肯定。”[22]《宣言》是第一份有关“文化多样性”的国际公约,正式确立文化多样性概念、描绘文化多样性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之重要性,并在国际层面探索对文化多样性的保障机制。这一机制也就是UNESCO于2005年制定的《保障及促进文化表现多样性公约》(本文以下简称《文化多样性公约》)。该公约确认文化多样性“指各群体和社会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在他们内部及其间传承。”并明确了各缔约国需要“根据自身的特殊情况和需求,在其境内采取措施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来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23]

  UNESCO有关“文化多样性”的论述和实践,用刘非非、单世联的话说,“既是对西方文化强势扩张的现状所做的一种合理反应,也是对全球文化趋同化的一种深刻担忧。”[24]从UNESCO的探索历程来讲,对“文化多样性”的关注与对世界遗产体系的探索紧密相关。伴随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过程,保护文化遗产的理论和行动也不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的文化特征表现的“文化多样性”被首次提出,然后作为一项理解人类文明的理念被提倡,在目前作为一项公共文化事务表现为全球普遍进行的文化遗产保护活动。[25]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成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公共文化工作,“形成广泛参与的运动,以浓墨重彩重绘了中国的文化地图,创造了新的历史”。[26]非遗保护工作正是要以政府主导的形式延续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生命力,以现代社会的理念保护传统社会的文化,其目的之一即是“让非遗走进现代生活”。[27]因此,非遗保护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秩序之间的矛盾,以保证传统的可持续发展。

  2007年原文化部制定的《文化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07-2020》提出“形成涉及文化领域安全、环保、质量、工艺、功能、技术、检验检测、资质、等级评定、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标准体系”,以标准形式“推动文化产业的秩序化发展”“促进文化市场的规范化管理”等工作目标。[28]201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三十三条提出,“国家鼓励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科学技术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方法研究”。2015年,国务院印发《国家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在“文化领域标准化重点”专栏中,明确提出“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标准研究”“开展中国文化传承标准研究”的任务。[29]由此而见,文化遗产传承和文化产业的秩序化、规范化已经进入到国家的文化政策决策,表明了从国家层面鼓励支持文化标准化建设的重要导向。在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引入标准化的理念,经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英国注重遗产保护相关的基本术语界定,强调调查和记录的基础标准制定,同时制定与遗产修复有关的技术标准;美国在遗产保护中采取开放性的标准制定方式,邀请公众广泛参与,并与国际性标准对接。[30]这些做法亦可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借鉴。

  作为文化特征的标准化及其与文化多样性之间的关系,在学术研究上部分学者已经予以揭示。王霄冰对于祭孔礼仪的研究揭示了以王朝和君主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在祭孔礼仪的标准统一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实现自上而下的礼仪标准化。但祭孔礼仪在东亚各地的在地化流传又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表现状态。[31]李凡关注胶东地区妈祖信仰的标准化现象,作者指出在神灵祭祀趋向标准化的同时,又同时会融入到地方的祭祀空间中,并不完全呈现出标准化的面貌,作者将其称为半标准化。[32]随着全球化、市场化、遗产化的发展,大众传媒的宣传,一些节日习俗、文化仪式等逐渐呈现出标准化的趋势。如陈志勤以端午节为例关注了节日习俗的“泛时空化”倾向,即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挂菖蒲等已经超越地域、时空的限制成为端午习俗的通用符号,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全国普遍在过同一个端午节的意象。但同时,在各地还普遍存在着具有地方性的节日习俗,这种地方性的习俗与全国日渐统一的习俗并存的现象构成了当下端午节的景观。[33]岳永逸将端午节的符号更进一步缩小为粽子与龙舟这两个元素,指出在端午节日渐遗产化的同时,一些经典的节日元素逐渐形成普遍性的节日活动,从而形成一个标准化的端午节[34]。

  正如上述学者研究所揭示,标准化也是文化的一种基本特征,但它往往只是一种趋势,与同时存在的地方化力量之间形成一种张力,并不会出现完全统一化、标准化的情况。标准化的同时也存在着在地化和本土化,全球化带来的危机激发了文化内部保护本体文化的文化自觉,是作为对全球化可能带来的单一化、标准化的抵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文化保护公约文件制定中,已经注意到将文化固化、标准化等文化认知的理念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危险性,并提出了防范性的措施,如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没有使用本真性、完整性等概念,用意即是要避免在文化保护中存在的本质主义的认识与实践;[35]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伦理原则》中,更明确指出“本真性和排外性不应构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和障碍。”[36]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王卫华 孙佳丰]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当代传承
下一条: ·[白宪波]“标准化时代”基层非遗保护若干问题探讨
   相关链接
·全国人大代表巴莫曲布嫫:通过非遗保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朱莉莉]非遗传承实践选择与提升路径分析
·[王邱园]庄户剧团:还于乡野的非遗保护探索·[涂亚君 东杰夫]艺术感知与文化衍生:民间传统手工艺的艺术体验应用实践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慧玲]回到故事讲述传统的民间传说类非遗保护
·[李莹]从“第三田野”视角看非遗保护工作中的存在问题·[李向诚 李彤 陈仰珩]非遗保护视角下澳门太极拳的传承发展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黄永林]中国非遗保护的制度建构与实践创新
·[季中扬]亲在性与主体性:非遗的身体美学·[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陆慧玲]口头传统建档的行动模式与田野作业
·[姜晶晶]浅论非遗展馆(厅)在非遗保护传承中的作用·[高鹏程] 不离世间觉:非遗运动中的寺院角色
·[陈岱娜]自我经营、性别与边界:社区语境下的非遗传承人现状探析·杨利慧:让高校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学科建设和合作交流的重要阵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