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纺织新生代”——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文化遗产日特别活动
  作者:海上风民俗博物馆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8-06-10 | 点击数:6271
 
 

      在一次次地失败与不断尝试后,康阿姨迅速培训出了第一批华师大纺纱学员,在阵阵赞叹与欢笑中,大家见证了传统棉纱织技艺的魅力,也更深刻理解了当年织娘所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康阿姨说:“我好像又回到了过去,真的好开心!”

      今年“6.9”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主题是“见人.见物.见生活”,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土布经典纹样展”以“民俗博物馆的叙事方式”最为贴切地阐述了这个主题。华东师范大学民俗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指出:“任何文化遗产与资源,都会有语言形式、仪式行为形式,以及物象景观形式。仪式行为、物象景观需要空间承载,语言、音乐和表演,更是需要这些文化的承载者——人来担当的。“让文化看得见”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素,也是对于文化的可视性原则的遵循。

      珍贵的文化一定要在与大众的交流和分享中才会获得生机。文化传承要 “见人”——让那些担当文化遗产传承责任的人把文化的要素呈现出来, “见人”是要见到传承人的表演、讲述与传承,更是要见到自我的文化参与与文化实践。所以,只有作为文化担当者的人的存在,文化才是真实的活态的存在。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

田兆元寄语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海上风民俗博物馆”微信公众号 2018-06-10
【本文责编:孟令法】

上一条: ·多彩非遗,美好生活,《非遗公开课》:一次别开生面的文化之旅
下一条: ·非遗让生活更美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速写
   相关链接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程鹏]从都市民俗学到现代民俗学:上海都市民俗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吴昉]近代都市商业氛围中的上海邑庙民间工艺研究·[赵李娜]社会变迁与风俗书写:晚清居沪知识分子的上海风俗关注与撰述表达
·[范长风]上海大都市的第三空间与文化活力·[伍华娟]松江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文化定位
·“端午与神话”学术工作坊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举行·[雷伟平]非遗资源图谱视域下的上海三官神话变迁研究
·[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综述
·陈志勤:重塑“小世界”的“大上海”·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召开
·第二届中华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的现代传承与联盟构建学术研讨会·[郁喆隽]江南庙会的现代化转型:以上海金泽香汛和三林圣堂出巡为例
·第二届创世神话上海论坛暨中华创世神话联盟构建与现代传承学术研讨会会议通知·[徐赣丽]当代都市消费空间中的民俗主义
·[柯玲]浅谈上海绒绣艺术的“海派”特质·[讲座预告]阅读的宝卷——以上海惜阴书局为例(北大,2018年10月20日周六9:00)
·2018年秋季民俗学理论研讨沙龙举行·《中华创世神话六讲》在上海书展首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