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头传统

首页民俗学专题口头传统

[董晓萍]多元民俗叙事:钟敬文与普罗普的对话
————以“会唱歌的心”故事类型研究为个案
  作者:董晓萍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29 | 点击数:11638
 

二、非西方中心的研究

  中国“会唱歌的心”的故事类型的书面原文记载出现很早,地方异文也十分丰富。中国历史文献藏量巨大,社会发展悠久,又拥有多地区和多民族文化,不同文化之间有统一传统又绚烂多姿,在这种社会文化环境中,“会唱歌的心”的形式与内容都有中国特色。与西方同类故事相比,中国的这个故事类型可与之比较,其中有跨文化背景的资料还能直接为世界故事类型增添文本,但从总体上说,它们在中国文化传统和地方社会中生存发展,更适合从“文化间距”上呈现特征。

  从目前为止我们所能搜集的中国历史文献和口头资料看,对这个故事类型的形式划分,与钟敬文早年的划分一样,仍分为“骸骨说话”和“骨头唱歌”两种形式。如果尝试将形式分析与思想对话和社会对话的内容分析结合,概括该类型的中国叙事特征,可为“代神”与“代人”两个亚类型,具体有7种亚类型的组合结果:

  亚型1,骨头不是人,是灵魂。

  亚型2,骨头是人,道家无为。

  亚型3,骨头是人,在佛教轮回中产生功能。

  亚型4,骨头是人,现世报恩。

  亚型5,骨头是人,公案故事。过阴断案。

  亚型6,骨头是人,追寻爱情与生死的不确定问题。

  亚型7,骨头是半人半神,英雄回家。乐器或音乐篇章。

  本书主要从新疆史诗故事群切入,与西方早期AT相比,新疆史诗故事群的“会唱歌的心”型的资源储存,远比国内其他地区更为多种多样,不仅有钟敬文已经提出的两种形式;还有钟敬文没有提出,而在我国存在,西方AT已有,但双方缺乏沟通的形式,如乐器和音乐在“会唱歌的心”型中的活泼生态和多元喻义。

  从理论上说,这个类型值得研究的问题是,角色是“骨头”,是一个符号,兼具两个亚类型,即起源亚型(骨头代神))和现实亚型(骨头代人)。又因为这两个亚型系列拥有“骨头”共同符号及其故事与信仰文化,所以我们又能找到它的民俗单元,发现它的民俗体裁所在。它的民俗单元不是孤立的,有四个生命指示物:1.骨头或骷髅2.民族乐器(笛子、竖琴、冬不拉、马头琴)3.树(坟墓上长出的树、通神的树、会说话的树)4.手工器具(陶碗、石头、杯子)。四个指示物的民俗单元的资料丰满,结构清晰,可以深入研究,让我们充满研究的兴趣。

  在“会唱歌的心”的中西类型中,开口说话或唱歌的骨头都是一个信仰对象,即“代神”。所谓“代神”,是指有确定形象、有命名和有思想观念的某神,神代替骨头发声。在西方故事中,这个神是耶稣基督;在中国故事中,这个神是儒释道思想的混合形象。故事中的骨头已非人类,但它是宗教世界、民俗信仰和现实世界的中介。它是引导人类接受神谕的物质实体,用普罗普的话说,是从“别一个”或“别的”国家来的,“这个国家或者远在天边,或者在山高水深之处”。它是神奇的报信者。

  在中西相似故事类型中,对骨头的解释有差别,造成类型形式的结构不同。比较前面分析的AT780和芬兰与瑞典共有的“北博滕的地方文本”可见,在那里最初该类型的叙事在AT780中没有“宗教”,到了半个世纪之后,在“北博滕的地方文本”中才有了“基督教”的说法。追问基督教进入该文本的时间,不能以口头文本与教义文本之间的间隔年份做简单计算,而是要将之放到与文本所在社会文化中分析。据于鲁·瓦尔克(Ülo Valk)研究,基督教的教义文本与爱沙尼亚的口头文本交叉的时间是在13世纪,引来爱沙尼亚的故事类型也发生变化,主要有两点:1.基督教教义反对天神撒旦,神界中已不承认撒旦的存在,将它视为魔鬼。但在民俗叙事的口头文本中,基督教所不接受的对象,从背叛的天神变成了人间的儿童,这个儿童又可以经过接受洗礼的方式重返基督教的大家庭,而撒旦是回不去的;2.应该洗涤原罪的不是儿童,而是儿童的父母。儿童不是邪恶的形象,而是站在社会边缘的弱者。他有普通人的人格,他有时还站在路边摇树枝,提醒父母涤除原罪;他是一个可视的民俗形象。有没有基督教教义被民俗化的文本呢?后芬兰学派的研究告诉我们:有。在芬兰和北欧其他一些国家,当地与基督教相区别的儿童民俗仍然保留至今。在这种儿童民俗中,所有夭折儿童的灵魂都被认为能变成奇异人物,成为人类的助手。故事还给儿童赋予奇异命名,使儿童能获得自己的性格。这种命名带着这个故事类型在后世社会中继续发展。

  西方同类故事研究的宗教学传统深厚,所关注的问题也很不同。他们关注基督教文本与民俗口头文本对待“原罪”的思想差异。比如,后芬兰学派指出,有的故事讲,如果父母涤除了原罪,儿童也可以成为上帝的子民。于鲁·瓦尔克曾为此批评过经典民俗学,坚持非西方中心的故事类型研究,他说:

  在爱沙尼亚民俗中,天堂之战和坠天使的故事,属于世界起源故事,流传已久。根据爱沙尼亚民众的说法,魔鬼曾与上帝共同创造世界。魔鬼创造了狼、蛇,还发明了烈酒。

  坠天使的传说

  1.魔鬼天神背叛上帝。(A106.2)

  2.魔鬼和同伴被逐出天堂。(G 303.8.1)

  3.坠天使变成野外自然界的妖精。(V236)

  在AT中,这类故事是世界大扩布母题,归入中世纪的浪漫故事、训诫故事、笑话和地方传说。

  在民俗创世故事中,在解释万物由来时还说,坠天使自己变成了超自然的妖精。……民俗同时告知,野外存在着超自然的危险,需要回避。

  他认为,所以这类讨论都涉及到民俗体裁的研究,民俗学者可以通过对“民俗体裁的互文性”观察发现,民俗体裁可以“涵盖口语文本与书写文本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包括民俗母题与基督教《圣经》之间、民俗传承和书写传统之间的关系等。通过研究能发现,互文的结果,呈现了一种与以往不同的世界观,它的内容是民俗信仰与基督教元素的混合物”。

  于鲁·瓦尔克的另一个关注点民俗体裁与宗教信仰结合而产生的民俗单元,即“信仰丛”。他指出,爱沙尼亚同类故事的“信仰丛”,包括原罪与死亡的观念。在基督教的教义中,这是一对基本概念,后来基督教在爱沙尼亚的传播也有民俗化的倾向。在马丁·路德实行宗教改革后,路德派的基督教思想为爱沙尼亚人民所普遍接受,其教义教理与民俗信仰的结合也比较深入。他指出:

  爱沙尼亚是一个基督教国家,以接受新教派为主,新教派领袖马丁·路德的《教理问答》(1529)深入人心。此书对魔鬼、原罪和死亡的概念提出了新看法。

  基督教的重要仪式是洗礼。洗礼是一种圣洗,象征着一个人正式成为基督教的信徒,被视为人类与上帝签约。签约之后,人接受基督为救世主。在爱沙尼亚,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中,新生儿出生都被视为是从魔鬼的控制下获救,而洗礼前的婴儿尚未脱离危险,随时都有可能被魔鬼带走。《教理问答》在解释洗礼的含义时说:“执行它的意义,就在于宽恕原罪,摆脱魔鬼的控制和避免死亡……”。

  他在这里没有提到“会唱歌的骨头”,但他对这个类型的基本分析观点和研究方法是清楚的,也在北欧学者中间具有代表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条: ·[曹成竹]跨语境的“接合剂”:歌谣的文化政治审美功能探析
下一条: ·[宫文华]梆子腔的起源、流布及其与道情之关系
   相关链接
·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钟进文]向一生追求进步的人民的学者致敬 ——我和钟敬文先生的几个小故事
·[王尧]钟敬文传说研究思想论略·[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
·[萧放]钟敬文人民文化观及其学术实践·[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
·[郭倩倩]叶限故事海外研究·[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杨利慧]钟敬文“民俗学是现代学”思想与中国民俗学“朝向当下”的转向
·[丁晓辉]俗语故事化与故事俗语化·[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康丽]民俗学家的想象力与民俗学学科的生命力·[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向大师问学 ——钟敬文先生指导我研究民间文学与民俗学·第38期敬文沙龙在京成功举办
·钟敬文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会暨钟敬文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在京举行·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