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万建中]民间文艺的审美法则与优势
  作者:万建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5 | 点击数:3727
 

  在场情境的审美方式还表现在民间文艺的审美融入了生活过程本身。生活情境和民间文艺的审美在场往往是合而为一的,群体的日常生活、祭祀仪式、歌舞活动、聚会议事等等,都可能伴随着民间文艺的审美享受。

  自从有了社会分工以后,艺术家们开始专门生产艺术品,艺术创作活动也逐渐成为个人行为。艺术作品脱离了生活的存在而进入到专门的殿堂。“我们现存的美的艺术品被移入和储存于其中的博物馆和美术馆,说明了实行艺术隔离,而不是发现它作为寺庙、广场的附属物和与生活发生关联的其他形式的部分原因……”“而它们与普通生活的隔离,反映出它们不是本地的和自发的文化中的一部分。”因而,我们就有了“日常经验和审美经验之间的裂隙,就有了在真实世界中积极实践的生活与从那个世界中逃进博物馆、剧院或音乐厅的被沉思的艺术之间的鸿沟”。[3]而民间文艺始终不存在这种鸿沟,原因就在于它永远是属于一个特定群体的。民间文艺流传于群体场合和群体生活之中。工业化之前的艺术存在,即作为群体在场的寺庙、广场的附属物并与生活发生关联的艺术的存在方式,以及其中内含的自发性和本地性,正是民间文艺作为生活相的美学形态特征。并且,这种生活存在和美学存在的有机整合,始终是民间文艺作品自足的本体特征而不是其阶段性的特征。正因为如此,民间文艺将生活呈现出来并使生活成为审美的现场。

  三  不断重复的审美范式

  民间文艺的审美体验具有重复经历的特点。一个人接受某种民间文艺作品可能是生平第一次,但这一作品或许在当地已表演过无数次。而作为当地人,即便对此已十分熟悉,仍愿意再次享受对熟悉作品再发现的乐趣,并发现新的表演成分。这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并不多见。

  民间文艺的审美体验的重复性,还在于一个区域内各种民间文艺样式之间都有内在联系或共同之处。一个人,只要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当地人,其成长中就系统接受了当地口头传统,就有外地人所不具备的理解、亲切和感悟。因此,他在接受当地民间文艺的过程中,必然有“前理解”。[4]欣赏者进入表演场域前,主体已形成具有某种心理定势的接受趋向,“这种富有指向性的心理定势一旦与具体的民间文艺作品相遇,触发了他曾经经历过的、产生过共鸣的某种审美体验,唤醒了他内心最深处的民族集体无意识的记忆,于是形成了类似于书面文学那样的‘审美期待视界’。”[5]审美期待视界的确立,主要是基于民间文艺特有的区域情感。民间的审美趣味和取向总是导向于对自己传统的眷恋。“我们深深需要一种附属感,需要一种属于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社会的感觉,感到我们周围环境和生活方式中有一定程度的稳定和亲近。”[6]

  当然,民间文艺的审美活动大多不是一种纯粹的审美活动,其审美期待视界往往不甚清晰,时常显示出隐隐约约的“预感”。

  从民间文艺作品表演的具体情形看,从民间文艺作品的生活属性看,审美期待视界恰恰并非以专一而又明确的审美追求为基本内容;作为一种文学,没有有意识地在生活形态的层面进行抽象和提升,没有展现理性的和逻辑的因素。它“呈现为一种直觉、感受、情感、潜意识、欲望等心理因素的模糊胶合状态,但又隐隐指向某种理解和概念。”[7]

  民间文艺的审美期待视界之所以能够进入民间日常和仪式生活,主要原因在于民间文艺作品的审美体验是不断重复的,是有规律反复出现的。民间文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不断延伸,使得其审美期待视界成为永恒。

  总之,在与艺术家作品的对照中,民间文艺的审美法则得以凸显。在审美状态方面,民间文艺与生活并非关照与被关照的关系,而是呈现融为一体的形态。在审美意向方面偏重群体在场,民间文艺表演营造出审美在场,现场情境和氛围成为表演进行下去的不可或缺的因素,集体共同参与的表演具有艺术家作品难以比拟的感染力和震撼力。在不断重复的审美范式中,民间文艺活动反复演绎着自身的传承和发展,并且满足了在场者的审美期待视界。

注释:

  [1]正如美国民间故事学家珍妮•约伦(JaneYolen)所指出的:“无论是口头流传的故事还是写在书上的故事——是个好故事,这才是最要紧的在书面故事这张广阔的锦缎上,同时也织入了口头与记录的故事传统。梭子来回编织,将各种丝线混合在一起。现在,只有最孜孜不倦的学者才能追溯出哪一条丝线源于何处。然而在这样做的过程中,这些分析学家和考证家们经常忽视了整匹锦缎的美。”[美]珍妮•约伦:《世界著名民间故事大观》,潘国庆等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第9-10页。

  [2]李惠芳:《中国民间文艺作品》,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5页。

  [3][美]理查德•舒斯特曼(RichardShusterman):《实用主义美学》,彭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41-43页。

  [4]“前理解”是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Heidegger,1889-1976)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一个哲学释义学概念。海德格尔提出了“前理解”(先在),并且将前理解划分为三个阶段。后来,伽达默尔(Hans-GeorgGadamer,1900-2002)在《真理与方法》中吸收并发展了海德格尔的思想,提出了“合法的偏见”和“视界”的观念。伽达默尔的“偏见”和“视界”概念是对海德格尔理论的深化,这也是伽达默尔阐释学的基础。

  [5]参见黄原:《论接受者的文化心理结构》,《民间文艺作品论坛》1989年第4期,第70页。

  [6][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陈亮等译,新华出版社,1984年,第34页。

  [7]参见朱立元:《艺术的和审美的价值》,载《文艺理论研究》1985年第3期。

(本文原载于《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01期,引用请以刊物原文为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卫才华]太行山说书人的社会互动与文艺实践
下一条: ·[季中扬]“生生”美学与民间艺术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肖永晖]山花烂漫新时代、凝心聚力话民艺
·[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民间文艺发展内在逻辑探微·[祝鹏程]钟敬文与“人民口头创作”:因缘、调适与影响
·[段友文 石怀庆]民间文学教材建设的百年回眸·[万建中]钟敬文与民间文艺学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段友文:《民间文艺学论纲》·[刘爱华]反哺,还是互哺?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施爱东]为民间文化事业培育青年人才
·[高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七十年·[祝鹏程]重审中国民间文艺的“民研会时代”
·[王霄冰]文艺民俗学理论新探·“生活实践中的仪式与文艺” 博士生学术研讨会征文启事
·[范金荣]悼念我的恩师张余·[刘思诚]“十七年”时期关于鲁迅与民间文艺的整体研究
·[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陶立璠]我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相识、相知
·《中国戏曲志·澳门卷》·[毛巧晖]文本与理论:民间文艺学的双重建构(1949—1966)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