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俗生活世界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俗生活世界

[徐新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
——关于“乡土中国”的百年传说
  作者:徐新建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1-04 | 点击数:6680
 

三、乡土论争:对于农耕之本的分歧

  晚清以来,在主要是与“工业西方”比较中视中国为“农业国家”的人士里,把“乡土”看作“落后”者居多数。而一旦在此二者间划上等号,持这种看法的人自然便把中国落后的原因与出路都归在了“乡土”之上:乡土既是落后的表现又是落后的基础。于是若要根本改变“落后”,必得先行改造乡土。正是在这样的认识推动下,一场规模浩大的乡村重建运动便在中国各地推行开来。参与运动的突出人物有晏阳初、梁漱溟等。

  晏阳初在四川中部乡村出生,后到香港、美国留学。个人的时代经历,尤其是与西洋列强的对比,使他深切感受到“国弱民贫”的悲哀,为此立下“救国救世”的志向。而迈往此志向的第一步不在别处,就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认识中国”。晏阳初说“中国人必知中国,然后能救中国”[5]3。与当时大多数救国者一样,晏也认为中国的问题在于患了民族大病,而且病入膏肓。这个病就是:民族衰老、民族堕落和民族涣散;若要治病,重在乡土,要“先抓住国家的命根,治它的症结,培养它的元气。”具体措施是:通过乡村运动实现民族再造[5]32-34。而之所以把乡村运动提升到完成民族再造之使命的高度,是因为中国的特点在于:以农立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农民,乡土农村是“中国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人民的着落地。”[5]27-3这就等于为“乡土中国”从性质、比重到功能作了比较客观完整的界定。不过对于此中国的当下境况,晏氏的结论却充满着强烈的价值取向,认为从这时的中国乡土中几乎找不出什么正面意义,相反倒存在着明显的四大弊端,那就是:愚、贫、弱、私,需要彻底改造和重建。由此推之,所谓乡村重建,核心即为进化农村,重建乡土。为此,晏阳初等人不但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宣传,而且选择河北的定县等基层乡村,发起了具有示范效用的重建试验。

  值得强调的是,定县试验的这种“乡土面向”并不是要逃循、归隐,像古代陶渊明那样远离时代主流;相反,对于发起者们来说,作为一场“再造民族”的运动,乡土重建不但从未与时代主流远离,反而更加贴近和深入了,因为他们在儒学传统中找回来一条重要古训,那就是:“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有鉴于此,晏阳初不但批评了五四以来“新文化运动”的精英取向,指出其“都是少数学者的笔墨运动,和多数平民真是‘风马牛不相及’”——结果是一方面精英们说得天花乱坠,一方面平民的状况依然如故,未见好转[5]14-26——而且把其所参与的“乡建运动”称为近代中国的第六次革命[5]。仅就定县试验的一处而言,在1929年其所动员参与的知识分子就有60余人,其中不少博士、教授,还有两位大学校长;而与此相关创立的“平教会”理事中,包括有3位内阁成员,其余则为当时教育、工商界的知名人物[5]302、312……不可不谓盛大空前。

  那么,是什么原因致使晏阳初等人视“乡土中国”为病者从而要起而诊治呢?换句话说,他们理直气壮指证一个具有数千年传统的文明古邦“患了重病”的根据何在?如今,回顾和分析晏氏等人的言论和实践,答案乃在“中西对照”。晏阳初一再强调的看法是:因为进行中西对比,中国社会才令人感到“事事不如人”[6]。因为有了“事事不如人”的对照,中国人才开始觉醒;也因了这样的觉醒,国家才有可能绝处逢生,重新强盛。用晏阳初的话说,便是:

  中国今日之所有问题,可以说完全由外来势力所激起。假如中国没有外力进门,环境不变,或者还会沉沉的长睡下去[6]。

  所以归结来看,“乡土中国”的病是因外力进入而知,是一种比较出来的病;病在乡土,根在农民。所谓“愚、贫、弱、私”合在一起,其实是一个意思:“没有文化”。通俗些讲,就是“睁眼瞎”、“文盲”:明明长有两眼,却不懂得文化,认不识文字,看不见世界,既不知道卫生良习,不关心社会变迁,更不了解工业之进步,不热衷国家的大业……总之,和现代化的“工业西方”相比,衰老落后的“乡土中国”几乎一无是处。

  疗治需对症。晏阳初等开出的疗方是:“除文盲,做新民”;具体措施是让“博士下乡”,参与乡村重建:以文艺教育治愚、生计教育治贫、卫生教育治弱、公民教育治私,提升乡土民众的智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从而达到拯救中国的宏伟目标。

  此可称为乡土中国的“治农派”。其中的“治”即指“医治”——三农皆病,需要救治;农业、农村、农民,无一例外。

  与晏氏一样,梁漱溟也极为看重乡村重建的国家意义。在其著作《乡村建设理论》中,梁特别指出:“乡村建设,实非乡村建设,而意在整个中国社会之建设。”在此推论的前提上,二人表面看去差不多。梁也认为,中国根基在乡村。他说:“中国社会是以乡村为基础,并以乡村为主体的。”由此提出了由乡村建设出发的口号:“开出新道路,救活老民族。”[7]然而在接下来的判断上,彼此就有了分歧。梁漱溟认为:

  (中国)所有文化多半是从乡村而来,又为乡村而设——法制、礼俗、工商业等莫不如是[8]。

  这不仅分析了在“乡土中国”内部,文化与乡村的联系、承认其拥有自身的文化和传统,而且强调该文化传统几乎莫不从乡村而来。换句话说,中国有自己的文化,其文化的根基在乡土;乡土不是中国的病体,而是传统的根基。至于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的普遍危机,梁漱溟也同意主要原因在西方,但他的判断与晏阳初相反,认为西方的作用不是有利而是有害,有害于乡土中国的自身存在;同时在此过程中,许多本土知识阶层也帮了倒忙。他说:

  在近百年中,帝国主义的侵略果然直接间接都在破坏乡村,即中国人所作所为,一切维新革命、民族自救,亦无非是破坏乡村[8]。

  一句话,在梁漱溟看来,如果真要说“乡土中国”有病的话,病根乃在国人“跟着近代都市文明的路,学西洋而破坏了乡村。”[9]这里,“破坏”一词的含义是深刻的。它表明作为中国根基的乡土,原本是有其文化原创的;这文化之所以陷入病态,不在自身内部而乃因为近代以来的外力摧毁。基于这样的看法,梁漱溟主张的乡村建设,在最初的动机上,其实起因于“乡村救济”。正如其《乡村建设理论》指出的那样:

  国人因鉴于乡村破坏乃起而有救济之举;更因为乡村之无限制地破坏,迫得不能不自救,乃再进而有乡村积极建设的要求[8]。

  内中的关联是:没有救济就不会有建设,没有破坏也就无需救济;而在此之前,那没被破坏的乡村理应有其生存的合法性,是自在而为的。

  至此,问题显得尖锐起来。分歧在于:乡土传统有无文化?农业立国是否合理?从二人的上述见解来看,晏阳初和梁漱溟正好代表了两种不同倾向。后者可称为乡土中国的“自治派”。自治的“治”,根于乡村,意在治理。如果说依据前述“治病论”一派的主张,在文明进化的阶梯上,“乡土中国”代表落后,其本身就是病体,患着“睁眼瞎”(愚贫弱私)的大病,需借外助方能根治;那么,其便已隐含了的一个可怕的推论:身为农民,便是罪过;若不让人改造,永无翻身。

  可是,按照“自治派”的看法,乡土农村不仅自有文化,而且这文化须经自治方可保其活力。民国初年,在“乡治”方面堪称典范的,有河北定县米氏乡绅等在翟城村开展的一系列实践。在“以农立国”信念的支持下,米鉴三、米迪刚父子和其他当地人士不但创办学校,规划村庄,而且推动选举,实行村治[7],并以条文规章的形式倡明本地村治,“由全村村民组织之。”回顾中国所谓的“前现代史”,这种彰显乡土、肯定传统的做法并非民国产物,而是早在清代便已有之。其在晚清时还曾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村落主义”。积极倡导者之一是清末状元兼实业家张謇。

  张謇的主张就是“以农立国”:“立国之本不在商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10]后来梁启超加以发挥,把“村落”和“国家”连为一体,认为对于中国的传统来说,村落才是国家的雏形。梁说:“国家者村落之集合体也,假使全国之人皆行其‘村落主义’,则扩充之即可成一村落国家。”[11]此一脉络发展到民国初年,才继而有米氏等人的定县实践,故其不过堪称“贯彻此种村落主义之典范”而已[8]。

四、国家根基与乡土价值

  晚清以来,“乡土中国”(以及许多类似的)概念和名称就这样被日益广泛地用来用去,但少数真正通过深入考察而对其加以系统阐发的学者当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

  1947年,继其关于个案式的调查报告《花篮瑶的社会组织》、《江村经济》和《云南三村》等之后,费孝通发表了对中国社会进行总体分析的学术论著,取名就叫《乡土中国》。该著的突出贡献在于不仅回答了“乡土中国”是否有其自在文化的疑问,并且较为完整地对此一文化的特征、结构乃至功能等诸多方面作出了自己的尝试性阐发。

  与当时肯定乡土作为中国传统之根基的其他人士一样,费孝通在《乡土中国》的开篇便指出:“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针对时下瞧不起乡村传统、把其讥讽为“土气”的说法,费孝通从正面予以回应,说讲得不错,一个“土”字即已把握到了“乡土中国”的根本要义。土是土地,土气就是土地之气。中国社会的一切,皆由这“土气”中产生、延续[12]1-9。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费孝通学术起点,就是从“土”和“乡”两个层面来论说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乡土中国》一书的英文名称,他选择译为“From the Soil”,直译是“来自土地”;后来把《云南三村》翻为“Earthbound China”——“土地束缚的中国”;再后来又发表《乡土重建》,都围绕这两个层面做文章。费孝通指出:“要认识中国社会,认识中国人,不认识农民生活,不认识农村经济是不行的。”从经验上看,单讲述这样的看法并不困难,难在让人信服其中的道理。费孝通提出的理由是:

  集约种植五谷作物的农民构成了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口,他们是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的深厚基础。

  费孝通对中国的“乡土性”特点加以阐发,总结出一个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五谷文化”。“五谷文化”就是农耕和乡土文化,其所派生的社会特点很多,比如种粮为生、世代定居、自给自足以及差序格局等[13]。

  下面来看费孝通在“乡土论争”中的特殊意义。

  联系当时的背景,《乡土中国》一书虽然没有直接明说,但通观其中篇章,不难发现,它的主旨之一其实是在对“乡建运动”所蕴含的理论基点进行批评。例如针对晏阳初等提出的所谓乡村“愚、贫、弱、私”四大痼疾,费孝通几乎一一驳斥。他说,“愚”不等于不识字,“私”不等于不道德。要想弄清个中缘由,须得从了解乡土中国的底层结构做起,在认识和比较当中,还要放下城市人的偏见以及西方标准的误差。费孝通分析说,乡人生活在“熟人社会”当中,可称为“面对面社群”。对他们而言,文字是多余的。倘若硬要因不识字而说其“愚”,只能表现出说者的无知和傲慢。如果进行公平的比较,这道理不难理解,正像乡下孩子在教室认字认不过教授的孩子,与后者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是一样的——都基于知识和经验,而与智力无关。由此,费孝通幽默而又寓意深刻地打了个比方:

  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12]10-19。

  而后反问道:“‘愚’在什么地方呢?”于是在是否识字的问题上,费孝通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乡土社会的特点在口传,文字最早不在乡土发生,文字的本质是庙堂性的。至于所谓“私”与“公”的对立,按费孝通的阐释,也不过是乡土中国“推己及人”之伦理所派生的“差序格局”,与西洋社会之“团体格局”的类型区别而已,各有长短和存在的原因[12]29-50。

  从《乡土中国》使用的委婉语气来看,费孝通并没有与晏阳初等人公开论战,而还是称他们为“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但因此同时,费孝通实际上已经看到并指出了问题的严重性,那就是,一方面“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开始抛离乡土社会”,导致以往的传统尚难存留;另一方面乡村建设者们看问题的起点和解决的方法都未必正确有效,因此他们倡导的前景并不令人乐观:

  所以在提倡文字下乡的人,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否则开几个乡村学校和使乡下人多识几个字,也许并不能使乡下人‘聪明’起来[13]。

  如果说费孝通对“乡土中国”社会特征的评述,还止于近乎相对主义之对比和肯定的话,钱穆从价值意义出发,对其作出的宏观发挥,即可谓提升到了“形而上”的道统高度。钱穆认为,纵观人类世界,文化的类型无外乎三种:游牧、商业和农耕。减缩来看,游牧与商业可以归一,特点都在“富、强、动、进”;与之不同,农耕的特质乃在“安、足、静、定”。近代以来,西洋商业与工业结合日趋强大,对农耕国家构成挑战,但二型相比且长期来看,唯有农耕能给人类带来永久的和平、稳定。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陈勤建]中国民俗蕴涵的情感与智慧
下一条: ·[郭于华]乡已非愁何寄?
   相关链接
·[彭兆荣] 重建乡土社会之宗族景观·[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
·[朱靖江]归去来兮:人类学视野中的乡土中国与影像表达·[阎明]“差序格局”探源
·[苏力]较真“差序格局”·[萧子扬]“流动的酒席”:后(新)乡土中国的一个表征
·[隋丽]文化困境中的社会传承与历史建构·[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
·[管彦波 李凤林]西南民族乡土传统中的水文生态知识·[李涛]离土中国与村落教育
·乡土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并不对立·[岳永逸]礼尚往来:乡土中国的医患关系──忧郁的民俗学札记之六
·[桂华]作为“他者”的“乡土中国”·[潘鲁生]乡土中国的手艺农村:“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研”心得
·[柳冬妩]村里的童年越来越少·座谈:吾国吾民吾乡人
·[公丕祥访谈]民俗习惯连结乡土中国与法治中国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