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位教育与招生信息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高校民俗学课程与教材
   民俗与中小学乡土教材
   民俗学学位论文题录
   全国民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
   公开课(MOOCS)

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首页民俗与教育高校民俗学学科建设

[穆昭阳]学科建设视域下的民俗学教学与民俗教育
  作者:穆昭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8-31 | 点击数:5458
 

  许多高校已经设立民俗学、民间文学的硕士点,部分学校设立了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当年可招收民俗学(含民间文学)硕士院校达65所,但2017年“研招网”查询数据显示,减少到45所左右,而民间文学硕士点则以个位数来计,且很多专业招生并未直接显示。如赣南师范大学的民俗学硕士点就被放在社会学学科之下,实际上在网站显示为研究方向,数据统计难免挂一漏万。有些省份至今也没有建立相关的学位点,而《民俗学科建设报告书》在当时出版后,笔者发现其在编写过程中对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并不完善,有些学校介绍简单,有些学校未被纳入,造成了不少遗漏。但仍然从一个较为全面的角度,对当时民俗学科整体建设情况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从最开始的北京师范大学、辽宁大学、中山大学等,到2006年新增的一批硕士点,再到重庆工商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云南师范大学等新设立的硕士点,民俗学科的建设也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人们对于非遗的关注也为学科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外部环境,而在整个的学科建设中,也没有忽视了少数民族院校和地区的学科建设。这些院校和他们的教学资源和田野资源,为中国民俗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和关注内容增加了绚丽的一笔。中央民族大学便是其中唯一一个以中国少数民族民俗为研究重点的博士学位授权点,该校民俗学专业从2000年开始招收硕士,2003年招收民俗学博士,2010年5月被批准为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已为国家输送了大量的民俗学专门人才。

  在组织机构建设方面,中国民俗学会还下设二级单位民俗教育专业委员会(2007)。同时,民俗学教学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从民俗学高等教育、学科建设、民俗学与民俗教育等诸多角度开展了有益的研究。如赵世瑜《钟敬文、民俗学与民众教育》(2002)、关溪莹《钟敬文的民俗教育观》(2002)、万建中《我国民俗学教育与研究的现状及思考——以高校为主要考察对象》(2005)、黄永林《高校民俗学与民间文学教学有待加强》(2008)、孙庆忠《民俗学教学与生活教育》(2009)、薛文礼《21世纪高校民俗学专业建设与公众教育的关系》(2009)、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的变化、对策和阶段性实践》(2010)、董晓萍《民俗学高等教育教材遗产》(2012)等相关文章。民俗学在经历了起伏跌宕的发展历程,并在学科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后,对其教学活动、教育功能的讨论日渐增多,其主要目的仍然是要为学科建设出言献策。2011年,《温州大学学报》曾组织学者汇聚了8篇与民俗学学科建设相关的文章。意在对当前的民俗学教育与学科建设进行总结和评价,董晓萍客观地对民俗学高等教育进行了反思和评述,在肯定民俗学参与国家社会和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及时地提出应更好地审视学科建设所存在的问题和疏漏之处。民俗学学科建设被提上议程,其中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也受到关注,成为逐渐变热的讨论话题。

  三、民俗学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

  对于民俗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国内也专门开过相关会议,这些会议主要就学科建设方面进行探讨。在涉及到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具体实施方案等具体方面,着力甚少。而在民俗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对本科还是研究生,首先都会有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而后根据方案设置相应课程。课程的设置,除了要考虑基本的主干课程和基础课程,还会根据不同的地域特色和不同的研究重点来开设相应的课程。在民俗文化传承中,课程也是一个重要的载体,从国家、地方到学校不同层级里课程的设置数量和占比也是衡量民俗学教学与民俗教育开展的主要指标。所以,课程建设成为人才培养方案中最核心的部分,教材编写及使用、考核方式、教学目的等也包括在内。

  从狭义的学术层面来说,民俗学课程的设置主要以学科知识的专业研习为主。而广义上还包括各类社会、家庭生活中民俗活动的相关教育课程,比如传统节日文化讲座、民间艺术展览等,并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课程。柯玲根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分类标准,将民俗课程类型进行了详细的区分,如下表所示:


表1据柯玲《民俗教育原理》第十章第二节
“民俗课程概述”编制

  以学科性质类型为标准划分,柯玲将其分作了两类,其中“学科民俗课程是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等)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如民俗德育课程,民俗文学、民俗艺术课程、民俗学理论等。”而“活动民俗课程则是盛行于以儿童或青少年教学中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主的活动教育课程。”两者中,学科民俗课程才是民俗学教学中重要的构成,主要为学习系统民俗文化知识和专业理论。而在民俗学学科的发展史上,对于教学活动、人才培养、课程设置和民俗学教材方面的研究并不详尽,对于民俗学国家重点学科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学科点的课程体系设置相对完整,师资力量雄厚。其成果对我国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建设具有启示意义,董晓萍就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点的课程设置、师资培养和教材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基本做法和成功因素,做简要分析。就目前设立民俗学学科点的高校,都制定了相应的培养方案,其中课程设置则根据地域和研究方向等因素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研究培养方案主要包括学科概况介绍、培养目标计划、学制(2~3年)、研究方向及方向介绍、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科研实践(包括听讲座、田野调查等形式)、学位论文、必读书目等内容。其中,课程设置除了必修的政治和英语课程外,专业课方面分做必修和选修,以及一些专题性的研究内容。有些高校还在全校范围内开设专业公选课,供学生根据研究兴趣和具体需求选择。笔者搜罗了一些高校所开设的民俗学学位课程,也能从中窥见一斑,展示了不同地域、不同性质高校的不同课程安排。如师范院校、民族院校、重点学科院校等,都根据实际有所调整。


  从表中大致可以看出,一些高校里民俗学课程的基本设置情况,其中如田野调查课程是必备的,包括学科历史、中外民俗学的情况等都有所关注,也有具体的地域文化研究,如赣南师范大学的客家民俗与赣闽粤边区社会研究,也有像南京农业大学的农业民俗、民族院校有关少数民族民俗方面的课程。课程设置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和历史发展而不断变化跟进的,不同院校还根据自身师资力量和研究侧重有具体的设置,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出了学科的发展,比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的开设,很明显地带有了时代特点。高等院校中民俗学教学的开展与课程建设,也在民俗学学科史上不断发生变化,同时又是民俗学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工作。民俗学科及其教学历史,也伴随着民俗学的历史发展进程而不断进行调整,在继承原有教学理念和教学精神基础上,开展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微信公众号(folklore-forum)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杨卓君]华师大人类学民俗学工作坊:从西郊农民画到鬼畜视频
下一条: ·“中国民俗学关键词”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相关链接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敬文民俗学沙龙:第40期活动预告(2024年3月17日上午9:00)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4年1-2月受理)·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11-12月受理)·敬文民俗学沙龙:第39期活动预告(2024年1月6日上午9:00)
·[张士闪]钟敬文艺术民俗学思想探析·中国民俗学会:会费缴纳清单 (2023年4月14日至2023年11月30日)
·中国民俗学会新会员名单(2023年9-10月受理)·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中国民俗学会纪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二十周年学术专栏在线发布
·[周丹]从汤姆斯到Folklore·[张杨格]当代视觉文化影响下民俗学田野图像研究
·[张筠]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俗学主动:传承、实践与现代性·[余张妍]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故乡”的再检省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