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学术传真

首页动态·资讯学术传真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作者:周奇   摄影/图:中央文化管理干部学院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14 | 点击数:2745
 

图6 湖南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帆介绍本省非遗进校园工作

  湖南省重点介绍了非遗进校园工作。省内通过建立激励机制,为非遗进校园创造了良好的参与条件,着力打造“戏剧动漫进校园”“小小非遗传承人”两个品牌活动。通过细致调研,找准少年儿童的兴趣点,并结合非遗特性,以创新方式带动传承活动有效开展。

图7 贵州省文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红光介绍本省非遗助力扶贫工作

  贵州省将非遗保护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非遗在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传统手工艺研培计划、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举措,一方面强化了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也切实为当地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图8 与会代表认真听会

图9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

  在听取了六个地区的经验介绍后,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做了主题讲话。他首先回顾了文化部2016年所开展的非遗保护工作。这一年,文化部以“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为指导思想,深化非遗理论研究,积极稳慎探索实践,着力落实重点工作,加强过程管理和绩效评估,推动非遗工作呈现新局面。一是将以传承能力为主要内容的非遗保护能力建设提上日程。二是积极推进振兴传统工艺、研究制定《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三是积极探索建立重点工程、重点工作和非遗保护项目的绩效评估制度。四是持续加大保护力度,着力支持传承活动。

  随后,项兆伦对当前非遗保护工作的几个相关理念和原则问题进行了阐述。他指出,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在谈到2017年度文化部非遗工作安排时,项兆伦表示,此项工作的核心指导思想是:坚持以能力建设为核心,巩固抢救保护成果,提高保护传承水平,推动非遗事业可持续发展。具体工作计划包括:完善制度建设;健全政策体系,制定保护工作指导意见和分类保护传承计划;落实《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研培计划;启动实施非遗记录工程;加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等。他要求各地区、各单位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论述,认真领会两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精神,摸清实际情况,把政策吃透,把工作做实做细,为非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贡献。

图10 与会代表分组讨论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分为六组进行了讨论和座谈。各小组代表一致认为,此次会议是一次极好的学习交流机会,能从各地的经验介绍中吸收大量可借鉴的内容,希望类似的交流、培训活动可以常态化开展。各组还就非遗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工作提出了诸多中肯、有益的意见和建议。

  文化部非遗司司长陈通对会议进行了总结。他表示,这次会议时间很短,但是重点突出、会风清新、效果很好。各位代表一致反映,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进步明显,成绩喜人;这次会议进一步统一了非遗保护的认识、理念和行动,明确了近期的重点任务和要求。陈通报告了2017年非遗司主要工作安排,提出非遗司将加强统筹协调,重点履行好法规建设、指导监督和工程实施等职责,严格落实中央决定和文化部党组要求,严格依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真诚回应各地关切,与各单位一道,共同推进非遗保护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2017-05-13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民俗文化促交流 产业研究共发展
下一条: ·柯杨:现在的人不但不会生活 尤其不会生存
   相关链接
·新书发布 |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国经验》·[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程瑶]从饮食技艺到粮食安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的中国实践及其路径选择·[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合作路径与中国方案
·[孟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动物伦理:以法律间张力重塑部门联动机制·[王心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故事传统的公共化
·[程瑶]饮食方式与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之反思·[杨利慧]“将社区的声音带到最前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参与的多重实践模式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活用·[林继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本方向与问题导向
·[王娜]关于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情况的调研报告·[欧静]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新探索
·[马桂纯]民族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康丽]概念张力与学术自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其学科建设的思考
·[东主才让]做好基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讨·[程瑶]浅析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贯通
·[程瑶]城市环境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整体与多脉传承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李向振]作为文化事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外价值实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