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口述史

首页民俗学专题跨学科话题口述史

[中村贵]探究普通人日常生活及其背后的心意
——兼论现代民俗学研究中口述史方法的目的与意义
  作者:[日] 中村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5-10 | 点击数:9022
 
根据如上所述的口述史特征,口述史学者对口述史下的定义。美国口述史学者唐纳德•里奇(Donald•Ritchie)认为:“口述历史是以录音访谈(interview)的方法搜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个人观点。”[4](P2)定宜庄指出:“(口述史)是以搜集和使用口头 史料来研究历史的一种方法。进一步说,它是由准备 完善的访谈者,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 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的一种研究历史的方法。”[3](导言,P1)可见,口述史是历史研究的一个方法,通过用笔录、录音笔、照相以及电脑等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口述史研究的发展)进行采访,从而收集并整理受访者的口传记忆。通过这个方法,“历史学家们不仅能够‘看’到历史,而且能够‘听’到‘活生生的历史’”[5](P5)。口述史主要依靠个人的记忆,揭示历史的另一面貌,同时展开讨论传统史学难以探究的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与生活实践。再者,口述史料是经过采访获取的个人叙述,采访者整理过的文本,也是口述史研究的重要资源。
值得注意的是,口述史的研究视角(“从下而上”或“底层视角”)、研究对象(具有“个人性”,主要倾听普通人的声音)、研究方法(依靠个人的记忆做出“口述文本”)不仅开拓了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而且使得口述史带有新的学科特征——跨学科性。有的学者指出口述史对了解普通人的生活、特定区域或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例如日本学者樱井厚对口述史下的定义为:“口述史是通过采访个人的人生与过去经验阐明个人的身份认同与生活世界,以及当地(或地方、local)文化和社会的社会调查。”[6](P7)可以说,口述史已经不再仅仅是历史学的一个分支,它具有了可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的社会意义,从而成为研究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和阐明某个特定区域、文化及其背后的“方法”,具有可应用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上的社会意义,从而研究普通人的生活世界和阐明某个特定区域、文化及其背景的“方法”。
对于口述史研究目的和对象的转变,一些历史学者已意识到“(口述史)已经发展到把口述研究的目的 从对往事的简单再现深入到大众历史意识的重建,把关注的焦点从‘真实的过去’转移到‘记忆的过去’的认识深度”[3](导言,P4)。虽然如此,对历史学者来说,“我们的原则是寻找‘历史事实’”[7](P2)。这既说明历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同时也意味着历史研究的局限性。也可以说,历史学难以追求“主观事实”或“历史事实”的个人记忆和社会意义。这些内容属于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范畴。
总之,随着口述史的发展,它的主要研究视角、方法以及目的也在不断地变化。当初,口述史的研究目的是追求历史事实而揭示历史真相,后来关注人们怎么理解历史、人们怎么看待过去以及个人经历与社会背景如何关联等问题。简言之,从“重现历史”转到“解释历史”。在这样的转变下,口述史是从历史学(严格来讲新史学)的一个分支,变成了作为人类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之一。因此,作为“跨学科方法”的口述史可以应用在人类学、社会学及民俗学等不同学科领域中。然而,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并不是“万能药”,有些学者对口述史的操作方法与口述证据的“客观性”提出疑问,并且口述史的“田野”调查也是值得讨论的话题①。
总体上说,口述史学大致有两个“客观性”问题,即一是在口述史研究操作上的“客观性”,二是口述证据(即个人叙述)的“客观性”。客观性(一):在研究操作上,一般来说受访者的姓名是不公开的。因此,有人怀疑这个访谈的真实性。有时除了姓名之外,受访者的年龄、阶层及与他有关的群体也不公开,以免侵犯他的隐私。由于口述史的保密性容易引起口述史不真实的误会,因此口述史学者对设定的研究目标、选定受访者、访谈过程、制作抄本、分析叙述的方法等应该“透明化”。通过这些过程,才能证明在访谈进行上的客观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作者提供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中村贵]关于口述史在现代民俗学应用中的思考
下一条: ·郑振满:民间文献如何让历史研究“接地气”
   相关链接
·[赵帅鹏]跨媒介叙事:非物质文化遗产“影视化”的角色形塑及生活转向·[陶子煜]当局者观
·[苏长鸿]民俗仪式理论对当代学校教育研究的启示·[刘璐瑶]风险社会语境下当代日常生活仪式的变与不变
·[安可然]日常生活视角下的手艺传承·[徐赣丽]如何回到生活:手工艺产业化之路
·李向振:《活法儿:京北城郊村的生计策略与日常生活》·[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
·[沈燕]民俗学之都市养老研究的路径·[李牧]民俗与日常生活的救赎
·[周星]关注世事变迁、追问“生活革命”的民俗学·[韩若冰 黄潇婷]“日常生活”视角下黄河文化与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孟令法]越界—虚构化行为:仪式生活与图像叙事的非常态表达·[罗瑛]景颇族日月神话的仪式与日常生活实践
·[陈星煜]坚定开辟当下生活世界的民俗研究·[吴秀杰]解析日常文化中的量化结果诸态
·[王均霞]朝向普通人日常生活实践的神话图像叙事研究·[施爱东]讲故事的民俗学:非常事件的正常解析
·[张士闪]中国礼俗传统的田野考察与文化阐释·[袁帅]孟姜女故事研究综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