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鸡年,你要懂点鸡文化
  作者:施立学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01-30 | 点击数:6266
 
 
 
  阳出鸡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明代大才子唐寅,惟妙惟肖,白描一只英雄气十足的大公鸡。
 
  鸡很勤劳。不管酷暑寒冬,还是风雨如晦,鸡准时啼鸣报晓,决不会偷懒。在没有钟表的古人看来,鸡就是“报时神”,在漫漫长夜里,引颈高亢,一唤太阳升,二呼万物醒。
 
  因唤太阳升,乃天明晓日之象征。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句,鸡啼报晓,唤得旭日东升,太阳天鸡并举。杨柳青年画《日宫太阳星君》中光焰四射的太阳神前,就有一只大公鸡。“阳出鸡鸣”,鸡鸣则日升。
 
  闻鸡起舞
 
  有志者闻鸡起舞。《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范阳人祖逖,年轻时就有大志,想要光复中原。他曾与刘琨一起担任司州主簿,与刘琨盖一条被子一起睡时,夜半听到鸡鸣,他踢醒刘琨,说:“这并不是不祥之兆”,于是起床舞剑。
 
  鸡鸣狗盗
 
  鸡鸣狗盗,原意在于赞美好客的孟尝君。
 
  《史记·孟尝君传》记载,孟尝君好客,凡有一技之长者皆收为羽翼,故拥三千食客,其中谙鸡鸣狗盗者虽微不足道,亦以礼相待。当他出使函谷关时,食客相伴,熟谙鸡鸣狗盗者,为其排难解困,赚开城门,脱离险境。
 
 
  繁衍生育之神
 
  抓髻娃娃是以黄土高原为中心,遍布全国农村特有的一种传统剪纸造型,抓髻与抓鸡谐音,娃娃是人祖娲娲。
 
  抓髻娃娃头上双鸡,肩上双鸡,脚下双鸡,膝下双鸡,襟上双鸡,双手举鸡,简直浑身上下左右无处不鸡,就是因为鸡,才赋予了抓髻娃娃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了人们崇祀繁衍生育之神的标记。
 
 
 
  地名
 
  “天上金鸡一声叫,地下玉鸡次声鸣。”
 
  中国最大的鸡在河南,即信阳鸡公山;
 
  陕西有个宝鸡,因历史上盛产红腹锦鸡而名;
 
  陕西丹凤县凤冠山亦称鸡冠山;
 
  黑龙江有个鸡西市,云南宾川县有鸡足山;
 
  河北宣化有鸡鸣山(或称鸣鸡山);
 
  南京则有历史名山鸡笼山;
 
  我国宝岛台湾的基隆市原名鸡笼,改写为基隆。
 
  我国与朝鲜、俄罗斯三国交界处,号称“鸡鸣闻三国”,位于吉林省珲春市敬信镇。
 
  昆明金马碧鸡坊,日落月升,金碧交辉,龙凤呈祥,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天文与建筑学伟大的造诣。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民俗学论坛
【本文责编:商小琦】

上一条: ·鸡年说鸡:从“五德之禽”到“家常便肉”
下一条: ·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相关链接
·[王渭清]"非遗"保护视野中的宝鸡民间歌谣·[孟令法]医疗技术的改进与民俗传统的延续:江苏省沛县立春“戴春鸡”习俗研究
·[刘惠萍]世俗化的神圣叙事·[郜冬萍 周磊]清明节中的游艺
·[王渭清]宝鸡民间生活故事管窥·[施立学]长白山满族医药文化
·漫谈中国文化中的“鸡”·感受文物里的“鸡”文化
·典藏中的鸡文化:一唱雄鸡天下白·百鸡图:民间剪纸里的吉祥符号
·鸡年说鸡:从“五德之禽”到“家常便肉”·丁酉话鸡:十二生肖中唯一的禽类
·生殖崇拜到阳鸟瑞禽:金鸡怎成"文武勇仁信"化身·鸡年话鸡:光明吉祥之禽 有德勇武之鸡
·鸡年说鸡·新春话鸡 | 你知道吗?老祖宗曾把鸡当宠物养
·[侯仰军]鸡每日打鸣,原来是为了他们…·丁酉|吉(鸡)运亨通 事事顺遂
·[张自然]年画中鸡形象之文化内涵探源·[许多多]民间文献中的语音线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