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曾雄生]从“麦饭”到“馒头”:小麦在中国
  作者:曾雄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11-12 | 点击数:6483
 

  大米和小米的食用者之间尚且不能彼此通融,相比之下,外来的小麦就更难为已经分别习惯了大米和小米的中国人所接受。从众多的历史记载来看,小麦传入中国之后的很长时间里,中国人食用小麦的方法可能和食用小米和大米是一样的,即所谓“粒食”。将小麦整粒蒸煮熟化之后,制成“麦饭”,用筷子挟食。后来也可能将小麦粗粗一磨,变成了碎粒麦屑,使其更象北方的小米,然后再按小米的蒸煮方法“合皮而炊之”,加工成“麦饭”。如同今日凉山彝族食用麦饭时所采用的方法。虽然麦屑所做成的麦饭较整粒麦饭适口性要好些,但在当时中国人的口里仍难以和粟、稻相比。在一个食不厌精的国度里,它所受欢迎的程度远不及粟稻。麦饭在大多数情况下只不过是“野人农夫之食”。古人也经常用“麦饭”来形容生活的艰苦朴素。历史上有人以麦饭“何其薄”为由而拒绝受邀进食。也有人因只食麦饭,而被看作是一种怪异的行为。晋代京口(今江苏镇江)地方民谣中就以“食白饭”和“食麦麸”来表示得志与倒霉。对于麦饭和米饭的选择更成为一种道德标准。历史上有官员以食麦饭不饷新米,而称“廉吏”。也有官员的儿妾“食麦而已”,而被视为“清洁”。有媳妇因自己吃米饭,让婆婆吃麦饭而被骂为不孝。在以稻米为主食的南方,麦饭在食用者的嘴里,甚至连供给猪狗食用的碎稻米都不如。

  尽管最迟到西汉时期就已有了面食,使得小麦的食用品质大大改善,但由于面粉加工业的滞后,加上王公贵族的垄断,以及面食加工方法的难以掌握,使面食迟迟得不到普及。除此之外,小麦的品种也影响到面食的普及。唐代云南地区已有小麦,但“其小麦面软泥少味”;陕西地区虽然在二千多年前的汉代就开始推广种麦,但到了千年前的宋代这里的小麦品种仍然不适合于面食,磨出的面粉“黏齿不可食”,必须“掬灰和之,方能捍切。”这样的品种可能更适合于粒食而不是面食。由于面粉加工业的落后和品种没有跟上,真正能吃上面食的人只占人口的极少数,大多数人还只能以麦饭为主。即使是后来的品种及面粉加工业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长期习惯于一种主食的人,对于另一种主食也很不习惯。这主要表现在食后的满足感和耐饥程度上面。如同北方人“视稻米不能饱肚”,“多不惯食稻,谓其性寒,且不耐饥”一样,南方人也有“吃煞馒头不当饭”的谚语,这对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目标的传统农业来说自然是行不通的。至少在唐代以前,小米一直是北方人的最好,大米是南方人的首选,只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才勉强用小麦糊口充饥。直到今天,地道的南方人整年可以不食面,但不能一日不食稻米。

  小麦进入中国以后,虽然遇到了很大的阻碍,但它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个突出的表现在于它可以起到了继绝续乏的作用。小麦耐寒能力强,它可以秋种夏收,而中国原有的粮食作物一般都是春种秋收。小麦正好可以利用秋获之后的劳力、土地进行生产,并在夏季粮食青黄不接之时接济供应。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特点,使得小麦在引进中国以后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用宋代董煟《救荒活民书》中的话来说,“二麦(即大麦、小麦)于新陈未接之时,最为得力,不可不广也……,此非徒救荒,亦因寓务重本之意。”

  至少从周代开始,中国的最高统治者就开始了对麦作的关注。每年秋季都要亲自劝民种麦。这是其它作物所没有过的“待遇”。汉代董仲舒就从孔子所修订《春秋》中发现,这部史书中其它作物都不记载,唯独记载麦与禾(即粟)。孔子对小麦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西汉时期的一些著名农学家,如赵过、氾胜之等都与推广小麦种植有关。而随着小麦种植面积的增加,在粮食供应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它的重要性也在随后汉末三国的军阀混战中显现出来。小麦种植也因此受到各方面的高度的重视。其中就包括一代枭雄曹操。历史上广泛流传着这样的一个小故事:

  兵荒马乱的年月,麦田常被兵马所践踏。曹操下令“士卒无败麦,犯者死”。于是当军队要通过麦田时,骑士皆下马,以保护小麦。未曾想到曹操自己坐骑腾入麦中,本可法外开恩的他还是以身作则,割发代刑。

  故事中,人们看到了号令严明的曹操,却往往忽视了他对于小麦的重视。同样人们记住了历史上一些关心民瘼的君主,却忽视了他们也是从点滴麦粒做起。为了给天下人树立榜样,唐玄宗和宋仁宗等皇帝都曾在后苑中开辟麦田,亲自种麦。中国历史上许多朝代的中央和地方政府都曾发布文告劝民种麦,还多方筹措麦种,为小麦种植提供必要的条件。在宋代还出台了一项优惠政策,对种麦的南方农民予以免租免税,以调动农民的种麦积极性。这项政策从宋朝开始沿用到清朝,对于稳定南方小麦种植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农史研究咨询微信号
【本文责编:赵昱】

上一条: ·[万建中]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身体经验和身体意义
下一条: ·[黄静华]一则“神话”的诞生:民间文学知识的实践和反思
   相关链接
·[朱佳艺]地方传说的“合并—分流”模式·[张治]媒体创新二十四节气文化传播的实践初探
·[张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使命及其传播路径研究·[袁瑾]一带一路上的蚕桑丝织文化交互传播机制研究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徐金龙 韩莹莹]快手短视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媒介传播
·[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王艳 罗钰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短视频平台的活态传承与破圈传播
·[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刘春艳]民间傻女婿故事的跨文类传播与文类互构
·[林玉惠]中国珠算的民俗经济发展史·[金卿莹]秦汉义乌颜乌传说与儒家孝伦理的传播
·[纪秋悦]圣俗之间:清代以来《红罗宝卷》的抄写、刊印与仪式实践·[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朱向羽]非物质文化遗产“铢铢镲”的传播演变研究
·[张志娟]网络民间文学的传播与嬗变·[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王加华]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