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管彦波 李凤林]西南民族乡土传统中的水文生态知识
  作者:管彦波 李凤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5-20 | 点击数:4322
 

  在纳西族的东巴经书中,《崇班图》、《创世纪》、《黑白之战》、《迎请精如神》、《东恩古模》、《董埃术埃》、《马的来历》等众多经书中均有天生万物的记载。其中,《崇班图》称,在出现万物之前,从上面产生了美妙的声音,从下面产生了美好的气息。声音和气息互相混合,产生了三滴白露。三滴白露进一步变化,变成了三个黄海,接着出现了恨时恨公、恨公美公、美公美忍、美忍初楚、初楚初余、初余初居、居生精、精生崇、崇仁利恩等九代祖先。《董埃术埃》中说,董部族的首领美利董主的妻子是从美丽的神湖——“美利达吉海”中形成的。《马的来历》中说,先民们的马、神牛、天上飞的鸟、山上跑的兽、草上爬的虫、地下钻的鼠、水中游的鱼等世间万物皆产生于美利达吉海,美利达吉海是一切生命的摇篮。在关于水的神话中,一些作品称水之祖父为增戛纳路,水之祖母为纳路纳阿,水之父为吉负忍,水之母为吉库含。米利董主神将水吐于白崖上,产生了三滴白露,白露化生出三个大海,大海成为万水之源,冬雪所化之水为水之头,夏雨所降之水为水之尾。水可以说是有生命、有人性、有血缘关系的。[10]

  主要聚居在湘黔桂交界处的侗族,关于水与生命起源,有这样的追述:“起初天地混沌,世上还没有人,遍野是树蔸。树蔸生白菌,白菌生蘑菇,蘑菇化成河水,河水里生虾子,虾子生额荣(一种浮游生物),额荣生七节(节肢动物),七节生松恩(人)。”这个有关《人类起源》的寓言中,侗族先民认为,人类祖先是由“树蔸、蘑菇、虾子”等混沌原始生物衍化而来的,而混沌生物先化成“山林”、“河水”后,又进一步衍生出人类的男(松恩)女(松桑)始祖。显然,“山林”、“河水”俨然成了人类的“本源”和“母体”,和人类的先祖是一种亲缘关系。[11]

  除了傣、彝、基诺、纳西、侗等民族外,在西南地区的苗、瑶、壮等民族的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与水有关的神话故事。这些神话故事,无论情节、内容存在着多么大的差异,大体上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叙事结构,即发洪水的起因—逃生—洪水遗民即兄妹二人—探测天意—兄妹婚—生怪胎—繁衍人类。[9]76-80透过这些原水生型创世神话,我们这里要特别加以强调的是,人从水中出之类的古老观念,实际上是远古人类敬水、畏水的一种集体表象,是民族记忆深处抹不去的对生命本身的崇拜,即使是今天,对于保护水生态依然具有警示的作用。

  (二)对水文气候的认识

  在地球生物圈这个熙熙攘攘的生命大世界中,水文环境周期变化与生物周期活动之间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大自然本身便是一部生动的教科书,各种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通过对周边自然现象尤其是水文环境的观察,对水文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都有一些颇具生态智慧的认识。例如,傣语称水为“喃木”,称雨水为“喃风”,称井水为“喃播”,称山箐水为“喃木慧”,称热水为“喃还”,称冷水为“喃嘎”,称洪水为“喃木老”,称下雨为“风多”……这些都表明,傣族对水有着很细致的观察和认知。傣语称风为“垄”,称气也为“垄”,认为风和气吹在人身上是凉的,是看不见的水,风和气会在空中慢慢变化,从看不见摸不着变为看得见摸得着,变成雾和雨,最终变成了水,成为人类生存须臾不可缺少的东西。[12]在水与土的关系中,傣族称土地为“喃领”,其中“喃”为水,“领”为土,将水置于土之前,是因为傣族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无水之土,植物不能生长;有水之土,才有利用价值。[13]12

  在各民族的乡土知识体系中,最能反映各民族对水文气候认识的,莫过于各民族民间世代传诵的与水生态、水环境相关的民谣、谚语、格言。如有关森林与水、水田之关系,广西民间谚语称:“近河不可枉费水,靠山不可乱烧柴。走到江边听水响,走到树林听鸟音。”“山不转路转,河不弯水弯。山高有人走,水深有船行。山高流水长,老大精神旺。山高树也高,井深水更凉。山高一丈水冷三分。……山崩莫赖水推泥。”“万丈高楼从地起,水方源头树有根。你若拦得滩头水,我去西边拦太阳。画水无鱼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清水塘里好撒网,浑水塘里好摸鱼。”[14]侗族民谚云:“大树巍巍,靠山靠水。”[15]73“挖塘养鱼,造林养田。”[15]哈尼族格言云:“有地有水才有人,有山有树才有水,有人有水才有谷,有谷有粮才有牲畜。”[16]傣族民谚称:“山上林茂,坝子水富”;[17]“树美需有叶,地肥需有水。”[18]贵州德江土家族谚语云:“树木成林,雨水调匀”;“树大林稠,延年益寿”;“损林开荒,子孙遭殃”;“河里鱼儿靠水养,田中秧儿靠太阳,天空雀鸟靠树林。”[19]从江县侗族村落小黄村民谚称:“老树保村,老人管寨”、“山要森林人要衣”、“山坡有绿树,江河有清水”、“千杉万童,子孙不穷”。[20]广西贺州地区瑶族谚语称:“绿了荒山头,千沟水清流。”[21]

  在水沟、水塘与水田的关系上,傣族谚语说:“先有水沟后有田”,“建寨要有林和箐,建勐要有河与沟。”[13]28布依族谚语云:“种地不修沟,雨水冲下河。”[15]23苗族谚语说:“山坡无树,沟谷无水。”[22]“修渠如修仓,积水如积粮;水利不修,有田也丢……吃鱼虾要下海,捉蟒蛇入深山;寻求幸福生活,必须兴修水利。”[23]

  云南布朗山布朗族的古老神话说,“很早以前,世上没有水,人们的生活很困苦,于是就去求菩萨。菩萨去找天和地,天和地让其去求螃蟹帮忙,螃蟹答应了,它不畏艰险,翻山越岭,四处寻找,终于在一个山缝中找到了水,它把水带回,交给沙子和树木保管,于是水从树根处流出来,沙和土就保护树木。”[24]这则神话传说,反映了布朗族对水与森林、土地关系的纯朴认识。

  反映干旱、水之金贵的民谣,贵州威宁龙街等地的苗族、彝族民谣:“龙街缺水真可怜,吃口凉水也要钱,大碗腊肉招待你,不愿客人洗个脸。”[25]广西贺县瑶族民谣称:“高山开塘无水应,无水塘中旱死鱼。哪得天分落下雨,宽度寒雨秋过秋。”[26]

  这些寓意含蓄、语言精妙、极富生活哲理的民谣、谚语、格言,犹如一首首流淌在西南乡间民舍的“歌谣”,它反映了人们对水环境的深刻认识,体现了人们的水生情结与生态价值观,即使是在今天,也不乏现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辩证思想。

  (三)村寨地名中隐性的地方性水知识

  人类聚址的选择既是环境的选择,也是文化的选择。西南各民族在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出于生产与生活之需要,按照本民族特有的习惯,赋予居住地某种指代符号,即为村寨地名。西南各民族村寨命名的方式,因生存环境、经济活动方式、历史文化传统、信仰观念以及语言谱系之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总体上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类别:一是以地形地貌、山川水体、方位里程、动植物区系等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为主的村名;二是以姓氏人名、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屯田垦殖、生产组织、水利设施、特色产品等人文特征为主的村名。在这两类村寨地名中,均隐藏着大量的具有本源意义的自然与文化信息。

  选择便于获取生产生活用水而自然环境条件又比较优越的地区居住,向来是人类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居住模式。西南民族亦不例外,他们无论是山居还是坝居,水文因素始终是影响其村落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应地,在西南地区的村寨地名中,有不少是与居住地周围的江、河、湖、海、溪、泉、潭、塘、池、水库甚至是水体的颜色、流向、大小、深浅等水域环境相关的地名。如在广西地名中,以“冲”命名的村寨地名就随处可见。“冲”是当地方言土语,意指“小的溪河”。岭南山乡,溪流泉水遍布各地,丰沛的溪水既灌溉农田,养育村民,又与山川一道,把居民分割成许多个小的聚居单元,反映在村寨地名中,以“冲”冠名的村寨如同溪水一样,遍及各地。[27]在鄂西地区的村寨命名中,相关学者依据同治《施南府志》卷4《建置志》和同治《宜昌府志》卷5《建置志》统计分析,其结果是在同治初年的314个村落中,直接以坪、坝、娅、坳、槽、田、湾、沟、水、河、溪等字眼命名的村落就达146个。[28]位于贵州西部的福泉县,环江带水,乌江干流三岔河与珠江干流北盘江贯穿全境,40多条支流与众多溪流联成网络,水资源甚为丰富。在县内的苗族自然村寨命名中,诸如半坡井、干坝、羊昌河、龙洞、小坝、河坎、水井坡、白泥田、萱花井、塘坎、林塘、清塘、两眼塘、长塘、王家塘、水打田、水井田、石板井、水洞、老虾塘、干溪、井边、龙井湾、翁溪河、谷汪坝、泉飞、上奶塘、下奶塘、江边、冷溪、凉水井、新龙坝、水落洞、浪波河、河对门等,就系以村落水体特征而命名的村寨。与福泉县的苗族村寨地名相同,几乎在西南任何一个县市的村寨地名中,我们都能检索到数以千百计的水域体系村寨地名。这些大量的与水域相关的村寨名称的出现,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了人们近水而居的普遍性。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陈艳】

上一条: ·[施爱东]关于“公祭”的文化批评与地方诉求
下一条: ·[杨杰宏]生存与展演:旅游情境中小规模展演社团的困境
   相关链接
·[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
·[徐新建]“乡土中国”的文化困境·[高忠严]社会变迁中的古村落信仰空间与村落文化传承
·[杨正权]论祖先崇拜与西南民族服饰文化·对西南民族地区面具文化的系统呈现
·[龙晓燕 王文光]中国西南民族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第五届国际彝学研讨会”在西南民族大学举行
·乡土传统与新型城镇化并不对立·[杨筑慧]妇女外流与西南民族婚姻习俗的变迁
·[赵世林]西南茶文化起源的民族学考察·[管彦波]西南民族聚落的基本特性探微
·探寻千古僰人之谜 ·[王锋]西南民族的同根意识
·[王明珂]由族群到民族:中国西南历史经验·[王传]中大语言历史学研究所与现代中国西南民族研究
·[万建中]西南民族地区赶山鞭型传说中禁忌母题的文化诠释·史语所与中国西南民族调查
·[施爱东]中山大学民俗学会与早期西南民族调查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