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传统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传统

互联网+传统文化,“屏”上共生
  作者:记者 刘阳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3-31 | 点击数:3453
 

  事实上,社会发展越快,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就越大。然而,另一个隐忧也在新的发展形势中逐渐浮出水面——触网之后,传统文化在网络平台的商业化在所难免,一定程度上的商业化固然对传统文化融入现代日常生活、得以有效传承和传播有所增益,但过度的商业化,则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背离和破坏。

  “传统文化能否普及、普及的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传统文化能否回应当下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能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这些问题靠老百姓自发读读三字经、上上国学培训班是解决不了的,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传统文化固有的、本质的内容必须存在,没有了这些,传统文化就不成其为传统文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萧放说。

  这不仅是一趟顺风车

  顺历是一款集日历、万年历、罗盘、黄历天气、农历、法定节假日、日程提醒、备忘记事等功能于一身的生活日历类工具,依据中国传统的择吉文化经典《钦定协纪辨方书》和《玉匣记》编写而成。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应用上,顺历既传承了中国传统的择吉文化,同时也通过互联网渠道为用户打造了融合择日参考、日程提醒等功能的工具,截至2015年底,顺历在移动互联网上的下载安装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而在互联网上,类似顺历这样受到老百姓欢迎的“互联网+”传统文化应用软件还有很多。

  “互联网+”传统文化应用软件的火热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未来趋势?《2015中国“互联网+”传统文化发展专题报道》的数据足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大部分手机网民持乐观态度。其中持“非常看好”及“看好”的手机网民总占比达到了68.4%。艾媒咨询分析认为,基于互联网在其他领域的成功融合转型的事例,用户对“互联网+”的推动普遍持积极态度。

  而如今,从该行业的发展情况来看,不难得出的结论是,单说传统文化搭上了互联网的顺风车显然过于偏颇,事实上,互联网产业在传统文化传播的基础上,也正在生发出许多新的枝叶,赢得了更多用户,使得其自身规模更加壮大。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正在形成相互依存的共生生态。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互联网+”餐饮、出行等领域的火热现状,“互联网+”传统文化领域的行业参与者仍然偏少,但却处于蓝海状态。随着“互联网+”政策的推动,以及国民对传统文化需求的逐步上升,行业将迎来更多资本和创业者的关注。在工具应用以及资讯提供的细分领域,互联网服务厂商将以传统文化为中心,进行互联网与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与此同时,随着线上、线下各种渠道的整合,传统文化产业中不同领域之间的壁垒正在慢慢打通, “互联网+”传统文化与社交、餐饮、出行等领域的跨界融合,或将持续产生新的业态。同时,在有效的利用互联网进行整合之后,“互联网+”传统文化产品的开发、营销和销售也将更加多元化,传统文化产业将迎来新的升级。“互联网+”的链接,将使得部分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分配,传统文化形象也将更加贴近用户,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及传承。

  互联网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以版权经济为核心。目前,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互联网企业已经开始布局传统文化相关领域,包括网络文学、数字音乐、电影电视、手游等内容领域及产业链上下游环节,如内容制作、演艺明星、衍生产品等。未来,基于知识产权的用户运营模式也将在“互联网+”传统文化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内容产品的质量将成为决定产业和市场发展水准的关键。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6年03月17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旧年画融入新生活
下一条: ·绍兴儿歌的地气与人脉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
·[刘雨婷]锦绣鞠艺·[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
·[巩潇]作为交流资源的神话主义:互联网背景下神话影视作品的二次创作·[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杨雨秋]当代互联网“姨妈神”俗信的文化解读·[孟令法]“互联网+”田野实践教学问题反思:作为方法的家庭民俗学
·[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王艳]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口头传统研究·[滕云]“10.24”程序员节:互联网时代的新民俗节日
·[宋嘉琪]互联网空间中的怪物生产·[张举文]探索互联网民俗研究的新领域
·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张多]短视频:移动互联网对神话文类的重塑
·[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肖涛]谣言与灾难记忆的建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