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假日观察:“互联网+”时代 活力满满中国年
  作者:王珏 葛思思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6-02-09 | 点击数:4455
 

  新玩法
  众筹也能送戏下乡

  “我给家乡送台戏”,近日,阿里巴巴农村淘宝联合中国扶贫基金发起“送戏回乡”线上众筹。人们可以通过在线购买9.9元、59.9元、99.9元、9999元4款不同的过年民俗产品筹集资金。众筹额度为30万元的项目,已经成功筹到近40万元,资金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统一规划使用,在猴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向9省市的30个贫困县送出传统戏剧表演。届时,川剧、豫剧、黄梅戏、采茶戏、二人转、京剧、花鼓戏等一台台充满浓郁地方特色的传统剧目将在各地乡村上演。不但众筹送戏下乡,许多互联网和过年融合的新尝试、新探索,正在这个春节推出。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互联网网民每月启动APP的次数为3928亿次,移动互联网网民会把2/3的时间放在APP上。其中,“70后”“80后”以及“90后”花在移动互联网上时间最多。

  网上过年风俗的兴起,也是科技与人文结合的结果。有人认为,网络会疏远人际关系。而事实上,网上过年的兴起正在形成一种新的过节风俗和人际交流方式。比如,近些年流行的“网上发红包”,其实是压岁钱的网络形式。一般意义上,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网络红包却没有这些顾忌。红包不在于多少,而是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一种情感的表达。又比如,网络春晚的内容多取自流行于网络的人物或事件,努力呈现出多元性和新鲜性。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络春晚是属于青年网民的大联欢,他们有了自身话语的表达权,在网络上对话、交流,分享自身价值观、生活理念和网络文化。

  寓深意
  传统文化网上回归

  网上过节“新民俗”的出现是互联网时代的大势所趋,可以满足大众对节日联欢多元化娱乐需求。网上过节将人们娱乐消遣、获取信息、文化消费等方面的需求融会贯通。传统节日中体现的深厚民族文化可以弥补网络文化易于流俗的缺陷,而网络过节的大众化的特点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继承发展。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教授萧放认为,“网络这个平台可以打破年龄、性别、职业、层级的限制,打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人,在这里,人们可以在一个空间共享过节的气氛。”

  “从小处讲,使用科技手段进行情感表达,可以促进家庭和睦;从大处讲,这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手段,可以促进华人的文化认同,增强每一个人的家国情怀,进而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但萧放也认为,网上过年要找到合适的载体,开展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实现对传统节日民俗价值的延续与提升。

  网上过节风行的背后是文化的力量。网络是一种手段,是一种形式,但背后体现的还是文化传统。传统节日是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人们利用传统节日定期进行传统的表演与传统的教育,使传统在民众生活中得到延续与加强。每个人都有过节的需求,在这个时候,网络提供了一种便捷的方式,成为一种文化的载体。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授刘铁梁说,运用当下日益发达的各种媒体渠道,谈出个人过年的经历、感受与思考,已成为春节文化生活的一种新时尚。也就是说,作为一种公众交往实践与话语形式,个人的春节叙事已经进入春节文化时空的建构。这种新情况的发生,可以视为原有春节交往习俗的一种扩展化表现,也折射出原有乡土社会人际关系和交往习俗的深刻变化。

  刘铁梁说,电子传媒的出现,使得人际交往在手段和渠道上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也改变了人们在春节期间阖家团聚、走亲访友等传统礼仪的诸多细节,但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春节交往的习俗。

  回顾网上风行的各种过节“新民俗”,不难发现,娱乐和流行只是其表层的功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互联网+”传统节日的模式,可以承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接续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传播关爱和正能量,构建好“家”这个最基本和核心的细胞。

  本版制图:蔡华伟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2016年02月08日07版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年传说动画大混战,引发中国年文化保护话题
下一条: ·设计新潮流:回望传统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