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成功举办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内蒙古大学开班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拟录取学员名单公告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叶涛]我的老师李万鹏
——贺万鹏老师八十寿诞
  作者:叶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3-30 | 点击数:8483
 

  与其他高校一样,民间文学、民俗学在传统的中文系里面并不受重视,山大也不例外。1982年,关德栋先生招收了一届民间文学方向的硕士生,共有简涛、曲金良、张登文三位,在毕业答辩的时候,山大并没有获得民间文学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关先生非常气愤,此后就没有招收学生(直到他去世前两年,他才又招收了一位博士生,但还没有带完就去世了)。万鹏老师在中文系一直开设民间文学的选修课,但民间文学教研室后来被撤销了,将他归在了写作教研室,在他退休之后,中文系就没有人再开民间文学的课程了。

  我毕业留校并没有留在中文系,而是参与了山大社会学系的创建工作,此后,又将1987年成立的民俗学研究所从社会学系独立出来,成为直属学校的研究机构,这应该也是山大民俗学、民间文学学科能够得以发展的外在条件吧。1997年,我们抓住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调整民俗学学科归属的机遇,与其他7所高校一起,山东大学成为民俗学获得独立学科地位后的我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2年,又是借助山大中文学科获得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的机遇,我们自主增设的“中国民间文学”二级学科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批准,中国民间文学博士点终于在山大诞生了,这应该是实现了关先生和万鹏老师他们两代人的心愿。

  万鹏老师对于学科的发展和所取得的点滴成绩都给予鼓励。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山大的民俗学硕士点和民间文学博士点只有我一位在岗的导师,而我的工作头绪又太多:教学、科研、学生培养都得做,杂志必须按时出版,学会还要照常活动,而个人的进修学习也不可不为。万鹏老师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总会得到他最及时的帮助。特别是在我到北京进修和读博期间(2000-2004年),万鹏老师更是极其自然地承担起了我所有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如何读书、论文选题如何确定、论文资料怎样搜集等等,这些事情学生们都会去找万鹏老师商量,而万鹏老师也都是随时放下自己手头的事情,不仅为学生们解疑释惑,还会为学生们提供资料线索,甚至是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悉数交予学生使用。每当请万鹏老师参加学生答辩,看着他略显疲惫而又满心高兴的神情时,我都会从心底里对万鹏老师说一声:谢谢您,我的老师!

  2008年,我调离了在此学习、生活28年的山东大学。虽然没有离开民俗学的学术圈子,可是,回山大的机会越来越少,与万鹏老师相聚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但是,万鹏老师依旧像过去一样关心着我的学术与生活,我总能够从学生转达过来的言谈里,从时间有限的电话通话中,从为数甚少的几次见面叙谈中,继续得到老师的鼓励。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万鹏老师曾经因病魔缠身而做过大手术,但他孱弱的体质最终抵挡住了病魔的侵袭。去年,万鹏老师又经历了身体上的磨难,但他依旧撑了过来。就在前几天,我利用春节前回济南看望父母的机会,去看望了万鹏老师,虽然还能够看到病魔在他身上所留下的后遗症,但是,他的精神状态、他的工作热情,让我感到安慰,也让我感动。当时他告诉我,他这一段时间又揽了个活儿,正承担着济南市非遗项目的文本审查工作,第二天还要去参加评审会。工作着是幸福的,这就是万鹏老师现在的精神状态。

  万鹏老师喜迎80寿诞,我作为一名老学生,遥祝万鹏老师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叶涛,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报 2015年3月25日第八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民俗大家刘魁立:听风 采风 追风
下一条: ·[涂石]把生命的根脉扎进民间土壤
   相关链接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办·山东大学举办非遗保护学术论坛 隆重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公约》通过二十周年
·“中日民俗学学术交流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开幕·“中国民俗学高端论坛(2023)”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
·“论道稷下:中国民俗学高峰论坛(2021)”在山东大学成功举办·《田野中国·当代民俗学术文库》
·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2020年民俗学(民间文学)暑期学校招生启事·“有温度的田野·中国礼俗传统与当代乡村振兴”学术研讨会在山东大学召开
·[王德刚]民俗文化的当代价值·王德刚:《民俗价值论——中国当代民俗学者民俗价值观研究》
·张士闪——行走江湖·[马星宇]校园“惊魂”:校园恐怖传说探析
·山东大学召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记录工程研讨会·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山东村落田野研究丛书》出版发布会暨“改革开放与乡村社会建设”学术论坛在山东大学举行
·山东大学成功举办“节日传统与社区生活·田野工作坊”·[刁统菊]女性民俗学者、田野作业与社会性别制度
·张举文 宋俊华编:《亚民俗: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第一辑) 》·[万建中]都市春节的重构与理想主义学术情结
·美国民俗学会开展“Why I'm a Folklorist”记录活动·中美文化对话,从中美民俗学者交流的故事说起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