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背影:走向勒斯卡姆的另一个季节
  作者:刘湘晨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5-07-25 | 点击数:17398
 

  一场雪兜头盖脸地扑盖下来

  札莱甫相河在到达盖加克峡口之后,穿过马儿洋、布伦木莎、大同三个乡的区域,接下去就是直接注入塔里木河的一段河脉。近百年间,由于行政区划的界限,鲜见有人完整走过这段河脉的记录。对勒斯卡姆人来说,等再次遭遇这条大河,惟一的选择是逆河东去,再绕行200多公里的新藏线,会在泽普、莎车一带再次看到这条大河蜿蜒流去的情景。那时候,她流得格外从容。在塔里木盆地的南缘,她的体量是惟一能够与天、与地互为参照的存在,静默无声,你依旧能感到那一河流水经过帕米尔以东无数高大山体之间所蕴生、所聚积的无穷力量。

  马木提·达吾提夫妇吆着羊群出发的时候,札莱甫相河两旁的河漫滩草甸已是一片绿色,麻黄草开始返青。五天之后,进入盖加克峡谷,随着地势抬升,明显能感到植被开始稀落,高大的阿富汗杨树渐被刺玫替代,最后是没有返青的麻黄草。等到从盖加克峡谷折向达吾提·吾守尔一家秋牧场所在的塔里迪库里山谷,遍地已没有一丝绿色,整个山地还保留着上一季的一片枯黄。我们的帐篷没扎好,整条山谷都被填满的一场雪兜头盖脸地扑盖下来,让人觉得有人为布置的一种恐怖。

  你根本无法相信:整个被白雪瞬间覆盖的山地,与数天之外刚刚走过的札莱甫相河谷,会是同一个世界。

  每个地名儿都带着最初的心境与发现

  从札莱甫相河谷到达塔里迪库里山谷,十一天之间,海拔高度从2800米拔升到4000米以上,地面环境和气候已大不一样,人在海拔低地的冬春概念被完全颠覆,下雪是这里的气候常态。惟一的区别是,这个时候下的雪在地面留存的时间短,太阳一出来,羊就会被吆出去,雪绒渐薄,整个山地披盖的一层草就会露出来,羊能吃到刚被一场雪润湿的草。

  我注意到,在进入塔里迪库里峡谷之前,马木提·达吾提夫妇吆着羊每天露营的地方,干树枝架起来的蓬屋,石头垛的房子和随意围起来的羊圈,基本上都是与人共用的,前一户转场的人家走过后一家接着用。进入塔里迪库里之后,连续几天住的地方都是达吾提·吾守尔和马木提·达吾提父子在多年间陆续盖起来的石头房子,这让我觉得应该把这条峡谷命名为达吾提峡谷或马木提峡谷。他们父子没这么想,只告诉我有一位叫塔里迪库里的人最早曾从这里走过,这里后来就有了这样一个地名。

  来过一个人,发生过一件事,或以第一眼看到的东西和物产命名,这就有了帕米尔高原无数让外人迷乱难属的地名,每一个地名儿背后都是人们最初来到这里的心境和发现,没有后来许多复杂的意会和附加。

  牧人家的羊永远是外人的一个谜

  走过塔里迪库里峡谷,接下去就是卡拉苏峡谷和著名的卡拉苏达坂。卡拉,是“黑”的意思,“苏”的原意为水。海拔会在一天之间再拔升1000米,最高点达到海拔5000米以上。羊群连续三天被吆出去吃草,就是为了积蓄足够的能量和体力,这一年第一次长途转场的100多只小羊羔也得跟着羊群走。

  翻越卡拉苏达坂的前一天,雪下得疾下得厚,看不出马木提·达吾提有半点走的迹象。持续到傍午,雪还在下,几十步外的浓密雪雾中传来了人吆着牦牛吆着羊的声音,札莱甫相河谷比马木提·达吾提家还要远两天的另一户人家也赶到了。两家的狗最先扑到了一块儿,狂叫半天才被主人各自赶开。仅容得下五个人蜷睡的一幢石头房子,刚吆进去一圈羊的羊圈,一下子成了难题。不过,我的想象纯属多虑。塔吉克人家的壶里永远有留给客人的茶,塔吉克人家的房子永远有留给客人睡觉的地方,淋得浑身湿透的客人被迎进了屋,你没注意的时候,呼呼作响的牛粪火已经把屋里烘热,一壶热茶沸腾。这一个晚上,两家人睡在一个炕上,两家的羊圈在一个圈里。第二天早晨,马木提·达吾提决定两家一块儿走。

  原本想等一个晴天,吆着羊群翻过卡拉苏达坂会轻松许多。两家会合之后,牦牛驮的东西,两家的大羊小羊,再加上还有孩子随行,彼此都是个照应。牧人家的羊永远都是外人的一个谜,等到转场开始的时候,两家的羊已各有归属,没有一只羊混群。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京报 2013-10-09 02:30:40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汉画像中的日常生活之美
下一条: ·彝历新年:与祖先同在
   相关链接
·[刘广宇]中国节日影像志:回到节日本身的理论自觉·[苏林]看见、记录、表达:影视人类学视阈下的民俗文化记录
·[朱靖江]扎根人类学田野 深耕学术土壤·影视人类学的发展模式及其展望
·[萧尧 陆惊呐]记录与诗意:试论影视人类学与诗学双重视域下的《路边野餐》·纪录片成为非遗传承传播的新平台
·[庄孔韶]我为什么要用影像记录“金翼之家”·[杨红 樊瀚声]“我们的节日”的观赏性和文化性
·非遗纪录片频频成爆款·第二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将于2017年11月9~12日举办
·[王学思]把思考留给每一位观众——观纪录片《老祖的声音》·[朱靖江]田野影像笔记——影视人类学的田野调查之道
·《犴达罕》:真实纪录鄂温克族文化的阵痛·刘湘晨纪录片展播:鹰与人共生的传奇——纪录片《驯鹰人》
·刘湘晨:用镜头呈现新疆文化多元色·【讲座】刘湘晨:影视人类学的前沿呈现(11月18日周二下午14:00)
·刘湘晨:囿于“风情化”的新疆传达,是不够的·风景这边独好——记著名纪录片导演刘湘晨
·守护传统文化之根 央视再推百集纪录片《手艺》·那些年,纪录片里的台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