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汤夺先]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流出地文化传承的影响
  作者:汤夺先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10-25 | 点击数:7907
 

  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主体逐渐流失

  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增大,留在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青壮年人口逐渐减少,原来传统的礼仪规范、仪式实践、风俗习惯等也都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导致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主体的萎缩。

  作为民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族语言,其功能逐渐在消弱。对民族地区的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来说,民族语言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一些民族语言濒临消失。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有一些研究者发现,朝鲜族人口流动引致的朝鲜族居住形式和各地区人口比重的变化,对朝鲜族传统文化尤其是对朝鲜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由于朝鲜族迁往城市的速度加快,民族语言环境正在逐渐消弱,朝鲜族后代正面临着丧失民族语言的趋势。在少数民族散居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遇到的问题就更大。散居地的多数朝鲜族青年兼通甚而精通汉语,与异族通婚后双方在日常生活中多使用汉语,风俗习惯上与汉族趋同,使传统的朝鲜族民族文化与习俗难以承继。

  人口流动还会改变少数民族人口对待民族语言的态度,他们普遍认为民族语言不方便交流,没有价值,而不让后代学习民族语言。比如,在湖北省苗族聚居地区,一些孩子随父母流动到流入地汉族学校读书,他们一开始就处在与民族语言文化完全隔离的状态之下。即使是留守儿童,其父母也要求他们说汉语,学好普通话,并且嘱咐长辈不要跟孩子说苗语,因为他们认为“苗语跟不上形势,教娃娃讲苗语,长大后吃不开,与外面交流不方便。” 跟随父母在外流动的孩子没有机会学习民族语言,而在家乡的留守儿童则不被鼓励学习民族语言,这就使得民族语言失去了传承的场域与主体。

  同时,民族地区蕴含着少数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的口头传统、仪式实践等文化,也都存在着传承断层的问题。

  著名人类学者纳日碧力戈认为,文化的存在形式是复制,文化被不断地复制,在复制中存在,在复制中保持意义,所谓“原汁原味”的文化,从严格意义上说,是不存在的;文化经历一代又一代人的派生,要找到它客观实在的源头,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说的文化或文明的源头,是某些现实事物或话语形式的推理,在很大程度上靠说服和信奉来得到认可。因此,口头传统是民族集体记忆及身份认同的重要媒介。有研究者对哈尼族进行调查发现,哈尼族在火塘边唱的哈巴被现代流行歌曲代替,一些古老的民族神话传说、史诗歌谣等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作为村寨核心文化人物和传统文化代表的“莫批”,年龄大多在50岁以上,现在的年轻一代对古老的仪式不感兴趣,不少无形的口述遗产濒临灭绝。

  传统仪式实践及生活实践的传承主体也相应减少。例如,坡芽村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走出了壮族文化所包围的传统社会,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更为广阔的文化氛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经不再会进行唱壮族民歌、穿本民族服装、做鞋垫送情人、织布等传统生活实践了。而朝鲜族聚居地区的人口外流,使一些传统的体育实践开始衰落。例如,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荡秋千和跳板,过去很受群众喜爱,凡是朝鲜族聚居的地方,都有秋千架子。近年来,荡秋千和跳板运动逐步消失。尽管国家每4年举办一次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把荡秋千纳入竞技项目,但是,愿意练荡秋千的人还是越来越少。

  传统的劳作实践也面临着传承困境。如在稻作文化发达的哈尼族地区,人口的大量流出使作为农业文化遗产的哈尼梯田面临亟待保护的紧迫性。有学者在调查中发现,本是梯田耕作主力军的哈尼族青壮年人口的大量入城,意味着精壮劳动力的流失和梯田的荒弃。年轻一代的哈尼族对很多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稻作技能都很陌生,农业遗产濒临灭绝。

  民族地区人们价值观变迁的影响

  民族地区的打工人员相对来说思想比较保守、观念比较落后。打工者进城打工后,受城市文化的影响,逐渐习惯和接受了现代生活,其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也都有了较大的改变。其中,思想观念包括婚恋观、教育观、生育观、消费观、娱乐观、时间观、市场观念、养老观等。

  除了交通、通讯越来越快捷便利等原因外,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现象在民族地区文化变化过程中起着更加直接、更加重要的作用。由于外出打工的主要是青壮年,他们返回家乡后,身体力行地用现代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影响和改造流出地主要是民族地区的传统生活方式和观念,进而导致民族地区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的变迁。有研究者指出,外出务工的维吾尔族青年在天津、浙江工作几年后,思想观念必然发生很大变化,会推动南疆社会逐步接受现代化和对外交流,发展成一个多元文化社会。

  这样一来,由于缺乏必要的受众与市场,民族地区尤其是有着民族语言、民族文字的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也逐渐呈现出滞缓状态。有研究者通过对朝鲜族的调查发现:朝鲜族人口流动频繁,而且流入异地后多与其他民族杂居,难以接触本民族的文化设施以及各种新闻媒体,因而朝鲜族的文化部门如报纸、刊物、出版、广播、电视、文艺团体等由于缺少营运空间,难以维持,民族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受到一定影响。

  美国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曾这样形容文化变迁:文化是一条交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河流,某一特性对其他特性有作用,它们反过来又对这一特性有反作用。某些要素已陈旧过时并被淘汰,新的要素又补充进去,新的排列、组合和综合持续不断得以形成。的确,人口流动背景下民族地区文化的变迁过程中,文化中的各类因子不断被创造也在不断流失。文化正在不断被社会大环境形塑着,一些传统习俗开始消失。

  我们也看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城市中接触并学习了城市文化,回到民族地区后,便成为城市文化的传播者。虽然在整个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民族地区的文化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是,少数民族人口频繁流动所引起的文化变迁,并不会使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及其内涵完全丧失,而是会呈现出一幅传统文化因子与现代文化因子互相整合、互相渗透所重构的民族地区新的文化形态。并且,传统文化因子以新的形式出现,或者新的文化形式以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呈现,新旧文化因子的互相渗透、并存,传统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使民族地区的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前景。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编号:07CMZ012)、安徽大学杰出青年培育项目(编号:SKJQ1002)部分成果。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14年5月9日第06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潘木岚]广西龙州“天琴”源流初探
下一条: ·[孙九霞]旅游对目的地社区族群认同的影响
   相关链接
·[冯王玺]中国少数民族戏剧学术二十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实践路径·[徐文柏琪]青白瓷当代的传承与发展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檀力]关于安徽“长丰剪纸”非遗文化项目入驻朱巷镇文创园可行性计划
·[石国伟 樊颜军]新媒体视角下临县伞头秧歌的活态传播与文化传承研究·[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卢朝阳]民俗学研究的“地方化”探讨·[丁海昕]茶与女性:唐朝茶文化中的隐喻与文化传承
·[白玉帅]桃林坪花脸社火的文化传承、艺术特征与功能主义研究·[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邱婧]20世纪50年代西南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作品的改编与重构·[邵文苑]《奢香夫人》演变的启示
·[关伟铭]同源异脉:澳门鱼行醉龙节的民俗特征·[陈传志 米高峰]“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动漫化发展策略探析
·[柴书毓]现代公厕景观叙事中的楹联文化传承研究·[巴莫曲布嫫]走向新时代的中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文化基因”学术研讨会
·[杨李贝贝]副文本中的文艺边疆·[徐琦琦]乡土旅游与文化传承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