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曲木铁西]“民间文献丛刊·彝族家谱”总序
  作者:曲木铁西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21 | 点击数:12635
 

  二、整理、编修彝族家谱意义重大

  整理、编修彝族家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编修、整理家谱、制定修订族规民约,达到教育后代,构建和谐彝区社会,对彝族地区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家谱不仅是排列家支男性成员名字的谱牒,也载入了许多与家支渊源有关的历史文化素材,这些材料实际上是对彝族社会发展史的一些真实的记录,为我们研究彝族历史文化提供了十分完整而可靠的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第一,从彝族家谱中可看出彝族进入父系社会之前可能曾经经历过母系社会。

  我们一般认为彝族族谱主要记录的是同宗共祖父子连名的男性血亲集团。但在彝族续谱传承中认为,俄特之前传续的六十多代多数都是女性的名字。在大小凉山彝族史诗《勒俄》中有这样的记载:“武乍史纳一代生子不见父,史纳兹哈二代生子不见父,兹哈狄勒三代生子不见父,狄勒苏尼四代生子不见父,苏尼阿苏五代生子不见父,阿苏阿俄六代生子不见父,阿俄石尔七代生子不见父,石尔俄特八代生子不见父,俄特不知人类有父亲,俄特要去买个人当父亲,俄特要去找个人当父亲……”俄特最终历尽千辛万苦,“娶妻配成偶,生子可见父”。俄特婚后生三子,俄特是一代,俄特俄勒是二代,俄勒曲布是三代,从曲布开始确立了父子连名的谱系制。实际上在俄特之前的彝族社会有可能全是母系社会,但为什么《勒俄》里只有八代生子不见父的记载,这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第二,从彝族家谱中可看出彝族先民长期居住在滇池周围和金沙江两岸。

  彝族族谱系统地记载了彝族先民最早生活在滇池周围,后来逐步向四面迁徙,向北迁徙的一些部落一直到了乌蒙山的腹地,古侯和曲涅两大部落又从滇东北渡过金沙江向北迁徙,从云南昭通进入大小凉山,到凉山后古侯向东迁徙,而曲涅则往西迁徙。古侯部落一直从凉山东部地区甘洛、越西,直到石棉、荥经、天全等地和宜宾、泸州以东的广大地区,部分又从东折回沿金沙江两岸往西迁徙至雷波、金阳、布拖、宁南、会东、会理、米易、盐边、盐源、宁蒗等地;曲涅部落向西迁至昭觉、喜德、冕宁、西昌、盐源、丽江等地。从武乍到古侯和曲涅两大部落的家支谱系至今大约180代,如古侯部落的阿侯支系是古侯部落中分下来的100多个支系之一,从武乍到阿冷—则俄—加哈—鲁木—索格—鲁惹共有175代;而曲涅部落的俄其曲比支系,从武乍到曲主—索图—古伙—依尔—格夫—达提共有186代。从始祖武乍到现今180代彝族先民的生活区域以滇池为中心向四周逐步扩散。至于以上提到的这两个家支为何相差10代,可能有的家支还有超过10代以上的,为何造成这样的差别,这也是值得研究的另一问题。

  第三,从彝族家谱中可以厘清彝族宗教的发展史。

  关于彝文和毕摩的产生发展在《毕茨》(毕摩谱系)中有详细的记载。到了武乍的第21代孙居日吕尼时,吕尼创立了毕摩制度而成为毕摩始祖。从毕摩家支的家谱来看,毕摩产生发展至今大约有160多代。《毕茨》及其他家谱还记载了从居日吕尼到其37代孙阿德火哲期间对毕摩的传承制度进行了改革,再到居日吕尼126代孙阿苏拉则时,阿苏拉则对之前传承下来的仪式仪规、经籍经书进行了补充、修订、删减等一系列的变革,为彝族毕摩文化的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本人也成为彝族一代圣贤毕摩始祖,传至阿苏拉则15代孙阿提毕提时,传给了毕提与其女属民格其嫫的婚外生子吉克,吉克因不属于同等级内婚生子,只能属于曲火阶层(白彝)。吉克有七子,七子全部世袭毕摩。此后毕摩阶层开始由白彝阶层担当。

  彝族宗教神职人员除毕摩外,还有苏尼,苏尼与毕摩相比,其历史则非常短暂。苏尼不一定识彝文,不掌握经书,其传承制度也不是世袭。彝族历史上苏尼的始祖是拉茨俄足,其后代现住小凉山的宁蒗县汉家村,至今只有16代左右。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苍铭]“民间文献丛刊”前言
下一条: ·[巴莫尔哈]《俄糯三子──杰史九子·阿涅八子·木库五子世家谱》序言
   相关链接
·[凌崎 葛婷]文献·形态·结构:鄂西北孝歌唱本研究举隅·[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陈立仁 朱炳国 葛金华]祠堂与家谱的伦理永驻和伦理永恒·[杨玉蝶]民间文献研究的新视域
·[邵凤丽]从“有妇无女”到“女可承祧”:家谱中族女书写的历史变迁·[黄龙光]祖先的鼓舞:彝族花鼓舞的身体叙事与历史记忆
·[葛婷]观念与方法:郧西县孝歌手抄本调查研究·[丁木乃]彝族坨坨肉食俗及其社会文化意义
·[张译匀]龙木耳村彝族石头传说调查手记·[巴莫曲布嫫]十年行走,不忘初心──《中国彝族传统服饰图典》小引
·[朱熹晨]功能主义视阈下的彝族阿细祭火节·[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王菊]由史俗到经述: 彝族毕摩经籍中的“狸猫换太子”故事·[王蔚]浅议彝族“灰姑娘型”故事母题特征
·[唐钱华]主位、错位与归位:乡村文化振兴中政府移风易俗角色的新思考·[贾国立]红河彝族尼苏人叫魂仪式
·[陈晓颖]“礼簿”上的秩序与变迁·[刘亚虎]彝族史诗在南方民族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
·[王光荣 王春燕]芒佐支系彝族酒礼歌的功能与传承·[巫达]变异中的延续:凉山彝族丧葬文化的变迁及其动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