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春节专题

首页民俗学专题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春节专题

[黄金生]民国春节为什么不放假?
  作者:黄金生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2-03 | 点击数:5340
 

  喊“春节快乐”会被当成反动派

  1928年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国实现了名义上的大统一。统一之后的国民政府显然没能吸取北洋政府的教训,不仅重申春节不准放假,而且决定结束两种历法并行,欲彻底废除旧历,以显示其“革命”的决心。国民政府认为新旧历并存会“贻笑列邦”,“抵牾国体”,“与吾人革命之旨,亦属极端背驰”。

  1928年5月,国民政府内政部提出《实行废除旧历普用国历案》,提案的措施甚是严厉,严禁私售旧历、新旧历对照表。在放假方面,则严令各机关、各学校、各团体,"除国历规定者外,对于旧历节令,一律不准循俗放假"。传统历法就此成了禁止使用的"废历"。1929年春节若有人在街上喊"春节快乐"、"恭喜发财",会被当成反动派。  为配合新历法,1931年,教育部颁布了《修正学校学年学期及休假日规程》,其中寒假统一为1月18日到1月31日。这样的假期规定,完全以新历法为标准,从而很难保证春节时正好放寒假。这种"坑爹"的放假方式,不仅学生们会叫苦不迭,就连老师们也怨声载道。

  1934年的春节是2月14日,一本名为《学校生活》的期刊登载了一篇学生们写的小诗:"今天是废历的‘The New Years day’,在家耍子多Happy!但是‘上司’仍旧叫我们在学校Study,想起来,真是多么的Sorry。"2月13日,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季羡林在日记里记道:"明天是旧历年初一,今天晚上就是除夕。我觉得我还有一脑袋封建观念。对于过年,我始终拥护,尤其是旧历年,因为这使我回忆到童年时美丽有诗意的过年的生活。"

  当时有报纸评论说:"阳历势力范围统一了各机关的案头日历。然而阴历尽管人们没有大字通书,却被牢牢地记着。这阴阳两家各自划定势力范围,分疆而治,这才是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1930年1月2日国民党的《上海党声元旦特刊》发表《推行国历废除旧历的工作》,也承认实行阳历推行艰难,"习俗相沿,积重难返"。

  鉴于此,1934年初,南京国民政府停止了强制废除阴历,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民间又可名正言顺地过农历春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人们发现,曾经号称要废除的传统春节,却能起到增强家庭、社会和国家凝聚力的作用。此后,阴历春节比阳历春节,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过得更加热闹。

(本文原载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2月上)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27日 08:57: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
下一条: ·[王启明]宿松年俗歌谣述评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