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学者评介

首页民俗学文库学者评介

[陈辽]刘锡诚:三十五年四“转身”
  作者:陈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23 | 点击数:4812
 

  在2006年完成了《20世纪中国民间文学学术史》这一大工程以后,刘锡诚说:“一个在地里劳动的农民,只有当他到了地尽头时,才能直起一直弓着的腰身,松一口气!”不过,他“松一口气”后,并没有躺倒不再干活,而是“松一口气”后来了个第四次“宁静的转身”———致力于散文的写作。

  刘锡诚写散文并非2006年后才开始。他出版过两本散文随笔集。1996年出版第一本散文集《走出四合院》(谢永旺、何镇邦主编的《当代名家随笔丛书》之一)之后,2004年出版的《在文坛边缘上———编辑手记》这部文艺回忆录,集中起来是一部别开生面的1977年7月至1981年12月间的新时期最初阶段的文学史,分开来却是一篇篇出色的叙事散文、记人散文。不过,从2006年以后,刘锡诚却以最多的时间、给予了散文写作。到2011年7月,他在报刊上已发表了“几百篇大小文章”。从中精选,他在2012年1月,出版了“大家书系”(阎纯德主编)之一的散文集《黄昏的眷恋》。2006年,刘锡诚已是七十一岁,但他并没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伤感,而是眷恋逝去的岁月,甘做一个“边缘人”,回首往事,反思历史,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由是,刘锡诚的这一次“宁静的转身”,又创作出了一些可能传世的作品。从这批散文中可以看出,第一,刘锡诚无意间为自己写作了一部简史。通过对一些文章的剪辑、拼贴、联缀我们得知:刘锡诚出生于山东昌乐县的一个中农家庭。父亲虽是农民,却读过几年私垫,还在县城里读过新学的三年小学,柳(宗元)体的毛笔字写得苍劲有力。但他一生与黄土打交道,干农作活的一把好手。他手把手地教会了刘锡诚耕耙、锄地、收割等全套农活。刘锡诚十八岁(1953)上大学读书前,除了在小学、中学读书,始终是父亲农事方面的得力助手。1940年,日本鬼子大扫荡,他目睹鬼子“用刺刀穿透盖在(他)顶上的秫秸”,“回想起来,仍然心惊肉跳,连细节都还记得清清楚楚。”(《远去的村庄》)“童年时,母亲和姐姐常到野外的草地上挖苦菜吃。”(《家乡的苦菜》)由于缺少营养,他童年的时候,患了夜盲症。这一疾病,到了北京大学拿到了助学金吃上了学校的伙食,才逐渐痊愈。刘锡诚读的小学,因躲避鬼子的扫荡,流亡到了偏僻的山沟里,并没有真正地读好小学的书。为刘锡诚打下日后知识基础的是昌乐中学和昌潍中学。“只是日子过得十分清苦。每星期六回家,在家住一夜,星期日回校,从家里带来够一周吃的高梁面掺和着地瓜面的煎饼和一罐自家腌制的咸菜。”(《我的草山》)高中毕业,他报考了北京大学,“我的想法很简单,要上嘛,就上最知名的北京大学,若是考不上,就回家种地当农民。”结果却考上了,录取在北大了。“被兴奋的情绪控制中的父母,早已为我准备好了远行的行囊,没有衣箱,全部行囊就是一个农村里常见的布包裹,里面包着棉被、棉褥和几件冬夏衣裳、鞋袜零碎而已。”(《岁月风铃》在北大燕园里,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发组织了一个名为“十月文学社”的小社团,“并用蜡版刻印的方式编印了两期名为《十月》的文学刊物。”(同上)北大毕业,经曹靖华介绍,刘锡诚在中国文联所属的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工作。1960年,刘锡诚“因为对家乡‘三面红旗’有看法,反右倾运动中在党内作了检查下来(到内蒙古)锻炼”(《大浪淘沙》)。他被分配到一个小村子,担任一个生产小队的队长,“由于多年的折腾,村里已经选不出一个可以胜任的队长了,所以要我这个外地青年来担当这个吃力不讨好的角色。”(《长相忆》)1961年,刘锡诚由内蒙古迁回北京。1965年任《民间文学》编辑部负责人。“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不大不小的冲击。“1969年9月30日,下放去五七干校劳动;‘文革’后期,被分配到新华通讯社工作;1977年,我又从新华社回到了文艺界,先后在《人民文学》和《文艺报》做编辑。”(《岁月风铃》)若不是《黄昏的眷恋》中的那些散文,即使从1979年起即与刘锡诚结交的我,也不知道刘锡诚的简史。喏!刘锡诚就是这样从农村、从北大、从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从“文化大革命”一路走来,而后从1977年起开始了他的四次转身的。第二,《黄昏的眷恋》中的散文抒发了刘锡诚的人生感悟。人到老年,各有各的活法。有益寿延年的养生型活法;有莳花养草、钓鱼远足型的活法;有下海经商型的活法;有因家族困难而为子孙拼搏型的活法;有“不待扬鞭自奋蹄”型的活法;有老有所悟型的活法……刘锡诚则从“不待扬鞭自奋蹄”型渐渐转变为“老有所悟”型。他的散文写出了他的多种感悟。作为“边缘人”,他觉悟到“:粗茶淡饭,布衣裘褐,倒可以冷眼洞察社会,静观人生百态,写出多少能够传世的作品来。”(《边缘人》)作为淡泊名利仕途的人,他又有感悟:“淡泊名利仕途的人,并不一定对国家兴亡发达的大事漠然处之”;“且看那些傲然矗立于山腰上的二十余尊历代大文豪的雕像”也许这就是对严子陵躬耕和垂钓于山林之中的“一个最好的注脚”。(《雨中访严子陵钓台》)刘锡诚还从云杉的形象中体悟到:云杉的“挺拔傲岸、不惧风沙、不畏干旱、迎风战雪、闯关夺隘的历史风骨”,给人类带来了“希望和鼓舞”,人们应以云杉为师。(《云杉的性格》)刘锡诚的老年多处体现了云杉的性格。这些感悟来自刘锡诚的切身体验,读来特别感到亲切,易于接受。第三,刘锡诚的《黄昏的眷恋》集在散文艺术中自成一家。它既不是杨朔散文的“物—人—理”或“景—人或事—情”的模式(梁衡对杨朔散文的概括);也不是周作人的冲淡、苦涩散文;也不是朱自清的儒雅散文;……而是将叙事、抒情、写景、议论、哲理,交叉、错综,质朴中见锋芒;纪实中涌热情;写景时显温柔;表现自我时现“大我”;这样一种说真话、抒真情、写真实、求真理的崇“真”散文,因而自成一家,卓然独立于散文百家之列。《黄昏的眷恋》集中的散文,篇篇可读、耐读,经得起咀嚼回味。刘锡诚成功地完成了他的第四次“宁静的转身”。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刘锡诚在三十五年中实现了四次转身,在文艺界的同人中可说是罕见的。而今生活稳定,医术高明,七十小弟弟,八十多来些,九十不稀奇,百岁才是古来稀。刘锡诚今年七十七岁,来日方长,也许他今后还有第五次转身呢!

  (作者系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扬子江评论》2012年第6期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徐文堪]敬悼耿世民先生
下一条: ·[肖彤]正白旗下的掌故
   相关链接
·[陶立璠]忆民间文艺学家马学良先生·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民间文学”回归中国语言文学二级专业目录·[朝戈金]口头文学之“口头性”论析
·[朱家钰]从角色到人物:故事学的层级术语体系·[赵莎]重回本土:对民间文学现代性论争的反思
·[张宝元]汪玢玲三台东北大学的思想经历与其民间文学教材编纂的学术史意义·[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孙宇飞]1952-1964年上海文艺出版社的民间文学出版史·[孙华月]网络语境下民间文学的一种新机遇
·[施爱东]学科建设的自由路径及其限度·[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秦选涵]论中国民间文学学科的审美理想与实践逻辑·[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
·[吕殿增]杨七郎墓传说的精神遗产及其保护·[陆薇薇]日本民俗学传说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刘文江]《中国民间文学大系·传说·甘肃卷》相关文献的编纂与传说学四个基本理论命题的实证·[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胡南]回到人的立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