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王霄冰]影视中的乡土想象与国族认同
——以德国的“家乡电影”为例
  作者:王霄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3-03-05 | 点击数:15598
 

  二、德国“家乡电影”的历史发展

  与上述的爱国爱乡思潮相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掀起了一场波及全社会的“家乡(文化)保护运动”(Heimatschutzbewegung),同时在文学艺术界也出现了名为“家乡艺术”(Heimatkunst)和“家乡小说”的叙事文体。“家乡保护运动”主要致力于对乡村自然景观和文化传统的保护,最早的发起人为恩斯特﹒鲁道尔夫(Ernst Rudorff,1840-1916)和保尔﹒舒尔茨-瑙姆堡(Paul Schultze-Naumburg,1869-1949)等。前者为作曲家和音乐教师,终生从事有关家乡文化保护的社会活动,他在1897年发表的倡导其理想的一本小册子中首次使用了“家乡保护”(Heimatschutz)这个名词,并把它用作书名。后者原为画家和建筑家,1930年后加入国家社会主义党,被纳粹政府御用。就是在这些人的推动之下,“德国家乡(文化)保护联盟”(Deutscher Bund Heimatschtz)于1904年正式成立,意在统一19世纪中期以来在德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的无数地方性自然、历史和文化保护协会。

  1890年,文艺理论家尤留斯﹒朗本(Julius Langbehn, 1851-1907)发表了《作为教育家的伦布朗》(Rembrandt als Erzieher)一书,提倡通过艺术来唤醒民族、促其复生。在他的这一主张和哲学家尼采等人的文化保守主义影响下,德国文学艺术界掀起了一场“家乡艺术运动”,以反对文学的国际化,抵制当时盛行欧洲各国的偏于理性和冷漠的自然主义文学风格,主张文学应回归故土,创作出带有乡土气息和理想主义色彩的作品。1900年,文学家安道夫﹒巴特尔斯(Adolf Bartels, 1862-1945)和弗里德里希﹒里恩哈德(Friedrich Lienhard, 1865-1929)等人创办了文学杂志《家乡》(Heimat)。该杂志在同年被改名为《德意志家乡》(Deutsche Heimat),成为这一文学流派的主要阵营。[18]

  当时与工业化社会和自然主义文学相抗衡的,还有一种被称为“家乡小说”(Heimatroman)的通俗文学形式,又称“乡村小说”(Dorfroman)、“农民小说”(Bauernroman)或“山地小说”(Bergroman)。他们所服务的是新兴市民阶层这一读者群,满足他们对于清新、朴素、自然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与怀恋之情。这一文体的先驱或曰榜样有叶雷米斯﹒戈特赫尔夫(Jeremias Gotthelf, 1797-1854)、卡尔﹒伊莫曼(Karl Immermann, 1796-1840)、特奥多﹒施多姆(Theodor Storm, (1817-1888)、特奥多﹒封塔纳(Theodor Fontane, 1819-1898)、克劳斯﹒格罗特(Klaus Groth, 1819-1899),贝尔托德 奥尔巴赫(Berthold Auerbach, 1812-1882)和哥特弗利得﹒柯勒(Gottfried Keller, 1819-1890)等。专以写作“家乡小说”成名的多产作家则有路德维希﹒冈霍夫(Ludwig Ganghofer, 1855-1920)、彼得﹒罗塞格尔(Peter Rosegger, 1843-1918)、海尔曼﹒勒恩斯(Hermann Loens, 1866-1914)等。他们的作品一般都以自己的家乡为背景,有的还在书写中夹杂了当地方言。小说的故事情节偏于模式化,人物性格单一且黑白分明,但对于乡村的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描写与赞颂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乡村在他们的笔下成了永世不变的伊甸园,不论外面的世界正经历着怎样的暴风骤雨,德国的农民们依然我行我素地过着四季轮回的传统日子。在这个静止不动的美好空间里,即便有时会因外来因素的出现而荡起片片涟漪,但结局却总是乡土战胜外界、传统战胜现代,并以回归到宁静、古老的秩序而告终。[19]

  兴起于20世纪30至40年代的德国“家乡电影”,可以说正是“家乡小说”在银幕上的直接翻版,很多剧本本身就是通过改编冈霍夫等人的小说完成的。1917年UFA电影公司的成立标志着德国电影工业的开始。随着1930年左右有声电影的诞生,“家乡电影”的前驱“山地电影”随之问世,最早的一部名为《白山风暴》(Stuerme ueber dem Mont Blanc),导演阿诺德﹒弗兰克(Arnold Franck, 1889-1974)被称为“山地电影之父”。他的学生路易斯﹒特恩克尔(Luis Trenker, 1892-1990)后来成了德国最有成就的“山地电影”导演,其代表作为1937年拍摄的《山在呼唤》(Der Berg ruft)。这些影片主要表现大自然的奇丽雄伟,以及人和自然的搏斗,从性质上尚属于冒险电影之列,但其中对于自然的崇拜以及人与自然的冲突主题被后来的“家乡电影”所采纳,并得到了进一步的演绎。不过在“家乡电影”中,大自然不再充满了野性并危机四伏,而是变成了养育人类的摇篮——“家乡”。如《鹫鹰瓦莉》(Die Geierwally)就是一部摄于1940年的著名的“家乡电影”,根据的是出版于1875年的同名小说。影片描写一位名叫瓦莉的乡村姑娘,因为抗婚而被父亲逐出家门。她带着一只豢养的鹫鹰独自住进了山上的小木屋。经过一系列戏剧性的经历之后,父亲去世,瓦莉继承了他的家业,并最终如愿地嫁给了自己所爱的猎人。可见的和“家乡小说”一样,“家乡电影”最后都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坏人往往可以转变成为好人,原本不和谐的因素也能得到克服。[20](P. 33-67)

  纳粹统治时期(1933-1945),德国的电影业十分发达,且在技术上占有世界领先的地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纳粹政府十分重视利用电影进行意识形态的灌输,为此他们甚至在1937年把UFA电影公司国有化。据统计,在这十来年中共有1200部电影出品,其中200部纯属宣传性质。[21](P. 33)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后,纳粹的宣传机构改变了方针,希望制造一些艺术性较强、质量上佳的娱乐影片,用以麻醉民众,让他们能暂时忘掉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为此,“家乡电影”显然是最好的选择。例如同样是1940年出品的《蒂罗尔的玫瑰》(Rosen in Tirol),就是一部描写青年男女爱情关系的轻喜剧。故事的背景被设置在了阿尔卑斯北麓的蒂罗尔山区(现属奥地利),影片中优美秀丽的山地风景、身着传统服装的健康开朗的青年人和轻松愉快的风格不仅能给予观众赏心悦目之感,而且也能激发人们的爱乡爱国之情。[22](P. 53-58)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家乡电影”这一体裁在在德国电影界得到了保留,不过在表现技术上已大大地落后于美国,完全沦为了满足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的通俗影片。在摄于1950年的《黑森林姑娘》(Schwarzwaldmaedel)中,导演故意尽情地展现未受战争摧残的大自然美好风光,也许正是为了让天天生活在战后的瓦砾残骸之中的德国民众忘掉眼前的苦难,让他们满带创伤的心灵能在电影院中得到片刻的抚慰。(P. 69-95)此后,又有《黑森林旋律》(Schwarzwaldmelodie)和《黑森林樱桃》(Schwarzwaelder Kirsch)在1956和1958年相继问世,同样属于言情类的家乡片。[23]“黑森林”从此也成了最受德国影视界偏爱的文化景观之一。大约在30年后,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德国电视二台(ZDF)重拾旧题,拍摄并放映了70集电视连续剧《黑森林诊所》(Die Schwarzwaldklinik),再次在全国引起轰动,成为有史以来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

  到了60和70年代,怀疑精神又重新回到德国,50年代“家乡电影”中的那种单纯明快的风格逐渐消失,开始被社会批判的主旋律所取代。如在1969年出品的《下巴伐利亚的狩猎场景》(Jagdszenen aus Niederbayern)这部影片中,就出现了同性恋、女酒鬼、痴呆症患者等“异类”形象,展示了围绕他们所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和乡村生活谣言成风的弊病。作为“家乡”的农村在这里不再是纯粹的、美好的伊甸园,而是和城市一样,到处充满了矛盾和冲突。这一风格在80年代的“家乡电影”中得到了延续,不过50年代影片中的那种“甜蜜感”又有所回归,有的影片充满乡愁,有的则带有幽默情调,总之题材更加丰富,表现手法也更加多姿多彩了。[24](P. 97-148)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邓启耀]视觉人类学的三个维度
下一条: ·[安定明 张伟明]《观看人类学──通过电影的文化人类学》导读
   相关链接
·[邹培培]非遗语境下生产民俗对地方认同的建构路径与内在机制·[赵永恒 郭静暄 马驰]传统体育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杨雨点]语言、行为、物象:湖南新晃“孝梅节”节庆的多元民俗叙事与文化认同·[谢红萍]身体技艺、文化认同与区域发展
·[唐璐璐]对“非遗”与“社区”的再认识——基于“德国现代舞实践”列入非遗名录的思考·[孙正国 夏楠]大禹叙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研究
·[路童越]中华文化认同视域下的新疆各民族共同饮食理念研究·[李娟]山西北朝多民族服饰文化融合实践
·[雷伟平 宋军朋]三官信仰在马来西亚的谱系与文化认同·[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
·[陈亚琼]声音的书写:“理想集体”的话语表达·[宣炳善]浙江舞龙类非遗项目的社区空间与文化认同
·[刘先福]作为认同表达的民俗艺术·[郭永平 贾璐璐]全球在地化与地方全球化:互联网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杜韵红]乡村博物馆文化遗产保护真实性研究·[菅丰]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
·[周波]从“身份认同”到“文化认同”: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制度设计的新面向·[包汉毅 桂书杰]德国民俗学史上的“礼俗互动”
·[尹锋超]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咸阳市民间文学的保护与传承·[王世友 雷军蓉]消费者对民俗体育赛事空间的感知与认同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