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黄培林]云南盐史概说
  作者:黄培林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11-14 | 点击数:9188
 
 
二、历史影响
 
云南盐业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与全省的政治活动及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互为影响。
(一)政治方面的影响
东汉时“郑纯为永昌(今保山)太守,与衰劳夷人约,‘邑豪岁输布贯头衣二领,盐一斛,以为常赋’夷俗安之”。当时永昌为重要城镇,人口稠密,在东汉105个郡国中列居第二,(9)需布需盐自然很多,要求所属产地贡赋布、盐自然必要。当时永昌所属比苏县(今云龙县)有盐产地五处,想必“邑豪岁贡盐一斛”还不算重。所以“夷俗安之”。蜀汉诸葛亮平南后,西南夷地区“纲纪粗定,夷汉粗安”。唐天宝九年(750年)“以兵定南诏,取安宁城及井”,天宝十三载(754年)‘李宓败没,安宁遂没于南诏”,(10)说明当时兵家对“取安宁城及井”已很注意,想必对军需民食影响很大。
清康熙中叶,云南盐政曾改官销,当时盐价昂贵,穷苦百姓无力购买,常年淡食,官府为“疏稍积压”和“恐受堕销咎戾”推行“计口授食”,按户摊派盐斤,强迫人民购买,这就是所谓“烟户盐”。烟户盐推行以后,常常是“前盐尚在后盐又到”,百姓为缴纳盐价,不得已“以后领之盐贱卖以完前盐之课”,日积月累人民负担更重,被迫“鬻妻子以偿”,“循刀环而死者岁岁有之”,虽曾下令禁止,但勒派依然如故,雍正以后激起人民反抗,遂于嘉庆五年(1800年)改民运民销。(11)清咸丰八年(1858年)农民起义领袖杜文秀,派部将杨振鹏引兵驱逐乔后上井土豪,兴建灶城和盐城,发展盐产,售盐征税,用作军饷,灶城、盐城为云南最早按规划进行建设的井场。同治九年(1870年),清军将领杨玉科攻克乔后,占据全井。(12)
盐税是历代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除南诏、大理国时期未设盐官未经榷税外,元在产地设榷盐官且“秩正七品”。明代,由于内地人口大批移入,汉族人口超过其它民族,矿业及其它手工业发展,盐的社会需要大增。正德二年(1507年),“又令云南盐井官吏,各井盐课务要逐年完纳,一年不完者革去官带住俸,三年俱不完者本衙门递降一级,吏革役为民,受财作弊者以枉法从重论”。当时每岁课银3.4—4万两,已是田赋之后的一大税种。清末,地方糜烂,私盐充斥,据《民国盐政史·云南分史稿》载,“赊贷日久,积欠益多,商力既困,缴课维艰”,盐税收入从嘉庆年间的正课银50—60万两,下降到20多万两。盐税在民国初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中位居第二,仅次于田赋,1912年盐税占全省财政总入的28.24%,1913年占20.27%。
1913年袁世凯为推行独裁统治,4月在北京与英、法、德、俄、 日五国银行团签订善后借款合同,以盐税和海关税作抵,云南盐税也在内。自此,云南盐税为外人控制,且有关盐政盐务也要洋人“襄助”和“协理”,实际上是半封建半殖民地性质在云南盐政上的体现。
袁世凯窃临时大总统职位后,1915年废弃共和,实行帝制,遭全国人民反对。护国护法拥护共和云南首义,开始组织护国军讨袁。因此,“饷糈锐增,非有巨款不能维持”,经滇督军与稽核分所反复会商:“自五年(1916年)起,将滇盐税全数除运署,分所及所属分支机关经费外,悉数拨归滇用”,每月12.5—18.5万元。于是由蔡锷率领的护国军第一军才得以起兵讨袁,进军四川。(13)因此护国运动,实曾借助于云南盐款。
(二)经济方面的影响
1.盐业对本省交通事业的促进和对公路建设的支持。云南农村一向以自给自足的封闭式的经济为主,赶集天多用粮食、家畜、家禽及其它土特产品,交换盐巴,犁锄和布帛针线之类,所以最早村寨之间的沟通和街子的形成往往与买盐有关,食盐是集市贸易中不可缺少的商品,至今走村串户的小贩行商,多在货郎担里备办盐巴,一为方便村民,二为招徕生意。
由于云南山地面积占84%,高原占10%,坝子(盆地、河谷)仅占6%(14),且“山路崎岖无运道之可言”又“向无舟楫之便”,只有马帮适宜云南山路;而云南产马,在宋代,大理马闻名远近各省,马帮运输自然成为古时云南的主要运输方式。据《边陲古道》(15)说:“腾冲是通往海外的咽喉,当时由缅甸、印度来往的马帮常年不断,成百成千一帮,总数上万”。永昌(今保山市)更是这条“西南丝绸之路”上的重要站口和“都会”,《华阳国志·南中志》称永昌郡:“其地东西三千里,南北四千六百里”,“土地肥沃,宜五谷蚕桑,知染采文绣……”。商业城市的形成和马帮运输的兴起是分不开的,边地富饶有粮食、牲畜、金属矿产、药材、象牙、翡翠、珠宝和其它土特产品,所缺以食盐、铁器为最,赶马人长途跋涉,其所运去之商品当以食盐为大宗。同时,使盐的销售区域赖马帮运输而扩展,销路既广,自然又推动和刺激盐井生产,导致云南盐业终于摆脱“其盐出处甚多,而煎者甚少”,自煎自食和少量就地换物的“煮鬻自给”局面。从另一方面看,云南的马帮运输,历千年而不衰,实与各盐井产地所提供的稳定可靠而又大宗的驮运货源是分不开的。
民国时期,云南盐业就加入修筑公路地方认款,1934年因修路筹款困难,经全省公路建设委员会建议,在昆明设立黑井区食盐运销处,所得利益拨作修筑公路、桥梁、涵洞经费补助建设专款,此后,一些主要运盐干线不少直接由盐业投资建设,如:1937年3—4月修复磨黑盐跨元江所必经的把边江铁桥和乔后盐西运要津的西里铁桥;1942年新建元(永)平(一平浪)公路等,此外,还有一些运盐运煤的公路也由盐业参与出资。对云南这样一个历史上收不敷支的“受协”省份,盐业在促进本地交通事业方面是有一定贡献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邢莉]葫芦:母体的象征
下一条: ·[黄鹤]客家山歌的情恋母题与植物意象探析
   相关链接
·巴莫曲布嫫代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读懂非遗系统性保护的云南实践·[庄钧然]云南鹤庆瓦猫安放“地虎”仪式研究
·[董秀团]云南白族大本曲曲目创编与演述的“在地化”实践·[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昆明举行·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云南大学文学院顺利开班
·“第二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通知· 第三届东亚民俗文化与民间文学论坛成功举办
·[张多]基于文史传统的交叉学科实践·[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娶妻故事的类型研究·[刘建波]呈现民间文学百花争妍的图景——回望云南民族民间文学搜集整理工作
·中国民俗学会唁函:深切缅怀李子贤教授·讣告:沉痛悼念李子贤先生
·[李瑜]云南普洱镇沅民间搭桥习俗的仪式与功能·[郑宇 胡梦蝶]云南苗族山岳文化变迁与生计方式演变
·[姜国洪 杨敬龙]论张爱华散文中的民俗书写·[董秀团 段淑洁]云南少数民族孤儿故事中“换装”母题的象征性
·云南沙溪:文化保护带动乡村振兴·[冯秀英]云南少数民族民间两兄弟型故事研究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