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综述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综述

2012年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年会会议论文摘编
  作者: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9 | 点击数:9663
 


民族文学理论及当代作家文学专题


  中央民族大学梁庭望教授在《中华文化板块结构中西北民族文学的贡献》中认为,中华文化由四大板块构成,中华文化板块结构是为了研究中华文学的结构而提出来的,它要解决包括区域文学共性、少数民族文学共性、中原文化圈汉文学和周边呈“ㄈ”形三个文化圈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少数民族文学与周边国家民族文学的关系等四个层次的问题,并从比较完美的三维结构、充分发育的英雄史诗、宛如长河的作家长诗、消化融合的成功范例等几个角度着重介绍了西北文化区在中华文学中的贡献,突出展现了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华文学重要的动力源泉。

  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教授在《拓展民族文论研究》中指出,纵观30年来对民族文论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在时间空间和批评主体、载体流通上都大有拓展的必要,即研究范围和对象应扩大到包括“文革”10年和21世纪10年的当代民族文论,推动民族文论的发展的古今汉族学人,台、港、澳民族文论,55个少数族群的口头文论,进入对民族文论的文化背景、自身规律、批评方法、概念范畴、内部结构、民汉关系、民外关系等方面深入系统的探讨。

  湖南省作家协会龙长吟研究员在《构建民族文学学的基点:文学性与民族性的融合(之一)论文学公共性与民族性的共融》中提出,文学公共性与文学民族性的融合有包括与风俗习惯、审美情趣、民族情感、精神信仰、理想追求、民族心理性格共融的六种形态,它们的共融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关系多个方面的实际操作问题。

  湖南大学文学院罗宗宇教授在《论沈从文的昆明书写》中认为,沈从文的昆明书写在现实和回忆两个维度展开,与湘西书写形成参照,内容集中在自然景象、社会现象和民俗事象三方面,以文学的方式呈现了一个自然优美、社会丑陋和民俗独特的立体昆明形象,彰显出那无法释怀的昆明情结。

  新疆伊犁师范学院人文学院赛力克布力·达吾来提肯教授的《新疆哈萨克族翻译文学现状研究》认为,我国哈萨克族文学翻译事业发展较快,但有必要进行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结,在研究方面,准确和客观的反映中国哈萨克翻译文学的发展脉络、代表性翻译文学家的界定、翻译技巧的挖掘和展现、进行全面总结和对发展趋势的科学展望等都是关键问题。

  湖北民族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蒋芝芸教授在《中国现代少数民族文学名家的文学活动略论——以沈从文和老舍为中心》中指出,沈从文和老舍是少数民族文学名家文学活动的杰出代表,他们的文学活动具有明显的思想启蒙特征,他们以启蒙者的精神姿态从事文学创作与报刊编辑,他们的文学活动同中有异,异中有同,有着共同的中华民族心理归属。

  喀什师范学院古丽娜尔·吾甫力教授在《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繁荣发展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喀什噶尔当代文学创作的多民族性与发展思路》中提出,新疆当代少数民族的创作多元并存,相互包容差异、交融发展的特征明显,而新疆少数民族创作者则缺少厚重感和高远的立意,需跳出本民族的视域,为繁荣发展新疆少数民族创作事业,更需加强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和文学翻译队伍建设。

  长春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学院孙博教授在《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的困境与新生》中指出,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批评大致遭遇了包括传统文本内部分析与审美鉴赏所带来的封闭性与模式化等困境,需以文艺学的固有理论为根基,加强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现象与规律的引领和统摄作用,适度结合多学科的文化阐释,加强对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借鉴与吸收。

  广西民族大学人文学院黄秉生教授在《民族文艺学构想》中认为,民族文艺学在过去主要用主流文艺学的理论、观点去观照、评论、衡量少数民族文艺现象,未能看出民族文艺的真正价值,民族文艺产生于不同主流文艺的环境、土壤,并与主流文艺的历史运程不完全相同,可以从文化生态的视域去构建民族文艺学。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宝音达教授在《关于新疆多民族当代文学研究的几点思考》中指出,新疆少数民族当代文学具有多民族、多语种、多元文化的特性,在研究中需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开拓文学研究视野,面对全球化语境,扩大影响力,突破文学研究的界限,打通学科的界限、语言的界限、个人认识观念的界限。


少数民族作家文学及古代文学专题


  中央民族大学毕桪教授在《关于母语文学》中认为,母语文学是中国多民族、多语言文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有文字传统和母语文学传统的民族来说,母语文学是这些民族书面文学和作家文学的主体,体现这些民族文学发展的成就、水平和前途,发展当代少数民族母语文学,需依靠母语文学创作的作家队伍和评论队伍,以及具有文学修养的文学翻译队伍。

  大连民族学院李晓峰教授在题为《“不在场的在场”:中国少数民族母语文学的处境》中指出,在中国一些少数民族有着极其发达的母语写作,许多民族的母语文学早已产生跨国影响,各民族母语文学对中国文化、文学的发展,对世界文化、文学多样性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但在文学史书写、文学研究、文学传播共同构成的中国文学公共知识话语空间中,各民族母语文学处于“不在场的在场”的尴尬处境,在所谓的“中国文学”语境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西北民族大学文学院高人雄教授在《北朝文学的地狱民族特性述略》中认为,五胡十六国文学以民歌和军国文翰为主旋律,北魏的拓跋鲜卑文学促使北朝文学走向繁荣,北周北齐的鲜卑文人文学创作为隋唐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研究北朝文学同时应兼及西域文学,佛经翻译与乐舞东传中的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国文学的风格,影响了传统文学的风貌。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文学网 2012-06-25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多洛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2012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综述
下一条: ·[李福清]外国研究中国各族神话概况
   相关链接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第二十一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三季)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选编·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叶涛]庆祝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开幕词·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
·[周全明]民间小戏研究的流变与趋向·[杨李贝贝]守护边地文学:《边疆文艺》及其生成
·[毛巧晖]多元喧嚣与20世纪80年代民间文学的转向·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 年年会议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会通知(第2号)·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二十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3年年会征文启事·中国民俗学会第十届代表大会暨2022年年会开幕
·[穆昭阳]文字史料中的民族记忆与多民族文学观形成·中国民俗学会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十九届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二季)2022年年会征文启事·[毛巧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与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发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