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财神庙”上市遭质疑 搞文化产业应尊重宗教信仰
  作者:记者 李飞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26 | 点击数:8748
 

  文化为地产铺路

  难道曲江文旅真的会指望景区门票收入支撑起上市重担吗?似乎并非如此。

  曲江楼观道文化展示区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我们非常明确旅游景区的运营管理业务,目前是公司的利基也是核心业务,但从长远角度看,以旅游景区为基盘,以景区所表现的主题文化为线索,发展相关文化衍生业务,才是重中之重。”该负责人表示,文化衍生产业包括商业演出,图书出版等。

  不过,还有一项重要的“衍生品”,该负责人却并未透露,那就是“地产”.

  记者在财神文化景区附近发现,财神庙、楼观台、延生观、化女泉以及农博园五大景点几乎都处于相邻位置,形成“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景区周围土地均已荒废。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附近曾经都是农民的耕地,随着曲江文旅来这里开发景区,就都以土地流转的名义转让了。现在这些计划外的土地也属于曲江文旅,虽然还没有开发,但将来很可能变成房地产项目和休闲度假场所,就像财神景区对面新建的商业住宅区一样。

  记者就此事咨询曲江文旅相关人士,其公司人员介绍称,楼观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包括了历史文化旅游景区和观光农业示范区,规划面积33平方公里(约460亩)。然而据当地“被转让”居民统计,曲江文旅在楼观镇已经征用的土地大概已经达到了3000亩,是原规划的6倍。如果周围土地都得以顺利开发,曲江文旅将获利不菲。

  这种以发展文化产业为名开发地产的手法在曲江早已不是新闻。事实上,大名鼎鼎的曲江模式的核心就是地产项目。

  所谓曲江模式,往往是先通过圈地,然后进行文化艺术炒作、宣传文化传说;然后建设主题公园,引来游客和现金流;最终,引导周边土地快速升值。

  以大雁塔为例,虽然大雁塔属于国家5A级景区,无法直接进行运营,但通过宣传大雁塔与唐僧的关系,让大雁塔广场两侧两万多平方米的仿唐商业铺面很快售罄。2003年12月31日大雁塔北广场开放,第二天,曲江的所有土地在原有基础上每亩加50万元,而一年后,该地段周围的地价增长了3倍多。而隶属于大雁塔景区的财神文化景区,无疑正成为下一个“美好的传说”.

  对此,西安交通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执行副主任吕晓宁告诉法治周末记者,曲江新区从2002年开始,先后投资300多亿元建成了大唐芙蓉园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但10年间,新区房价也从每平方米3000元涨到了1万元。“曲江模式”制造了土地增值暴利,土地出让金成为曲江新区的重要收入来源。

  不过,以往地方政府、地产商和曲江团队各方共赢的格局已经开始出现隐忧。“在房地产新政里,以土地收益推动城市发展和完成产业布局的模式将面临极大挑战,因此各地开发商的信心正遭受动摇。”一位西安房地产开发商对记者分析道,“此前曲江模式的成功,是因为之前曲江开发的地产都紧邻西安市区,有炒作房地产的市场基础。而这次财神文化景区距离市区很远,除了游客少有买家光临,通过文化使地产增值的链条很难实现。如果景区周围房地产开发不能达到预期的收益,那么对景区巨大的前期投入将很难收回。”

  商业化刺痛文化之魂

  “在曲江,文物一直只是商业的陪衬和道具。”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长吴永琪曾如此公开表示。而这句话,正发生在财神文化景区身上。

  包括财神庙所在的曲江楼观台中国道教文化展示区在内,大雁塔、大唐芙蓉园、西安城墙、法门寺、大明宫遗址公园等西安甚至陕西的大部分文化遗产如今都在被曲江模式所“开发”,但最后,文化产业往往成了周边地产涨价的借口。

  对此,不少西安当地学者认为,曲江是一个先行者,践行了“皇城复兴”计划,没有它,西安的“皇城复兴”计划到现在可能还启动不了。

  但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区域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张宝通则认为,文物身上有历史信号,如果被过度商业化开发,这些历史信号会逐渐减弱,甚至消失。就算曲江模式不错,也没有必要在全陕西推广。文化遗产“被曲江化”可能会伤及历史的根、文化的魂。

  面对法门寺,财神庙等宗教机构屡次被传出上市消息,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园持法师如此评价:文化作为人类智慧的传承,由外在和内在两个范畴组成,如佛、儒、道阐述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属于内在精神范畴。为了经济利益大搞“文化产业”,在不能对内在精神加以尊重的情况下,历史文化遗存的真正价值尚不能正确认识,继承发展也将成为无本之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2012年06月25日 17:37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端午节商业元素浓 台湾文教人士吁更重文化传承
下一条: ·碎片化传播中的“财神庙上市”争议:此“庙”非庙?
   相关链接
·赵昕毅主编:Chinese Popular Religion in Text and Acts·[于晓雨]岱阴后石坞信仰空间中的代际传承及历史叙事
·[叶泽强]地方村落保护神的建构与重构过程·[徐慧丽]多元身份:浙南杨府爷信俗嬗变及文化心理
·[王晟聪 李浩昇]民间信仰组织的村庄治理参与机制·[王海娜]葛洪信仰与葛洪题材木版年画初探
·[马梦洁]明清民间信仰中国家力量与地方社会的互动·[马兰]中国民间信仰的研究模式
·[吕树明]造神:当代民间车神信俗的实践逻辑·[刘扬]从地仙到宗教正神:民间信仰空间的多种面向
·[刘师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野下的昆明官渡古镇土主信仰研究·[李承柳]试论汉代民间信仰的实用性特点
·[赖伟鸿]“香火”的隐忧:从身体实践到数字民俗的仪式变迁·[黄俊杰]“天灶地设”:大理古城南门城隍庙中灶的符号象征意义
·[刁统菊]当下后土文化的传播与影响·[陈思涵]潮汕地区祭祀仪式中的性别秩序
·[林旻雯]民俗生活中的掷筊实践与衍变·[段友文 贾安民]民间信仰谱系的生成演进逻辑
·[张佳伟]不同性质宝卷中的叙事方式及其功能定位·[刘伟波]牡丹江流域萨满文化的研究现状及其保护开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