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让世界感知中国味道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研讨会发言摘登
  作者:光明日报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6-01 | 点击数:7664
 

  朱羽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央视综合频道《魅力·纪录》栏目播出之后,纪录片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时期,它标志着电视进入了一个颇具技术高度的时代。《舌尖上的中国》采用了“微距摄影”手法,把所有食材里面的天然图案都展现得非常唯美。以前的片子很少有用微距镜头展现事物的结构美、图像,而该片通过这种新颖的拍摄手法让我们从不同角度去发现、了解一个微观世界。《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现实题材纪录片创作的一次实践,它为中国现实类纪录片的创造在题材上、制作上、传播上都提供了诸多可供思考、借鉴之处。我们要通过继续努力和创新,让纪录片更加贴近生活、走进生活,让观众在纪录片中找到情感的寄托和精神的共鸣,真正做到雅俗共赏,成为展示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人民精神风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重要文化传播载体。

  边疆(中国烹饪协会秘书长):中国对外文化传播一直在寻求突破点,而美食文化是最容易被人认同接受的文化类型,《舌尖上的中国》以美食为切入口,获得巨大反响,是我们盼望已久的。总结这部作品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它本身所具有的专业品质和美食背后的人文情怀、地域特色等文化特征。片中以普通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为主线,为我们深度挖掘并展现了一系列颇具传统文化的小故事,对我们提升和打造新的精神文化有着非凡的意义。中国烹饪协会将把该片作为参加大型国际活动的主要礼品,赠送给联合国,并加入我们孔子学院的教授课程以及中国饮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遗工作。

  用文化和品质赢得观众

  今年4月16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在每周一至周五开播了一档全新的精品纪录片栏目《魅力·纪录》,改变以往的电视剧作为在CCTV-1晚间22:30黄金时间播出的格局,在激烈的收视竞争环境下,以文化品位和节目品质优先,重点关注节目的社会影响、观众口碑和美誉度,率先实现了以文化和品质赢得市场。开播一个多月来,该栏目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收视传播效果,收视份额比原22:30时段播出的电视剧超出30%;社会效应也开始逐渐显现,许多观众开始习惯锁定这一时间段,高品质的文化产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观众开始回归电视媒体。《舌尖上的中国》红遍全国也得益于《魅力·纪录》的开播。

  王一川(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这部纪录片的思路要概括成四句话就是就地取材、就材化味、就味品人、就人成文。中国人依靠自己的地缘环境来寻找食物,就食材化成种种迷人的味道,然后我们从这些味道中品出了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最后通过讲述日常生活百态成就了中国文化的深沉呈现,可谓由俗见雅。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充分显示了社会主流文化作品的吸引力与传播力,将美食作为切入点来传播中国文化,视野开阔,返璞归真,动人心魄。该片的成功还要得益于今年4月16日央视综合频道开播的《魅力·纪录》栏目,它替换了过去在这个时段播出的电视剧,此举是坚持以文化和品质为先,大力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充分凸显中央电视台的媒体社会责任。《舌尖上的中国》作为《魅力·纪录》栏目第一部首播的中国原创优秀纪录片,大大提升了纪录片在全国电视观众中的传播影响力,也充分证明了纪录片这一高端主流文化产品正在日益彰显出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它不是文化领域的一个普通作品,而是一次成功的文化传播事件。

  尹鸿(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这些年,央视纪录片一直是中国电视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所以,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引发“舌尖热”现象的偶然表现之下,我们深知有其必然。我们认为,这源于纪录片两次重大的机遇:一是央视纪录频道的开播,他们开始积极拓展纪录片题材的多样性,创新纪录片题材的模式化和类型化,推动一大批现实类纪录片的选题立项;二是综合频道开设《魅力纪录》栏目,使纪录片节目进入了央视最具影响力的黄金时段,以文化品质参与竞争,吸引大批年轻的观众回到电视机前,成就了《舌尖上的中国》出乎意料的传播效果。

  《舌尖上的中国》并不是孤立地讲“吃”,而是将“吃”还原到家庭、乡村、邻里关系这些传统层面上,这些正是该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该片充分重视受众体验,因此观众与纪录片的共鸣油然而生。再次,该片的专业含量决定了它的成功。对观众来说,因为它有了超越观众的知识水平和专业含量,就造就了它非同寻常的品质和气质。它用文化和品质赢得了观众,感染了观众。

  文化走向世界的新探索

  在4月初举办的法国戛纳电视节中,央视纪录频道摄制的《超级工程》、《舌尖上的中国》、《南海Ⅰ号》、《故宫100》、《丝路》、《春晚》等纪录片受到世界各国媒体和购片商的高频率点击与关注,中东的EME、AR公司、法国的M6家庭频道、Arte、英国的Log Media、香港的TVB、香港有线、韩国KBS等20余家电视机构均向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表达了对这些中国纪录片的购买兴趣。

  刘效礼(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会长):这部纪录片之所以受到海外主流播出机构的认可,受到了海外华人和国外观众的好评,一是选择了“独特性”和“共通性”兼具的美食题材,二是采用了国际化的制作和表达手法,三是充分贴近真实,以情感人,充满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为中华文化“走出去”探索出许多珍贵的经验和启示。“口水加泪水”是观众尤其是海外观众对片中传递的爱国、思乡之情最生动的描述。《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后,大大缩短了中国纪录片和世界纪录片的差距,对中国纪录片的创作将产生方向性的引导。

  张同道(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中心主任):纪录片在本世纪初一直处在一个比较边缘的状态,直到最近一年多才突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话题,而《舌尖上的中国》的出现又在社会各界引起了一些新的思考。什么是中国纪录片的品牌?我认为,首先只有价值观得到观众的认可,作品才能得到认可,也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舌尖上的中国》展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尤其里面大量展现童年、故乡、亲情的片段,传达着一种朴素的文化情感,这是其成功的重要方面。其次是受众观,创作者究竟是为谁拍片?这部作品提炼了大众生理和心理的最大公约数,即美食和真情,契合最大多数观众的心理。每个观众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对当下的感受来观看一部片子,从而生活背景跟片子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现实生活中我缺失什么?我想在作品中获得什么?举个例子,很多观众住在城市,更渴望田园的生活,这样他们的生存环境跟观看的作品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我们希望看到并过这样的生活,也增加了观众对这个作品更深切的期待。一般来说,工业纪录片的美学容易流于平庸,主题相对浅显,但《舌尖上的中国》却给我一个惊喜,它为工业纪录片普遍平庸的美学中,注入了一种新鲜的审美情趣,这种审美情趣让我们不仅享受纪录片视听快感,也增加了文化味、审美味,这两种味道就让这个作品比普通的工业制作增加了美学和文化的深度。

  姬少亭(新华社记者、80后观众代表):《舌尖上的中国》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商业纪录片的尝试。我一开始很难接受把这么文艺唯美的片子划归到商业纪录片的范畴,但是其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否认它在其他方面的价值。我们的饮食在变化,观念也在变化,这是一个变化中的中国,这个“变”字正是编导最想要呈现的东西。我想这部影片恰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中国饮食的切片,是一个当下的中国,包含着过去,也承载着未来。作为一名新华社对外部的记者,同样是做外宣工作,这部影片所提供的讲述方式引起我的强烈共鸣。纪录频道总监刘文说,他们这次摒弃了大而空的叙述方式,选择食物这样一个很小的切口,向国外介绍中国。治大国若烹小鲜,以一个外宣工作者的眼光来看,这部影片的确是符合了我的口味,按照我的职业判断,它也应该能得到广大外国观众的认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2012年06月01日09 版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人文精神再讨论
下一条: ·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链接
·40年,诠释民俗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中的独特价值·[朱韵伊]表演传统的新生及其受众的饭圈化
·[徐家乐]开放、可及与兼容:吐鲁番博物馆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研究·[夏循礼]地方菜系的本草基因及其食养文化
·[马速]符号消费中的青年群体与传统文化知识生产:从国潮热中的神话元素商品谈起·[刘雨婷]锦绣鞠艺
·[何潇 俞冰]共同富裕视野下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路径刍议·[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
·[夏循礼]节气本草饮食民俗文化及其时代价值·[柯小杰 王君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服务民族学专业教学
·[夏循礼]民俗饮食的营养功能内涵与文化功能外延·潍坊风筝会联动《王者荣耀》,让传统文化传承跨越时空界限
·[姜国洪]论黑龙江当代民间文学的饮食民俗·[丁木乃]新冠肺炎疫情下凉山彝族禁食“野味”的生态伦理思考
·[杨煜坤]困境与超越:“轻文明”图景下中国传统文化生存境况思考·[任积泉]新时代背景下河西宝卷传承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萧放 贺少雅 鞠熙]文化礼堂建设的经验、问题与对策·[范长风]医患之间的共情与病痛叙事
·探索节庆活动数字化 为传统文化活化带来新方式·[李亚星 格勒]藏族青年婚照的影像表达初探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