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什么是民俗
生产劳动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会组织民俗
岁时节日民俗
人生礼仪
游艺民俗
民间观念
民间文学
   什么是民俗学
中国民俗学
历史民俗学
理论民俗学
应用民俗学
民俗语言学
艺术民俗学
   关键词与术语
   观风问俗
   民俗图说
   China in Focus

民俗图说

首页民俗与民俗学民俗图说

春节日历:年俗点评
  作者:张勃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9-01-28 | 点击数:123686
 

【春节日历:“正月初四 感恩先祖 庙会玩耍”】

  “正月初四 感恩先祖 庙会玩耍”  

  点评:过年是感谢神灵、祈福神灵的时间,是感恩祖先、敦亲睦族的时间,也是游戏竞耍、愉悦身心的时间。此时民间往往有持续多天的赛会或庙会,聚集起各种各样的表演,供人观看。有一首《年初一》描述了福建武平一带人们观看各种花灯表演的热闹场面:“大闹花灯喜者多,抹浆褙纸小心摹;破开竹篾扎圈子,龙灯马灯去穿梭;转珑窍妙有消息,船灯扇灯闹阳歌;碗锣铜鼓并色板,打起大钹大铜锣;笙箫笛子同吹起,弹琴唱曲两相和;风流浪子台上跳,花鼓双双两公婆;三更半夜归来睡,十分辛苦论蛮拖;也有阵班去打狮,装成小鬼极丑粗;举棍之人做猴子,钯头钩刀爱学师;藤牌短刀手中执,钻过剑门险且痴。”

  除了观看表演,各地都有一些游戏活动,比如孩子们摸虾儿、荡秋千、踢毽子、打太平鼓,大人们抽牌签、推牌九、游王和、打麻将,不一而足。

  北京联合大学 张 勃

  联文:金樽喜接神仙返 紫燕争衔福瑞来

  撰联:中国楹联学会 刘太品

  对联书法:清华大学 晁岱双

  日历设计:本报美编 袁 昕

  《光明日报》2011年02月05日 01 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岭南民间信仰“众神和谐”
下一条: ·敖其:蒙古族的传统小年
   相关链接
·[朝戈金]春节的文化内涵与当代意义·[杨秀]让年味儿重新浓烈起来
· 中国民俗学会积极参与春节申遗工作· 权威访谈丨中国年味世界共享——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谈“春节”申遗成功
·与世界共享中国“年”味儿·[刘晓峰]春节研究——新年节日群的内在结构与演变
·春节申遗成功·[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
·[彭伟文]“爱好”和“高兴”:传统节日的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刘岚]湛江市太平镇东岸村春节年例习俗调查报告
·[柯小杰]传统节日民俗中的卫生防疫智慧·[陈在扬]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春节习俗调查
·[陈鸿炜]玉林春节饮食民俗的时间感·[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
·[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
·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