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学术史反思
   理论与方法
   学科问题
   田野研究
   民族志/民俗志
   历史民俗学
   家乡民俗学
   民间信仰
萨满文化研究
   口头传统
   传统节日与法定节假日
春节专题
清明节专题
端午节专题
中秋节专题
   二十四节气
   跨学科话题
人文学术
一带一路
口述史
生活世界与日常生活
濒危语言:受威胁的思想
列维-施特劳斯:遥远的目光
多样性,文化的同义词
历史记忆
乡关何处
跨境民族研究

田野研究

首页民俗学专题田野研究

[王铭铭]现代的自省——田野工作与理论对话
  作者:王铭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11-02 | 点击数:29505
 
释:
 
[1] Edmund Leach, Social Anthropology, Fontana, 1983, pp.126-127.
 
[2] "Preface by Bronislow Malinowski", in Fei Xiaotong, Peasant Life in China, London, 1939, p.xx.
 
[3] 费孝通著《乡土中国》之“后记”,北京三联书店1985再版,页94
 
[4] W.W.Rostow,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1960.
 
[5] Clifford Geertz, Peddlers and Princes, Chicago, 1963.
 
[6]Eric Hobsbawm and Terence Ranger, The Invention of Tradition, Cambridge, 1983; Benedict Anderson, Imagined Communities, Verso, 1983.
 
[7] Edward Shils, Tradition, Chicago, 1981.
 
[8] 如:Steven Harrel, 1985, "Why do the Chinese work so hard? Reflections on an entreprenuer ethic", Modern China, Vol.11, pp.206-266.
 
[9] 如:Justin Niehoff, "The Chinese villager as industrialist", Modern China, 1987, Vol.13, pp.278-309.
 
[10] Gordon Redding, The Spirit of Chinese Capitalism, de Gruyter, 1990.
 
[11] Martin Whyte, "The Social Roots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hina Quarterly, 1995, No.144, pp.999-1019.
 
[12] Kenneth Dean, Taoism and Popular Cults in Southeast China, Princeton, 1993, pp.4-6.
 
[13] Clifford Geertz, Peddlers and Princes, pp.3-4.
 
[14] 塘东蔡氏家族《蔡氏家谱》,1985年版。
 
[15] G.William Skinner, "Marketin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1964-65:2-43;195-228.
 
[16] Steven Sangren, History and Magical Power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tanford, 1987, pp.61-92.
 
[17] 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62-103页。
 
[18] 参见:Arthur Wolf ed., 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ford, 1974, pp.105-182; Emily Martin Ahern, 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Cambridge, 1981.
 
[19] Stephan Feuchtwang, The Imperial Metaphor: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Routledge, 1992.
 
[20] 王铭铭《试论泉州港的勃兴与泉州地区人口增长的关系》,刊与《福建人口》,19871)。
 
[21] Robert Redfiel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Chicago, 1956.
 
[22] Ernest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Blackwell, 1983.
 
[23] 周英《封建迷信与群众文化》,刊于《群众文化》,19881)。
 
[24] Helen Siu, "Recycling tradition", Unofficial China, Perry Link et al eds., Westview, 1989, pp.121-137.
 
[25] Maurice Freedman, Lineage Organisation in Southeast China, Athlone, 1958.
 
[26] Emily Martin Ahern, 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 Cambridge, 1981.
 
[27] 菲律宾锦东同乡会1987年重印《章程》。
 
[28] 金井镇侨联会编《金井侨乡》1990,第88-89页。
 
[29] 请参考周忠德和严炬新编译《现代化问题探索》,知识出版社1983年版。
 
[30] 斯潘塞 (Jonathan Spence)《改变中国》,三联书店1990年版,第291-295页。
 
[31] Myron Cohen,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ventions in modern China", Daedalus,1994122:2, pp.151-170.
 
[32] Anthony Giddens, 1985, The Nation-State and Violence, Polity.
 
[33] 不过,由于她的模式局限在对地方政治精英阶层的地位分析,因此不足以作为建构汉人社区史叙述框架的基础。汉学人类学者如要清楚地表述汉人社区中社会力量的历时性转型,需要对社区中和影响社区的外来社会-文化力量作出历史的探讨,而要做到这一点,他们尚需要在宏观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变迁史的框架下作一番试验。
 
[34] 费孝通等著《人的研究在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本文为江苏吴江市“费孝通教授从事学术活动六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发表于潘乃谷等主编《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刁统菊/李然]庙会、传说与历史
下一条: ·[王铭铭]现代场景中的灵验“遗产”
   相关链接
·[孙庆忠]并轨:扎根乡村的田野工作与促进变革的行动研究·[张亚辉 庄柳] 从乡土工业到园艺改革:论费孝通关于乡村振兴路径的探索
·[张浩]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 “非物质文化遗产审美研究”田野工作坊专题会议举行
·[赵旭东]费孝通的十个文化洞见·[应星]“田野工作的想象力”:在科学与艺术之间——以《大河移民上访的故事》为例
·南京农业大学成功举办“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节气、节日、节俗与乡村发展”田野工作坊邀请函
·第五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8)正式录取名单·山东大学成功举办“节日传统与社区生活·田野工作坊”
·通告║ “节日传统与社区生活”田野工作坊邀请函·第五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8)邀请函
·[孙庆忠]田野工作的信念与真情·[苏力]较真“差序格局”
·[孙庆忠]乡村叙事与田野工作的滋味·第四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VRFW 2017)招生简章
·[王铭铭]继承与反思——记云南三个人类学田野工作地点的“再研究”·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2016)成功举办
·费孝通:我对中国农民生活的认识过程·第三期中美民俗影像记录田野工作坊:录取名单公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