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成臻铭]论土司与土司学
——兼及土司文化及其研究价值
  作者:成臻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4-09-29 | 点击数:14372
 
本文在原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基础上略作修改。
 
注释:
①这四次会议是:1984年11月底和1990年10中上旬田阳县承办的两次“瓦氏夫人学术讨论会”,1988年8月下旬忻城县承办的“土司制度学术讨论会”,1996年4月中旬贵州省大方县承办的“纪念奢香夫人逝世600周年活动暨研讨会”。
②参见会议组:《关于土司制度问题的讨论》,载《贵州文史丛刊》,1986年第4期;《关于土司制度的讨论》,载《中国少数民族》(人大复印资料),1987年第3期。
③云南民族工作成效与经验——亮点聚焦,2005年8月17日。
④见广西忻城县旅游总公司公布的广西忻城县土司文化旅游区。
⑤见王晖:《壮族土司文化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概述——广西民族文化与旅游开发研究之一》,载《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2005年第1期;东人达:《酉阳土司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论证》,载《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覃彩銮:《多维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广西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韦业猷主编:《忻城土司文化探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⑥见成臻铭:《清代土司研究——一种政治文化的历史人类学观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周俊华:《纳西族政治文化史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⑦这九次是:2002年贵州遵义的“平播之役400年学术研讨会”,2007年广西忻城县的“首届土司文化旅游节”、云南芒市的“云南省傣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云南丽江的“丽江木氏土司与滇川藏交角区域历史文化研讨会”、甘肃永登县的“艺术风格与区域历史:妙因寺、感恩寺与明代西北土司家族史学术研讨会”;2008年广西忻城县召开第二届三节一会之“土司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研讨会”、甘肃永登县的“鲁土司属寺汉藏佛教艺术学术研讨会”、广西西林县的“首届句町国与壮族土司文化学术研讨会”;2009年广西忻城县的第三届土司文化旅游节之“全国土司文化研讨会”。
⑧见保靖县文物管理局。吉首大学历史专家来我县考察酉水流域文化。(2007年8月),冯乾宁.云南省傣族学会土司文化研究专家造访盈江县.(2007年11月28日),马国林.广西西林县11月中旬将举办首届句町文化艺术节。(2008年11月3日)。
⑨土司学研究以土司文化原理为目的,主要从理论上剖析各国社区的酋邦现象,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社区和汉族传统社区的军阀土匪现象,以及现代匪霸现象等。
⑩土司志的研究以土司文化具体事实为目的,即以具体的土司资料研究为目的,包括土司区和土司带的土司系属及迁徙,土司传统风俗及历史渊源,土司文物文献与民俗,土司作家群创作成果等等具体内容。
11)这里可以是微型的乡村社区。
12)历史上固守土司学研究阵地者少,存在着学者流失现象。一些学者介入土司研究一段时间之后,又转入其初始学科的研究。也就是说,他们把土司研究当成了大历史和大文化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一来,一个土司学者往往是兼职的。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王娜】

上一条: ·[东人达]南方少数民族社会女权现象分析
下一条: ·[宋建峰]北欧萨米族与云南傈僳族交流成因分析
   相关链接
·[郑少雄]康定土司与“藏彝走廊”·土司遗址何以成为世界遗产
·刘魁立:更应关注世遗背后人文历史价值·[王剑]《滇黔土司婚礼记》与西南少数民族土司时期婚俗考
·[成臻铭 秦红]近五年我国土司历史文化研究述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