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研究论文

首页民俗学文库研究论文

[卫才华]太行山说书人的社会互动与文艺实践
——以山西陵川盲人曲艺队为例
  作者:卫才华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7-12-03 | 点击数:7576
 

摘    要:太行山说书人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策互动、市场互动、礼俗互动,保持并发展了长期的说唱曲艺传统。我们发现民间说唱正在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政府与民间,市场与习俗等多种社会博弈的艺术表达。太行山说唱文艺实践特点,首先表现在当下民间曲艺资源超越乡土的多样性,呈现为社会需求、政府支持,以及特殊教育的传承路径;其次,表现在超越艺术的社会性,在多元的社会互动中形成独特的曲艺组织经验。再次,表现出超越地方的文化共享性:在说唱文艺的历时演进和变化中,继承传统,与时俱进。最后,当下民间曲艺不仅仅是一种曲艺门类,更多体现为艺人能动的生活智慧,表现出超越文本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生活性品格。在此背景下,民间曲艺所展现的太行山地域文化面貌是植根于草根形式,又包含着多样社会经验和生活方式的文化图景。

关键词:太行山 说书 曲艺队 山西陵川

项目资助:本文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SH006)《太行山说书人的生活史与礼俗社会互动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1950年代,说书经历社会主义改造之后逐步被曲艺化、政治化,随之鼓书艺人的社会地位与待遇也得到提高,开始进入文化系统编制管理,各地隶属于文化馆的盲人曲艺队相继成立,创编新书目宣传党和政府的新政策,传统个人走村串巷地说书形式悄然发生变化,很多喜欢鼓书的健全人也加入到曲艺队中,说书人的传统角色逐渐弱化。20世纪八十年代起,鼓乐行业恢复,市场越来越大,然而社会条件发生变化,民间表演形式丰富起来,演出行业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深刻影响了传统曲艺的生存状态,各地政府积极投身到民间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中,鼓书艺人开始重新建构其新的社会地位和角色。

  进入新世纪以来,曲艺被赋予新的时代意义和文化价值。民间艺术在社会层面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乡土认同的角色。它一方面平衡多种文化归置的多重角色,借助传统的积淀帮助政府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实现地域文化的文艺构想;另一方面,民间艺术扎根于礼俗生活,在信仰失范的城乡社会中,唤醒公民城镇化进程中“民间社会”的理想诉求。地方曲艺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曲艺的时代变化,同时承担着社会互动的多个层面,折射出政府、社会、民间等多种角色的价值重构,文艺实践的过程就是民间文化的隐形表述,艺术化地传递着文化生长过程,以及新时期群众的文艺观念、社会态度和人生体验。

一、超越乡土的多样性:社会需求+政府支持+特殊职业教育模式”的传承路径

  陵川县地处晋东南,位于太行山南端的最高地带,北邻壶关、长治,西界高平、泽州,东部和南部与河南省辉县市、林州毗邻。陵川钢板书是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它源于清道光年间河南“四股弦”。据说从河南林县逃荒的盲艺人来到山西陵川演奏“四股弦”,但由于其浓重的方音难以在当地发展,便和陵川的钢板书艺人合作,将河南“四股弦”音乐糅进了“钢板书”唱腔,并在唱腔中设置前奏和过门,用四股弦琴(即胡琴)、三弦、书鼓进行伴奏,形成新的陵川钢板书。

  陵川盲人曲艺队是活跃在当地礼俗生活中重要的文艺宣传队伍。曲艺队组织机构健全,由现任队长侯安凤负责,有老队长侯松锁,盲文老师李志臣,队内骨干演员靳文莲、宋学敏、焦路来等人。1996年7月,盲人曲艺队办起了陵川县第一个盲童学校,设有特教班,聘请特教老师,陆续开设盲文、数学、语文等文化课,还安排了德育、音乐、曲艺等课程。现有学员28人。特教班人员流动性较大,除个人及家庭因素之外,有学员为了学习深造会离队。因此学员年龄6岁至20多岁不等,近些年学员人数逐渐增多,年龄层次也比较分散。盲人曲艺队分为三个小组,每组10人左右,设有组长,每小组视情况组织演出。有的队员会去学习按摩,或者负责一些队里的日常卫生工作。陵川县盲人曲艺队建队70年来,相继创办了粮食加工、棉花弹套、推拿按摩、理发、商店等多个社会福利实体。

  陵川盲人曲艺队每场的演出费用均需交公,工资按月结算。而结算工资采用计分制,工资与演出和平时生活排练相关,主要根据学员的说唱技能,同时兼顾迟到早退、好人好事、卫生纪律、演出场次等。工资与学分相挂钩,技能优秀的学员每年可以达到两万多,普通学员每年收入约六七千。

  陵川县盲人曲艺队演出形式主要有鼓书、钢板书、丝弦书等,演出传统曲目有《包公案》《大八义》《金镯玉环记》等,新编曲目多以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百姓生活为主要内容。盲人曲艺队属于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集体所有制单位。学员工资及日常开支几乎全部靠演出和盲人中医按摩所得收入维持,偶尔会有一些爱心资助。部分符合条件的队员享受政府发放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它的收入来源于两方面,第一是政府支持的文化下乡演出,每年有上百场;第二是当地礼俗生活中家户说书的市场需求。在这两类收入的基础上,结合盲童学校教育和曲艺知识学习,形成陵川盲人曲艺队特殊的社会互动模式,一方面可以让残疾人自谋生路,另一方面也很好地传承了鼓书说唱的传统。

  如下表是陵川盲人曲艺队家户请书登记簿,从中可以看出当地礼俗生活中各(隔)七和烧纸仪式是盲人曲艺队重要的说书场合,每月少则七八场,多则十几场。如果赶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一等民俗节日期间,一天就会有六七场书。这种民俗生活传统也保证了当地说书的市场需求。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上一条: ·[卫才华]寺庙与城市民俗经济的转变模式研究
下一条: ·[万建中]民间文艺的审美法则与优势
   相关链接
·[袁歆 刘忠帆]梁祝传说书院文化景观叙事历史演化研究·[卫才华 叶蕾]20世纪太行山曲艺宣传队的组织管理与文艺实践
·[彭庆鸿]情礼交融:近代江南说书艺人“走码头”的社会交往 彭庆鸿·储卉娟:《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
·[卫才华]艺术性与神圣性:太行山说书人的民俗认同研究·[卫才华]师承、信仰与仪式
·[张宁 国万忠 闫红]燕山——太行山片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研究·[卫才华]太行山说书人的社会互动与文艺实践
·[陈岗龙]科尔沁草原上的乌力格尔艺术·粤语说书大师坚守讲古坛50载
·[孙晓忠]改造说书人——1944年延安的乡村文化实践·评话艺术家水榭戏台开讲 两百余位评话迷听入神
·[王振忠]听苏州评弹感受历史沧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乌力格尔传承人劳斯尔去逝
·[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英]约翰·伯格:《讲故事的人》
·凉州贤孝“瞎弦” 唱尽人间百态·[王志清]蒙古贞地区胡尔沁说书艺人生存现状调查
·颜志图:不做羊城最后一个讲古佬·羊城最后一个“讲古”人?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