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中欧文化间对话年:对话交流促进了解友谊
  作者:记者 何农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4 | 点击数:3496
 


图为“中欧文化间对话年”开幕式现场。新华社发

  对话交流促进了解友谊

  ──写在“中欧文化间对话年”正式启动之际

  “2012中欧文化间对话年”于2月1日在“欧洲首都”布鲁塞尔正式启动。这是第一次以中国为一方、以欧盟27国为另一方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

  欧洲文化具有宽容性强的特点,而文化的宽容性又强化了其文化的凝聚力。欧洲一直有吸引、容纳创作风格迥异、政治信仰不同的文学、艺术家的传统。历史上,许多国家的文化人都选择在欧洲生活、创作,并为人类留下了丰富的文化艺术财富。今天的欧洲文化圈仍然保留和捍卫着“有容乃大”的传统。

  欧洲许多国家都是世界文化大国,他们的文化政策值得借鉴。以法国为例。多年以来,法国政府文化部门的预算一直占国家全部预算的1%左右,即使在经济不景气、各部门普遍紧缩开支的情况下也是如此。法国政府充分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并将对文化的重视落实到具体行动中。事实上,法国从路易十四时代就开始采取对文化事业“倾斜”的政策。

  欧洲文化不仅历史较长,而且在近、现代史上取得了相对较辉煌的成就。流行文化尽管也是欧洲社会和生活方式中的重要部分,但欧洲文化中毕竟还有大量的、也许是鲜为人知的,文化含量知识含量高的内容。

  法兰西学院艺术院院士、法籍华裔著名画家朱德群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以美术为例,19世纪末,西方画坛从日本浮世绘中汲取养分,创造了印象派,而日本的艺术从中国汲取了许多养分。日本开创了与西方交流、对西方开放的先机,日本的文化形象和地位就是这样逐渐在西方得到确认的。中国应该借中欧文化交流的机会,全面而大气地向欧洲介绍和展示中国的文化和历史,特别是已经广为西方社会接受和借鉴的中国文化因素。

  朱先生说,西洋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汉代就开始了,罗马帝国与中国东汉王朝的交往是通过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完成的。自唐以降,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西方耶稣会士陆续来到中国,意大利人利玛窦、德国人汤若望和比利时人南怀仁等西方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传授了西方科学知识。而被称作“人类心灵的对话”的文化交流,对于拉近中欧人民之间的感情,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朱先生认为,“2012中欧文化间对话年”使中、欧文化平等地、面对面地交流,特别是可以使欧洲人认识现代的、都市的、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不能让外国人一提起中国来,就只知道中餐好吃、汉字好看,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中国也有夜总会和超短裙。中国的近、现代史也有繁华的都市生活、活跃的国际级艺术家和多姿多彩的现代艺术。中国不仅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不仅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国力逐渐强盛的大国,也是一个人民通情达理、追求幸福和自由、充满人情味和生活魅力的现代东方国家。

  中欧双方都主张这个世界应当是一个“政治多极化、经济多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世界,都不赞成这个星球变成单一标准、单一模式的单一世界。多样化、民族性符合自然界的规律和各国人民的愿望,欧盟27国更是不同文化、不同传统的民族国家相互合作、共谋未来的成功试验。在欧洲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危机的当下,文化认同、文化对话具有更加特别的意义。正如意大利符号学家翁贝托·埃科前不久所说,欧洲应该加深文化认同,用“欧洲认同”加强纽带联系、弥合歧见、耐心相处,在保留各自特色的基础上联合起来。

  因此,“2012中欧文化间对话年”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展示各国丰富的历史和传统艺术,促进东西文化交流,增进人民间的了解与友谊,繁荣各国文化,维护世界和平;同时捍卫一个接受差异、将其他文化视为机遇,而非威胁,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世界;而中欧关系也将在“文化间对话年”活动中得到更大、更快发展。

  (光明日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何农 光明日报布鲁塞尔2月1日电)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2012-02-03 04:17:46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仫佬族:一个感恩民族的文化自救
下一条: ·广州广府庙会定位“文化嘉年华” 弘扬岭南文化
   相关链接
·5月21日: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对话和发展日·[巴莫曲布嫫]“丝绸之路”作为方法
·中国民俗学会会员表(2012年)·[祝鹏程]2012年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张士闪]关注民俗传统的现代转型 ·2012,那些远去的身影
·关注民俗文化发展的还俗于民:《2012中国民俗文化发展报告》发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报告(2012)》发布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回眸2012高校论坛·新年献词:2012,正能量的中国民俗学!
·《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6期目录·中国社会科学论坛(2012·文学)-2012史诗研究国际峰会在京召开
·教科文第三届文化间和平与对话高级小组会议·《民俗研究》:2012年第6期目录
·2012年世界哲学日:“后代”·《民间文化论坛》:2012年第5期目录
·《文化遗产》:2012年第4期目录·《民族艺术》:2012年第4期目录
·《民俗研究》:2012年第5期目录·“2012中国优秀民族节庆”评选揭晓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