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春节,一个世界性的节日
  作者:高昌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2-02 | 点击数:3846
 


  龙年的春节,是在泰国曼谷度过的。当地那种浓浓的年味儿,给笔者留下了十分美好的深刻印象。

  正月初一的唐人街上高搭红色牌坊,人如潮涌,鼓乐喧天,舞狮舞龙,热闹非凡。家家店铺贴上大红的春联,挂上大红灯笼,营造出浓郁的喜庆氛围。长约2公里的街道,似乎变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无论是黄皮肤、黑皮肤还是白皮肤,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温暖的微笑,让人感受到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也让人深深体会到了来自古老中华的年文化的巨大魅力。带领中国政府文化代表团访泰的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欢迎晚宴上致词强调:“几个月前,泰国部分地区遭受了特大洪灾,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中国人民对此高度关切、感同身受。我们希望通过本届春节文化活动,传递出中国人民对泰国人民的诚挚慰问、热情鼓舞与真心祝愿。”欢乐和祝福,慰问和关爱,成为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主旋律。

  传统新春佳节,和亲情、团圆、欢乐、喜庆、祥和等等美好的词汇在辞旧迎新之际相伴而来,即使是普通的吃饺子、放鞭炮、贴对联、挂红灯……也都在不知不觉间体现出诸多生动亲切的文化内涵。美好的中国春节在世界上不同国度不同心灵之间唤起的欢乐共鸣,本身就是一个十分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正如中国驻泰国大使管木在欢乐春节的开幕式致词中所言:“中国春节代表着喜庆、团圆,在泰国举办的‘欢乐春节’文化活动已经发展成为中泰两国人民心灵沟通的重要平台,是‘中泰一家亲’的生动体现,是中泰亲人的一次大团聚,它必将为促进中泰两国的文化交流,增进两国人民友谊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春节,最近十几年来漂洋过海,穿越千山万水,带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符号,更多地走进了全世界越来越广泛的地区,彰显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也把节日的欢乐带到了那些遥远的地方。通过媒体,笔者注意到,除散居五大洲的华人华侨之外,更多的也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当地的国际友人也参与到春节的喜庆氛围中来了。除了饺子、对联、舞龙舞狮等传统形式,在很多地方的春节文化活动还增加了不少时代特色和本土色彩,成为所在地区春节庆祝的新符号。比如在泰国过春节,身着绘制着祥龙图案红色T恤的泰国民众和外国游客,就成为今年街头的一道引人注目的绚丽风景线。据介绍,T恤上的祥龙图案以及“风调雨顺,龙佑平安”祝福语,都是泰国公主诗琳通为“欢乐春节”活动亲笔绘制和题写的。自2004年在泰国举办“欢乐春节”活动以来,由诗琳通公主绘制的红色T恤的图案和祝福语会随着每个年份对应生肖的变化而变化,一年更换一个主题。而这种由公主绘画和题写祝福语的红色T恤,也成为当地春节庆祝活动中的一种文化新符号。

  春节,作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正日益成为一张中华文化的闪光名片。这个传统节日带给全世界的欢乐,凝结的是民族情怀,展示的是文明底蕴,体现的是传统价值。从全球视野看春节,令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如何更好地更持久地发挥其世界性节日的文化品牌效应,更加广泛而真实地传播中华文化的内涵和精髓,也是一个引人注目的重要课题。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2年02月02日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条: ·[高苹]曲艺传承不能单靠拜师收徒、口传心授
下一条: ·[朱逸宁]“动漫英雄”:激励观众 给力产业
   相关链接
·[张勃]春节——赓续不绝的文化传统·[萧放]传统新年礼俗与中国人的时间更新意识
·[刘魁立]作为时间制度的中国节日体系 ——以传统新年为例·[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
·“花开颐和”首届岁朝插花展赛开展·联大通过决议将农历新年列为联合国假日
·[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常睿]都市春节习俗实践的内在动力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耿波]仪式与距离:中国传统春节的社会组织意义与艺术性
·[徐万邦]春节的主要活动及其文化功能·[张跃]春节在云南少数民族中的共享性意义
·[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霍福]春节社火的文化功能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张凤霞]民俗影像片的叙事实践
·[韩李英]春节习俗食鱼的吉祥文化浅析·[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张佳伟]皇帝的节日生活实践及其对节日资源的使用·[王月 戴建国]节日传承中的年味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