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议信息

首页动态·资讯会议信息

[沙红兵]探寻俗文化研究的方法和立场
——“方法论与中国俗文化研究”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沙红兵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12-31 | 点击数:4550
 


  近期,广东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成功举办“方法论与中国俗文化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海内外30多位在俗文化研究领域卓有声誉的学者与会,通过有关论文的宣读、点评和讨论,就俗文化范畴、研究方法、学术史以及俗文化研究的中国立场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诗经》以降,俗文学、俗文化一直是中国文学史、文化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宋元以来,其成为文学史、文化史的重要线索,新文学运动后更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文学史、文化史的主流。但什么是俗文化?什么是俗文学?民间文化、民间文学、通俗文化、大众文化等各有哪些特定内涵,相互间有何区别和联系?长期以来,这些问题缺乏基本的理论反思和学术梳理,制约着相关研究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杨义在《俗文化的本质与功能》中,力图系统地梳理和把握相关概念,着重分析了俗文化的本源性和结构性功能、俗文化与文学、俗文化与历史、俗文化与哲学、俗文化与民族记忆、俗文化与人群生存方式等问题。他认为:“俗文化以其文化发生学上的本源性、文化结构学上的基础性,以丰富的维度联通了文学、史学、哲学,还有宗教学,联通了人类的日常生存状态,它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价值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它是一个浑浊的文化源泉,一条泥沙俱下的滚滚洪流,研究者临川浩叹之余,应负起任重道远的担当,从混有糟粕中提炼出精华,从夹杂腐朽中点化出神奇。”

  德国莱比锡大学教授旷思凡提醒俗文化研究者,应注意电视新闻、广告、报纸、杂志乃至宣传广告牌中的“核心图面”,这些图面在被感知的空间和时间的顺序中组成一个动态秩序,对我们的世界感知、后工业时代“自我”和“他人”的建构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有必要在“全球化”时代进一步开廓对俗文化、俗文化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广州大学教授刘晓明在《我们是如何认识一张桌子的?》中,将现象学、哲学人类学的现代眼光与中国传统戏曲《三岔口》结合,使传统戏曲中向来不受注意的道具“客体”焕发出耳目一新的学术光彩。

  自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以来,现代学术的文献视野被大大拓宽。随着西方现代人类学的输入,田野调查在今天已成为重要的学术研究过程和手段。随着汉学研究视阈的扩展,所谓“域外汉学”也成为晚近十几年来长足发展的重要学术方向之一。这些学术走向给俗文化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台湾成功大学教授陈益源在《文献与田野结合之必要性》中,以越南顺化关公祠为例,对关帝信仰在越南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实地田野调查,力图弥补书面文献、金石材料或现存书籍的不足,以更准确和完整地记录、还原越南关帝信仰的历史真相。中山大学教授黄仕忠则结合《子弟书全集目录》的编辑整理过程,介绍了远足台湾、日本进行田野调查的甘苦与收获。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文化自信的逐步提高,在文史研究领域要求摆脱西方学术话语的笼罩和束缚,从中国文化自身的内在脉络出发研究中国文化的呼声日趋强烈。多年前,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曾永义就曾提出,中国俗文化有自己的内在特点,无须比附西方理论和观点。这一学术要求和趋向也在此次研讨会上得到体现。四川师范大学教授王小盾在《高丽俗乐的中国渊源》中,对美国梅维恒教授等学者在研究变文、白话小说时所提出和应用的俗文化(文学)研究的理论模式表达了不同看法。他认为,东亚历史已绵延五千年,汉文化的传播意义重大。其造就了三种形态的汉文化区:未完成的汉文化区(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北部)、趋向完成的汉文化区(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成熟形态的汉文化区(北方方言区、南方方言区)。如果我们站在第二个汉文化区——中国各少数民族地区——的立场上观察,可在未完成的汉文化区中看到它的过去,也可在中国内地各南方方言区看到它的未来。某种意义上,高丽俗乐问题可作两种理解:可理解为中国音乐向朝鲜半岛传播的问题,也可理解为汉文化区内雅俗文化之转化的问题。也可以说,中国及汉文化区的俗文化研究,完全可以也必须拥有自己的区域视野。

  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自2008年底成立以来召开的第三次学术研讨会,受到了与会学者和同行的高度评价。它对于如何检讨几千年来特别是最近一百年来雅俗文学/文化互动消长的利弊得失,对于如何结合国际学术界有关文化工业、通俗文化、大众文化、后现代文化研究等学术探索成果,最终形成中国俗文化研究者自身的问题意识,都将具有一定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俗文化研究中心)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12月23日08:50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专家学者聚首研讨“闽都文化”
下一条: ·历史变迁视域中的民俗学研究
   相关链接
·为拓展民俗学学科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重要第一手资料——“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18种)新书发布会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举行·[张兴宇]乡村振兴与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利用
·[杨涛]礼俗互动:地方民众何以融入地方节庆文化建构·[王颖]地方文化精英与民俗文化的保护与重构
·[王芳]西南地区百年客家村落的变迁与发展·[王昌武]文旅融合背景下深圳大鹏民俗文化考察
·[缪雪峰]传承民俗文化 共创美好未来·[米海萍]试析西南民族的“昆仑”记忆与民俗文化表征
·[孟令法]对象、方法与理念:家庭民俗学发展谫论·[朱刚]作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李易坪]民俗观念与仪式表达:山东微山W村龙文化研究·[郭烨佳]传统仪式的当代实践:泉州“普度”习俗的价值意蕴与传承路径
·[郭春祺 梅文娟]“文化自觉”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创新·[杜琛]蔚县明清壁画与民俗文化的传承研究
·[刘铁梁]钟敬文民俗学思想的文明视野·[彭牧 沈燕]方法论的本土与世界:以钟敬文与松村武雄的学术交流为核心
·海丰召开钟敬文先生民俗文化贡献专题座谈会· [王霄冰] “海外藏中国民俗文化珍稀文献”总序
·[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叶晓华]客风赣韵进课堂,乡情民俗入文章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