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UNESCO ‖ 今天,我们庆祝首个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日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时评杂谈

首页动态·资讯时评杂谈

应对年末“人情礼” 理财软件走进“80后”生活
  作者:记者 冽玮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2-01-06 | 点击数:4534
 


  中新社西安1月3日电 (记者 冽玮)元旦三天假期,在陕西省图书馆供职的王骁一直奔赴在“随礼”的路上。婚宴、百日宴、开业宴、乔迁新居宴,各种名目令他应接不暇。据悉,为方便人们进行收情管理、送情提示,网络上出现一种“人情小助手”的理财软件走入“80后”的生活。

  据了解,在中国网组织的“别样的生活,你打算怎么过?”的调查中,超过40%的网友认为经常会因人情而被动花钱。随着物价上涨,“红包”价位也水涨船高,“人情消费”已成为许多城市居民不小的经济负担,人情债越背越重。

  对此,家住西安丰盛园小区的80岁居民雷德凯是深有体会。前年,他参加侄女的婚礼,硬着头皮随了1000元人民币礼金,用掉了1个月的生活费。他说,上世纪50年代自己结婚时,“一把喜糖一张床,夫妻双双入洞房”;60-70年代时兴送镜子、脸盆、枕巾等小礼品;80年代流行送茶具、灯具等;90年代,红白喜事开始送钱;到现在,礼金早已从最初的5元、10元飞涨至数百、上千元。

  与雷家一样,内地居民都会遇到这类“幸福的烦恼”,由于人情往来频繁,名目繁多,不少年轻人开始青睐一种“人情小助手”的理财软件,以提醒自己保持“收支平衡”。

  在西安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供职的蒋慧慧是典型的“晚婚族”,今年28岁的她一下子接到四张元旦“喜帖”,酒席也都是在五星级的宾馆,分别为同学结婚、上司生子、表弟表妹结婚。再三权衡之下,她还是感觉钱包难HOLD住,只得厚此薄彼,对其中一个无奈按照“人情小助手”指引,回以“来日凭本条参加本人婚宴”,以表示送礼人结婚时可凭红条还礼。

  “婚礼请柬猛于虎,春节长假必须躲出去。”近日,关于收到太多婚礼请柬、不堪礼金重负的现象引起内地网友热议,许多人在微博上表示,准备外出旅游躲避。

  陕西民俗学会副会长孔正一表示,结婚送“喜钱”的传统源自汉朝,主要是表达对新人的祝福。目前,红包的轻重带着一种好面子、讲排场的攀比之风。当这种人情往来成为负担时,“人情小助手”的应运而生或许能给人们带来警示。(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2年01月03日 16:3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魏德东:从“乌坎转机”谈起
下一条: ·调查:七成人为春节回家烦恼 经济与婚姻系主因
   相关链接
·[杨秀]一个京西门头沟人的春节过法儿·[扎西卓玛]礼物与仪礼
·[陈思涵]“工夫”的双重指向:茶事与人情·[扎西卓玛]礼物与信仰:一个藏族村庄中的礼物交换习俗研究
·[陈阳]闽南农村婚姻仪式的礼物流动与亲属实践·[耿羽]侨乡仪式性人情异化的移风易俗治理研究
·[季中扬]风土人情:地方性问题的民俗学视角·[李向振]民间礼俗仪式中的人情再生产
·[张凤霞]从礼物到商品:豫东郸城县年馍的社会生命史·[唐茹玉]试论江南民俗对瞿秋白的影响
·[刘凯绮]论《游宦纪闻》中的风土人情·[郭俊红]妻与雨:给神的礼物与神给的礼物
·[段彤彤]礼单中的花馍·[李全敏]礼物馈赠与关系建构:德昂族社会中的茶叶
·白玛措:《牧民的礼物世界》·[苏静]仪式中的礼物流动
·[张放]微信春节红包在中国人家庭关系中的运作模式研究——基于媒介人类学的分析视角·[董磊明 李蹊]人情往来与新“差序格局”
·[彭牧]同异之间:礼与仪式·压岁钱高涨成人情负担 春节无奈变“春劫”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