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民俗影像

首页民俗学文库民俗影像

[尹虎彬]数字时代的史诗与英雄叙事
  作者:尹虎彬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4-16 | 点击数:4261
 

 
  在中国,“epic”一词的汉文对应词分别有“诗史”、“史诗”、“故事诗”等。早期的中国现代启蒙主义者,在接受西方的史诗观念时,主要还是取例西方,同时又赋予了很强的历史观念和意识形态色彩。清末民初以来,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过程中,中华民族作为“国族”(nation state)的观念在一部分知识分子当中开始蔓延,浪漫主义式的民族主义日益高涨。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和革命派作家,对照域外史诗传统,希望通过神话来重建民族的历史,重新唤起中国古代的“诗史”精神,寻求一种能够提升和强化民族精神和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 “宏大叙事”。

  史诗是诗性智慧的产物,是不可再生的。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严格意义上的史诗,是古典形式的英雄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口头文学蕴藏丰富,尤以史诗最具民族特色,传承时代久远,流传地域广阔,与少数民族的历史生活和文化认同联系紧密,比较充分地反映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创造力量,最能代表各个民族的文学成就。我国北方民族以英雄史诗见长,藏族史诗《格萨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和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被学界并称为三大英雄史诗,其中《格萨尔》史诗有近千年传承历史。南方傣、彝、纳西、哈尼、苗、壮等民族的史诗多为中、小型的创世史诗、文化英雄的史诗和迁徙史诗,其形态古老,类型多样,与民间仪式生活交织在一起,至今仍然具有文化凝聚力。中国少数民族的史诗主要是活形态的史诗,这一点也是中国史诗学科建设的生长点。在全球化背景下,亚里士多德以来的西方古典诗学的史诗范例和诗学范式,正在由主流话语变为一家之言。世界性的、区域的和地方的传统话语,正在以不同的层面重构关于史诗的观念和研究范式。

  近20年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发展中国家进入快速的现代化建设,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传统文化的脆弱性和它的珍贵价值。口传史诗作为特定族群或集团的文化表达样式,和其他民间文化样式一起,被纳入传统文化的抢救与保护范围,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今天的人们正在处于这样的时代,即人类学所记载的一些古老的传统文化,它们在不足百年的现代科技的进步之中迅速消失。另一方面,人们在今天更加强调的是文化的多样性,强调对于传统文化和人类自然遗产以及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

  我们正在进入数字革命和全球化时代。口头传统史诗对于生活在互联网世界的人们,又具有怎样的意义呢?首先,数字革命已经从技术的层面上解决了人们对口传史诗的采录、归档、保存和信息传递等多样性的要求。各民族史诗所传递的文化范例包括传统道德规范、民族自豪感和英雄主义精神,可以而且应该为现代社会所继承。而口头传统的传播和交际方式,正在越过文字文化的人为屏障,借助数字技术和互联网重新焕发活力,影视艺术、动漫产业以及形形色色的新媒体,正在把包括史诗在内的文化遗产转换为文化产业。在数字革命时代,史诗和英雄叙事从根本上说并没有销声匿迹,而是采用了另外一种方式。影视巨片《特洛伊》、《指环王》、《哈利波特》,它们无不闪耀着史诗般的光芒。全球化时代的人们正在演绎着形形色色的超级故事,在巨大的社会变迁过程中创造传奇般的业绩。
 
 
 

  文章来源:《中国民族报》2008年4月11日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王倩]神话图像阐释: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下一条: ·《丽哉勐僚》:解读壮族深厚文化
   相关链接
·三大史诗上春晚:后台故事·[赵晨之]走出“中国有无史诗”的提问方式
·[央吉卓玛]格萨尔史诗传统的在地保护实践与社区内生动力·[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
·[梁家胜]论数字时代民间文学的开源性·[李银菊]史诗《玛纳斯》所见“丝绸之路”路线
·[高健]20世纪上半叶中国南方史诗研究述评·[高荷红]何为“满—通古斯语族史诗”?
·[冯文开]史诗:诗性的历史叙事及其认同功能·[张建军]美国民众生活中心:数字时代的文化建档与公众参与
·[罗瑛]汉文化影响下景颇族史诗中的观念与母题分析·[张多]元宇宙:数字时代的宇宙观及其神话学批评
·[冉勇]母题学视域下赫哲族与鄂伦春族英雄叙事诗的比较研究·[何城禁]多民族《格萨尔》文本的演进脉络及其故事形态
·[范宗朔]试析菲律宾苏洛德人史诗《西尼拉乌德》中的英雄人物特征·[查汗]丝绸之路文化交流视野下新疆《江格尔》史诗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建构
·[刘倩]尹虎彬对“口头诗学”的译介与研究谫论·[韦柳相]苗族“亚鲁王”史诗程式化分析
·[范宗朔]亚美尼亚史诗《萨逊的大卫》的经典化和多元文化因素·[阿布都外力·克热木]从我国三大史诗来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