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媒体报道|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中国实践

首页民俗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实践

[吕品田]立文化生态保护区为“文化特区”
  作者:吕品田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2-06 | 点击数:4822
 


  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项成功实践,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10个国家级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的规划,2007年6月至今,文化部相继设立了闽南、徽州、热贡、羌族、客家文化、武陵山区土家族苗族文化、海洋渔文化、晋中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推进到活态整体保护新境地。

  对于尚处在实验阶段的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以至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首先要透彻地认识保护实践的最终目的。从根本上看,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事关中华文化的前途和命运,其终极目标是复兴中华文化,是要通过活态地保护存续至今的中华文化非物质形态和物质形态,深入探索并实现中华文化体系与现行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实践的和谐统一,使之拥有最广大的实践主体,以至全面融入当代社会实践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文化价值观、文化发展观等意识形态,涉及党和国家的文化方针与政策,还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的体制与机制。如果没有更高层面、更加系统的思想解放和意识形态的改革创新,就无法指望保护实践取得实质性成果,中华文化复兴也会流于空话。因此,应赋予文化生态保护区以特别的性质和地位。

  今日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正临亟待文化实践策马当先的历史节点。前瞻的使命担当一如当年改革开放之初经济特区的设立,需要解放思想的胆识和智慧。决策者和建设者当该因应国家发展的战略取向,予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切合中华文化复兴使命的定性和定位,立之为“文化特区”,以之为推进当代文化建设、探索中华文化复兴之路的突破口和试验田。

  作为文化特区的文化生态保护区,是在国家特别划定范围,实行特殊政策措施,保障中华文化得到活态保护以至全面繁荣的特定区域。它应具有受到国家法律确认与保护的特别权利,应通过在区域内进行有利于文化建设和相关实践充分展开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制定和施行有别于一般的建设目标、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及相应的评价体系来体现其法权,为其不辱使命创造条件。

  当我们更深研究和思考,便会意识到可在文化生态保护特区进行探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不少。

  譬如,通过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推动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层面的中国化,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政治层面取得了巨大成果,而在文化层面却成效甚微。作为国家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还没有全面地融入民族文化,化为体现于习惯、习俗或传统的文化认同。文化特区的保护实践,是探索国家意识形态融入民族文化、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的最佳切入点。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大量关系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的传统智慧和历史经验,如何利用这些智慧和经验来建设发挥文化生产力,促进政治、经济和社会建设,以契合中国国情的和谐体制与机制,这些课题都适合在文化特区建设中进行探索。在文化特区,还可通过民俗建设,使中华文化成为介入当代生活并与时俱进的活文化,探索亲民依俗的现代文治方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大量的传统手工技艺,广大农村也蕴藏巨大的手工生产力。在文化特区,可根据当地的可再生资源、传统手工艺资源和既有劳动技能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产业开发,保持文脉延续,发挥地方优势,使农村劳动力凭传统手艺在本土取得生计,振兴手工,改善农村民生。

  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涵着中华民族宝贵的思想智慧、认识方法、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在文化特区,可进行教育制度、教学理念和学科建设的改革试验,将中华思想、经验和知识以及传统教育方式包括“师徒相传”的技艺传授方式,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时至今日,有必要也有条件立足中国古典政治思想的“天下”概念来把握复兴中华文化的意义,充分认识它的超越民族国家版图和国家政权影响跨度的重大而深远的价值。“天下”是以文化人、心之向往的非地缘政治、非政权政治的和谐世界,其底蕴在于文化。我们应有跨越时空局限的全球观念和代际意识,应以美好的文化凝聚民心、惠益人类。相信有中华文化的文治传统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我们一定能够克服种种困难,不会因为畏难的得过且过而贻误时机和千秋大任。
 
 

  文章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10-11-29 18:00:28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第一个文化生态保护区“前世今生”
下一条: ·我国将扩大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范围
   相关链接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任积泉 苑秀琴]河西宝卷文化生态的形成及其对当代非遗传承发展的启示
·[意娜]数实融合时代的非遗保护与传播·[任正]游戏、意象与遗产:竹马文化的多维透视
·[李佳霓]国家级民俗类非遗文化生态研究·[李子贤]韩国济州岛传承的活形态神话|
·[李晓松]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研究·[赵迎芳]新时期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录和保护的实践与思考
·[马翠翠]文化生态视野下窦犨信仰与水利习俗研究·[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身份实践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继富]家园重建与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研究
·[宋俊华]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保护的中国探索·[刘永红 郝苏民]洮岷花儿歌手文化生态调查报告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解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
·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管理办法》·[甄亮 甄业]秦地文化生态与秦腔习俗
·[关溪莹]广东省潮汕地区“出花园”成年习俗的文化生态研究·[赵艳喜]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公共性及其发展方向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3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