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民间文化大师

首页民俗与文化民间文化大师

“故事大王”谭振山
  作者:记者 曹雯雯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08-02-13 | 点击数:5933
 


  “有人心里还装着那些老传统的精骨儿,就好” 吴晓天 摄

  核心提示

  一个在田间地头讲段子、说故事的老人说出了名,他的名字很可能进入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列。

  他叫谭振山,住在新民市罗家房乡太平庄,从出生到现在,他在此生活了80年。

  被中外民俗学家们称作“故事家”的谭振山说,自己就是一个庄稼汉。

  9月9日,根据《文化部关于申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通知》等文件,我省向上推荐了38个项目,其中沈阳占5个。

  谭振山口头文学与唐派京剧艺术、评剧“韩、花、筱”三大流派艺术、东北大鼓、老龙口白酒传统酿造工艺一起进入了“全国总决赛”。

  这是谭振山老人继1992年被日本远野市市长邀请,赴日参加“92世界民间故事博览会”后,又一次被瞩目。

  9月15日,太平庄一座普通的农家院里,记者见到了谭振山,一位满头银发、身板儿挺拔、神采奕奕的老人,老人穿着灰色的中山装。

  谭老的炕上放着一份报纸,摊开的一页是关于抗战胜利60周年的报道。这位80岁的老人看书看报从不戴眼镜。

  成长

  听故事长大的故事大王

  只要讲起故事,谭老似乎就停不下来,在太平庄,随处看到一棵树、一片草、一湾小溪,都是一个故事。

  他不喜欢提过去的苦日子,我们提起,也被他的故事打断。似乎在他的生活里就只有故事,而每一个故事几乎都有同一个中心———好心有好报。

  谭老说,这就是庄稼人的本性。

  华商晨报(以下称晨报):谭老,您讲故事也讲了60年了吧?

  谭振山(以下称谭老):嗯,报上写我从20岁讲故事,其实我从十几岁就开始学故事,一边学一边就给别人讲。

  晨报:您还记得讲过多少故事吗?

  谭老:具体的数儿没有,前些年,几个教民俗的教授给我出了本书,叫《中国民间文学集成辽宁卷———谭振山故事选》,那是1988年吧,那时候粗算,有1000多则。

  晨报:您刚才说从十几岁学故事。讲故事也用学?跟谁学的?

  谭老:故事得学呀,你要讲得让人爱听,就得研究语气的轻重缓急、脸上的表情。我奶奶家是开大车店的,来来往往的人多,什么段子她都能听着,听了她就记,抱着我时,就给我讲。我跟她学了很多地方风物和生活故事。

  我还有个大爷,跟他学了不少鬼狐精怪故事。还有村里的街坊,只要我听过一遍的故事都能记住。

  晨报:您刚提到那些都是故事的分类是吧,是谁分的?都分哪几类?

  谭老:故事多了,我自己就给分分类。刚才说了地方风物、鬼狐精怪、生活类,还有历史人物传说、幻想故事。

  晨报:您说,您的故事都是跟奶奶和太平庄其他老人学的,感觉这里的人都特别会讲故事,这也算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

  谭老:对,我今年80了,在这出生,打小就是听着故事长大的。

  晨报:那您能给我们讲讲太平庄的故事吗?

  谭老:这儿(太平庄)是块灵地,原来是努尔哈赤的放马场。庄子西面有个鲇鱼泡,努尔哈赤封它是“铜帮铁底饮马坑”,湖水永世不干。

  晨报:这样的传说故事流传了很久了吧?现在鲇鱼泡还在吗?

  谭老:流传了几百年了。鲇鱼泡还有,只是水干了,我们这修水库了。

  晨报:您给我讲的故事很多都有些神话色彩,特别是关于太平庄的。

  谭老:村里的人都喜欢听这种故事。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浪-华商晨报 2005年09月23日08:43

上一条: ·谭振山·故事大王
下一条: ·[毛俊玉]寻访最后的歌者:谭振山的“一千零一夜”
   相关链接
·[谢亚文]格雷玛斯行动元理论在民间故事中的应用·[王之心]“北京375末班公交车事件”新媒体中的传播变体调查报告
·[田小旭]数字时代的口头传统:以喀左故事家高延云的“纺线车”故事为例·[穆昭阳]民间故事文本的“规范化”探讨
·[刘微]《青蛙儿子》故事探析·[刘经俏]次生口语文化时代的民间故事讲述
·[梁佳豪]《民俗》周刊客家民间故事与传说概述与研究·[鞠熙]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口头传统类资源普查报告
·[甲巴拉则]“谷册乌”:凉山彝族民间故事中“为支格阿鲁报仇”文化逻辑考释·[郭晓宇]长生不老之药与镇地之宝:民众对人参的地方性认识
·[阿依达娜·沙尔山]中华文化共同体视域下新疆民间故事中图腾的象征寓意· 教科文组织 ‖ “重塑非洲民间故事”系列短片将于3月29日全球上映
·[梁珊珊]搜集整理与文艺创作的融合:对20世纪80年代《徐文长的故事》文集的考察·[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
·[朱家钰]幻想故事的主人公类型·[杨李贝贝]从《贡山县怒族民间故事集》出版看民族文化的抢救与保护
·[漆凌云]陈寅恪民间故事研究述评·[毛巧晖]董均伦民间文学搜集整理之研究
·[鞠熙]口头传统类非遗资源基础研究报告·[董秀团]移植与新塑:白族民间故事对印度佛教文学的吸收和化用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