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文旅融合背景下乡村振兴与物质民俗研究学术工作坊招生启事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在中山大学开幕   ·[叶涛]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开幕词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书评文萃

首页民俗学文库书评文萃

[王宪昭]评《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
  作者:王宪昭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24 | 点击数:10793
 


  在神话学界对神话研究成果的渴盼中,一部精品力作近日付梓出版。这就是中央民族大学那木吉拉教授的专著《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该书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02BZW058)的最终成果,被专家鉴定为优秀等级。它厚重的内涵、精当的表述,不仅全面展示了我国阿尔泰语系诸民神话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被百里挑一地选入“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好书不能独享,谨做简要评介。

  一、填补空白性质的神话研究课题

  神话作为人类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被公认是人类早期社会文化的百科全书。在神话看似荒诞的外表下隐藏着许多复杂的叙事系统,它关联着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等众多学科,可以说是一个跨文化、跨民族、跨国界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中国作为一个多元一体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文化与文明的宏伟大厦凝聚了各民族的共同创造。那么我们提及中国神话必然包括汉族神话和少数民族神话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中国神话同样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神话产生于民间,传承于后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积淀为弥足珍贵的人类文化精华,甚至彰显着一个民族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观念。尤其从研究视野观察,少数民族神话数量众多,形式多样,不仅可以汉族神话互存互补,而且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学术意义。

  神话囊括了人类童年时期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对自身的认知,对其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勿庸讳言,综观中国神话研究的历史与现状,在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的不足与偏颇,如有的以汉族神话文献为中心,忽视其他民族神话应有的史料价值;有的忽视少数民族神话的民族特色,弱化了民族神话应有的文化价值;有的虽然关注少数民族神话,但侧重于微观缺乏对文化大背景下的中国民族神话整体性考察,等等。特别是针对民族文化圈神话的全面而深入的整体性研究成果更如凤毛麟角。这种神话研究的不完整性自然限制了学术整体研究的推进,也限制了中国神话学体系的科学构建。通过神话研究进一步认识或重构人类祖先文化的整体性或通联性,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我国是世界上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最集中的国家之一。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包括了突厥语族民族、蒙古语族民族和满—通古斯语族民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成果充分证明这三大语族集团存在着历史和文化上的许多共同之处。中国国内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中很多是跨界民族,如突厥语民族的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塔塔尔族、图瓦人;蒙古语族的蒙古族;满—通古斯语族的赫哲族、鄂温克族等。这些民族的神话为我们了解这些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非常直接而有力的资料。虽然阿尔泰学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但作为一门学科无论在整体上还是分支领域的研究上都不尽深入。以往的研究大都只局限于单个民族的研究,缺乏整体的或综合性把握。尤其是从比较文化学、文学的角度研究阿尔泰语系诸民族文化、文学还是起步阶段。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的整体研究就更显薄弱。那木吉拉教授身为土生土长的蒙古人,197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蒙古语言文学专业之日,就开始了在民族神话研究领域的艰辛跋涉,之后,无论是攻读博士学位还是出国深造讲学,都把阿尔泰语系民族神话研究作为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间,以多种语言发表的大量论文、著作不断引导我们进入一个个更新的学术视野。我们有理由说,《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作为那木吉拉教授多年来学术积累的结晶和最新研究成果,在某些方面足以填补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宏观研究方面的空白,对阿尔泰神话学、阿尔泰学乃至中国神话学的发展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二、多层次多类型的神话比较体系

  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比较研究是建立在比较研究学理基础上的多层次全方位研究,是一个周密而系统的研究体系。本书选题严谨,涉猎广泛,不仅兼及到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中的开天辟地神话、熊犬狼等动物图腾崇拜神话、日月星辰神话、腾格里信仰神话、人类起源神话、洪水神话、物种起源神话、动植物神话、盗火与文化英雄神话等十大典型神话类型,而且对各类神话都做出具体细致的学理分解,通过系统的比较分析建构出一个科学的论证表述体系。

  本书在神话比较对象的设定方面,既有中国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之间比较研究,也有这些民族与国内外相关民族神话之间的比较研究,同时还将国外的阿尔泰语系相关民族神话纳入比较研究的视域。在问题的具体阐释与表述中凸显了五个方面的比较,即阿尔泰语系诸民族之间的神话比较、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和与之曾经直接进行文化交流的跨语言跨文化的相关民族神话之间的比较、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和与之发生间接文化联系的相关民族之间的神的比较、阿尔泰语系诸民族和与之无任何文化联系的民族神话之间的比较,以及阿尔泰语系诸民族神话的跨学科比较。多层次的比较方法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涵盖力。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上一条: ·[赵世瑜]“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历史学
下一条: ·[巫其祥]兔与中国民俗文化
   相关链接
·[祝鹏程]现代民族国家构建中的西南民族神话·[郑博宇]日本素戋呜尊神话对中国“水”传说的化用
·[张勤 郑璐 经泽丰]转译与迭代:宋代神话的制度化建构及分形机制研究·[张晖]他者视角下的中国神话当代转型:韩国学者洪允姬的理论反思与实践阐释
·[张多]成为活态遗产:当代中国活态神话的遗产化进程及其思想轨辙·[尹博]上海都市生活的饮料神话:基于星巴克与蜜雪冰城网络言论的文化观察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神话研究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范式的再思考·[邢光耀]少数民族神话中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
·[谢言]从甘娲到娲甘:长诗《甘工鸟》价值重估·[谢虎]神话遗产旅游的文化内涵与叙事策略
·[乌哈娜]阿尔泰语系AT325型魔法故事与达斡尔族《松树姑娘》·[魏畅]复归、生殖与丰产:尸体化生类型神话中的象征意涵
·[王午琦]数字时代神话日常化重构与民俗学回应·[苏永前]话语、意识形态与知识生产
·[秦选涵]“汉学西传”视野下晚清传教士关于中国神话的研究·[葩丽扎提·阿地里]阿尔泰语系民族“ATU315A型”民间故事的结构分析与文化阐释
·[吕树明]论屈原多重身份影响的神话书写实践及文学策略·[陆佳妮]基于“语象综合体”视角下的钟馗神话传说、图像与仪式的互动机制研究
·[卢秋彤]作为仪式的游戏·[刘雪瑽]制造“神话”:近代中国的文化翻译与知识重构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 会费缴纳2025年会专区移动端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602201293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