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访谈·笔谈·座谈

首页民俗学文库访谈·笔谈·座谈

顾潮研究员介绍《顾颉刚全集》
  作者:先秦史研究室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1-01-04 | 点击数:7056
 


顾潮研究员在做学术报告 

   2006年6月13日星期二上午,顾潮研究员在本室做了题为《〈顾颉刚全集〉介绍》的学术报告。顾潮研究员多年来致力于《顾颉刚全集》的整理和编辑,目前,这项工作已完成大半,进行校对阶段,这一巨著即将由中华书局出版。

  顾潮研究员介绍说,《全集》有二千二百多万字,五十余册,包括古史论文(500多万字)、民俗(50多万字)、边疆与民族(60万字)、文集(150万字)、读书笔记(500万字)、书信(20万字)、日记(600万字)各卷,并附有清代著述考、藏书目(包括题跋)、年谱等。

  古史卷主要据论著的内容、写作的时间来分类分册,编为13册,1至4册是古史考辨,5至6册是古地考辨,7至12册是古籍考辨,13册汇集三本小书,即20年代《国史讲话》、40年代《当代中国史学》和60年代《中国史学入门》。综观古史卷的文字,可以看出顾颉刚先生辩证地认识分析“伪书”的态度,即将辨书之真伪与辨书中史料之真伪(时代)区分开来,搞清伪书“所伪(所托)的时代”与“伪作(出现)的时代”。如对于《左传》,顾先生认为很重要,但其来源亦很复杂,要把属于不同时代的材料区分开来。《左传》中少昊问题,顾先生30年代曾以为是秦汉间人据五德说分配的结果,60年代又认识到少昊崇拜是随秦人迁移至西方,故刘歆将其掺入《左传》,通过这一番研究,便将少昊的史料从原本《左传》中析离出去。有人见顾先生辨《左传》就说他是今文家,殊不知顾先生对春秋历史信《左传》的程度远过于信《公羊》。对于《周礼》,顾先生也从未否定过其价值,他辨《周官》伪,只是要扯断《周官》与周公的关系,同辨《左传》伪是要辟去《左传》与孔子的关系一样。他在1955年编辑《古籍考辨丛刊》时,曾作《周官辨非》、《周官辨》、《礼经通论》三书序,其中《周官辨非序》拿《管子》相比较,推测《周官》出于齐国和别的法家,跟周公和儒家根本没有关系。这篇文章至1979年才改题《“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发表。有人不了解顾先生的辨伪学说,还以为顾先生是晚年承认《周官》是战国时齐国的作品而不是伪书。在长期的学术研究过程中,顾先生也不断修正自己的观点,如放弃用《说文》禹字的解释为论据,又他起初主张禹的传说起于南方民族,30年代又提出禹的传说与西方戎族有关。

学术报告现场

  民俗卷分为歌谣、故事传说、风俗宗教三方面,收入《吴歌甲集》、《孟姜女故事研究》、《妙峰山》等书其相关文章。

  边疆卷分为理论类、工作类、历史记载类、杂类四部分。有的文章实为宣传民族救亡,并非纯粹学术著作,如《中华民族是一个》,这是读者需要注意的。

  文集卷参考顾先生40年代编印《上游集》体例,分为学术(包括工作报告、计划)、教育(包括社会教育、通俗读物)、文化、政治及其他、自述与回忆(包括传说资料)五类,以短篇居多,甚至包括一些启事、广告、合同等,但能反映顾先生一生不同阶段的生活。

  读书笔记卷。读书笔记是顾先生治学的重要方法,他一方面利用笔记搜集材料、思考问题,为写论文打基础,另一方面记下新发现的材料和新见解,修订前说,深化研究。他从1914年到逝世,六十多年积累二百册笔记,约500万言。他曾说“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故读书笔记已成为他全部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顾先生一生的治学目标是“对于战国、秦、汉时代学说之批判”,其全部笔记都与这一主题相关。具体又包括许多部分:一是考辨《尚书》、《诗经》、《史记》及《左传》、《论语》、《孟子》、《墨子》等史书,二是记录各种戏曲故事、中外传说及民间的鬼神信仰、婚丧巫术等风俗,三是古地理与古民族札记,四是名物制度研究,五是姓氏称谓方面的材料,六是为《清代著述考》搜集材料,七是为总结经学辑录历代学人及其著述情况,八是留意吴中史迹、地理、文艺、风俗、人物、史志等内容,此外,顾先生的笔记还保存不少古籍整理的设想和意见、各个时期的工作计划和古史研究课题,并保存一些因战乱或政治运动损失掉的往来论学书札。顾洪曾按时间顺序兼顾内容将顾颉刚笔记分为十卷,并编“篇目分类索引”,大致分为载籍、史事与传说、地理与民族、名物制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民俗学、哲学与宗教、苏州史事等九大类,交由台湾联经出版。这次《全集》在联经版的基础上,又增加两卷:一是1914至1918年的笔记,二是《浪口村随笔》和《史林杂识初编》。

  书信卷选取顾先生书信1900多封,编为上下二卷,上卷千余封,下卷系家书,八百封左右。其写作时间自辛亥革命至去世前几日,反映了顾先生作为学者和普通人一生的学习、工作、生活、旅行、理想、收获、磨难、友情、爱情及各种情感。

  日记卷。顾先生的日记除1913及1919年片断记载外,从1921年起历60年基本未中断,约600万字,他自认是“生命中最宝贵之材料”,也自愿留给后人翻阅、检验。这部日记既是他六十余年经历的写照,也反映了他所处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迁,经历抗战和文革保存下来,尤为珍贵和难得。

  研究室同仁非常感谢顾潮研究员的精彩报告,对顾颉刚先生长期不辍保存书札及记日记的习惯深感敬佩,亦期待早日看到《全集》,增进对这位伟大学者的了解。宋镇豪研究员还谈及尚志儒先生曾从考古学角度论证秦人从山东西迁,与顾先生的看法殊途同归,可见顾先生学养深厚。

 

  文章来源:中国社科院历史所2006-06-14 22:23: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条: ·六十年民间文艺 守望中绽放辉煌
下一条: ·文化重建:影像的承担与使命
   相关链接
·[宣炳善]顾颉刚昆仑研究的民族融合意识与传播研究范式·[王杰文]超越“文字中心主义”:重估顾颉刚先生的民俗学方法论
·[程梦稷]从“新国风”到“歌谣学” ·[王均霞]以女性为载体: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中的礼制抗争与人性追求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的转变·[穆昭阳]民国时期福建地区民俗学研究者的文化交往
·[施爱东]我们都是顾颉刚的私淑弟子·[袁先欣]顾颉刚的古史与民俗学研究关系再探讨
·[陈红玲 陈信宁]试论江绍原《发须爪》的研究方法·[李向振]顾颉刚与早期中国民俗学
·[郭佳]顾颉刚大禹神话传说研究与“层累造成古史说”的提出·[马竹君]顾颉刚“层累说”的再审视
·[李雪南]顾颉刚先生妙峰山调查方法探析·[陈泳超]陌生的田野
·[赵李娜]中国现代民俗学与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扭结·[李政君]1930年前后顾颉刚学术理念的变与不变
·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及其他》·[王学典]“顾颉刚研究”应更多地纳入到学术史范畴中去
·顾颉刚:我怎样进了商界·1893年5月8日 历史学家顾颉刚出生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