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研究论文
   专著题录
   田野报告
   访谈·笔谈·座谈
   学者评介
   书评文萃
   译著译文
   民俗影像
   平行学科
   民俗学刊物
《民俗研究》
《民族艺术》
《民间文化论坛》
《民族文学研究》
《文化遗产》
《中国民俗文摘》
《中原文化研究》
《艺术与民俗》
《遗产》
   民俗学论文要目索引
   研究综述

田野报告

首页民俗学文库田野报告

[张佩国]“山还是那座山”──“林改”研究田野札记
  作者:张佩国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1-06 | 点击数:8777
 


当资本和权力结合的时候,虽然打着生态保护的“幌子”搞开发,
但实际所造成的后果是对生态的大破坏,而农民则拿起“弱者的武器”做“堂吉诃德”式的抵抗。

  南方山区集体林权改革结束已经一年多了。我和两个研究生,自2008年至2009年前后用了七个月的时间,在安徽省绩溪县乡村做关于“林权与民间法秩序”的田野调查。以往的林权研究描绘了一幅“社会排斥”的图景,似乎“资本上山”强势资本的膨胀排斥了农民的产权和利益主张;还有的研究将生态环境的破坏归咎于“林改”后农民的短视行为。而人类学基于对“他者”生存实践逻辑的“理解之同情”,发现了林权制度实践的另一面相。

  国家法让步于地方习俗

  2010年暑期,我对绩溪县善庄镇回访时发现,已经有浙江的“老板”来投资开发“山场”,农民以家户为单位联合起来和投资商谈判,他们已经认识到林权证的法律意义。村委会干部则抱怨说,村民们绕开村委会直接和投资商谈判,只有办手续“敲图章”时才想到村委会。这说明,农民对于山场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物权观念。所谓“资本上山”后引发的对农民的“社会排斥”不能一概而论。同时,林权的流转还会遇到诸多国家法之外的地方实践问题。浙江的老板来善庄镇金坑村“买山”(当地农民的表达),最后没有竞争过安徽宣城的老板。签署了合同的宣城老板,以每亩2000元的价格租赁山场50年。善庄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个价格太高了。投资商还要修从山上下来的路,而这还要占用金坑村之外其他村的土地,估计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谈判过程。

  在林权流转的实践中,地方习俗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超过了国家法律,尤其是农民基于村落成员权所形成的对山场的“共有的权利”。2008年我们在做田野调查期间,听说香港的一家上市公司——曼图公司,“买”了位于绩溪县郝寨乡的大会山国有林场。周围几个村修路,要求曼图公司出资5万元,曼图公司不予理睬,结果一夜之间农民把山上一千多亩的山核桃树苗拔得一干二净。“弱者的武器”,其民间法的理据是基于村落成员权的实践逻辑,地方政府也未必会站在开发商的立场上出面处理。“法不责众”,曼图公司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2009年底,一家香港的投资咨询公司给我打电话,咨询曼图公司在安徽投资林业的经营情况,我以“对此无专门研究”拒绝了他们的“咨询”。我想,在投资咨询公司工作人员的问题意识里,只有投入产出的经营业绩之类的关怀,对于地方习俗,未必感兴趣。

  从基层治理探索林权改革路径

  “林改”所促成的农民家户林权的物权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投资商和农民对山场的市场预期。在“林改”之前,也有一些浙江老板到绩溪县“承包山”,那时,老板们只需和村组干部“交易”就可以了。一些承包协议中户主的签字全是一个笔迹,显然是“冒签”的。现在村组干部在林权问题上“大权旁落”,变成了“橡皮图章”,这于村民来说未必不是件好事。可以大胆地判定,林权改革的“物权化”目标部分实现了。但这又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式的“排他性产权”,“共有的习惯”所体现的身份法色彩仍然非常浓厚。对此的解释,只能到当地农民的生活实践中去寻找。

  林权改革作为一项“社会工程”,虽然是林业管理部门的职能工作,但林权还涉及更复杂的村庄治理问题,已经远远超出林业部门的职能管理范围。我们在田野调查中接触到的诸多案例,虽由林权纠纷起因,但其解决过程则与宗族观念、村落政治派系、镇综合治理等密切相关。因此,还要从基层治理的角度考虑林权纠纷的解决问题,而不单单是“后林改时期”的林权制度创新问题。据绩溪县林业局有关人员称,该县林权改革确权颁证率达90%左右,但据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有的乡镇的确权颁证率远远低于这一比例,主要原因在于山场有纠纷,无法确权,甚至无法实地勘测。有的村组之间的林权纠纷,成为村庄派系斗争的“筹码”,即使将林权界定清楚了,也会引发新的纠纷。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2010-10-12

上一条: ·[贾敏]布依族婚俗研究调查报告
下一条: ·[廖紊碧]民族村落社会仪式场合中的礼物流动——唐家村人情往来状况调查
   相关链接
·[彭田菲]仪式操演与身体建构:基于鄂西土家族“撒叶儿嗬” 丧葬仪式的田野调查·[靳思怡]西方经典民族志中的田野经验
·[黄景春]民间文学研究向田野要什么?·[黄涛]语境理论视野下民俗志书写范式的适度革新
·[张宏赡 栾莺]白俄罗斯伊万·库帕拉节田野调查手记·[李吉安 李羕然]乡村民间信仰的调查与探索
·李扬主编:《走进田野——民俗文化调查札记》·[杨镕]国家级非遗环县道情皮影戏的田野调查报告及反思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张佳伟]再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性与田野作业方法
·[刘春艳]疫情下的田野调查:对民俗学研究方法的再反思·[许琳琳]河北省保定市易县马头村“网红庙宇”的田野调查报告
·[王秋萍 陈胜祥]民间信仰对当前农村殡葬改革的影响·[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 ——李子贤神话研究评述
·[侯有德]湘西永顺土家族祭油神习俗研究——基于长光村的田野调查·[王志清]“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深描与阐释
·[高健]神话王国的探寻者·[张琼洁]耿村民间故事活动现状调查与价值发生问题初探
·[徐月]纳雍县穿青人庆坛仪式调查报告·[王蔓蔓]贵州省仁怀市茅台镇重阳祭水大典田野调查报告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