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会员之声

首页动态·资讯会员之声

民俗学者:重阳登高是健身更是高雅欢乐的聚会
  作者:记者 俞菀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10-16 | 点击数:5573
 

  新华网上海10月15日电(记者 俞菀)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始于西汉,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重阳节也是中国的"老人节",各地都会在这一天组织老人登山秋游,强身健体。民俗专家呼吁:应该回归历史上丰富的节日形态;重阳登高既是健身,更是人们亲近自然、高雅的社交活动。

  复旦大学中文系民俗学教授郑土有介绍说:"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一年中恰好处于季节的转折点,原本与老人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文人雅士们的活动为主。两九相重,古人认为是一个由盛转衰、趋利避害的日子。登高是强身健体的习俗,也是古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体现。"

  "正如上巳节曲水流觞,体现人们对水的崇拜一样,重阳节登高望远,体现了人们对山的崇拜。登高可吸万物之阳气,与天更接近,有种无比爽朗开阔的感受。"郑土有教授说,"与此同时,古人在重阳节的社交活动也非常丰富多彩,比如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等等。"

  "因此,大家不要觉得重阳节只是老人的节日。尤其是现代都市年轻人,一年中大部分时间蜗居在一个狭小的格子间,缺乏与自然的亲近。更应该趁重阳节天高气爽,出去走走,开阔心胸。"郑教授说。

  除此之外,民俗专家还建议人们挖掘更丰富的节日形态,尤其是其中高雅的文化传统与内涵。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民俗学教授田兆元说:"比如古人过节,总少不了花的参与,上巳有桃花,中秋有桂花,重阳有菊花。花本身就是'高雅'的象征,重阳节佩戴菊花,更有驱邪正气的功效。"

  "现在重阳节登高,上海人往往去东方明珠或者金茂大厦,感觉为了登高而登高,为了比赛而比赛。而且除此之外,就没有更多的活动了。"田兆元教授说,"可是古人不一样,很有高雅从容的情调,往往选择登高山、高塔等自然名胜或历史古迹,而后携友并坐,赏菊、喝茶、赋诗。"

  "如果说中秋更侧重于家庭的团圆,是一种家庭型的集会,那么重阳就是拓展的社交型聚会。如陕北的重阳节,人们会三五成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山头,点上灯火,谈天说地,待第二日鸡叫才回家。"田教授说,"因此,对于现代人而言,如何让传统节日过出现代性的高雅,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千万别让中国传统节日的精华日渐消散。正如端午节不是粽子节,中秋节不是月饼节,重阳节也不是单纯的老年登高节。"(完)

 

  文章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2010-10-15 17:01:54

上一条: ·民俗语言学家解析重阳节的“口彩”
下一条: ·媒体调查:74.3%的人感觉国人仪式感淡漠
   相关链接
·[王霄冰]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与文化自信·[王晓涛]后疫情时代端午龙舟竞渡的现代文化表达
·[邓清源 黄永林]要素传承与功能重构: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当代变迁·[李楠 陈琛]论应节戏的文化内涵
·[施爱东] 恶日端午:阴阳相争的死生故事·[赵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传统节日在政府保护下的变迁
·[季中扬 王静]传统节日“公共性”的传承机制·[林继富 吴佩琦]家族认同到中华民族认同的演进逻辑
·荣耀中国节 | 中国民俗学会携手王者荣耀共同探索传统节日创新传承·征稿启事:2021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
·[郑云云 张年宽]重阳节向老人节演变考·[张勃]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
·[乔楠]《金枝》视角下的“重阳节与数字崇拜”·[高鹏程]传统节日当代传承的寺院参与
·[高俪杰]浅谈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文化价值及地域差异·[郑至豪]从地方志看湖北新洲许逊信仰的历史变迁
·[季中扬]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徐赣丽]当代城市空间中的民俗变异:以传统节日为对象
·“风俗画的20世纪”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开幕在即·2020嘉兴端午全国学术研讨会征文入选名单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