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会员之声
   学术传真
   会议信息
   讲座信息
   媒体报道
   时评杂谈
   出版资讯
   音影图文报道

媒体报道

首页动态·资讯媒体报道

乡间老少传唱诗经 房县积极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作者:冯诚 周甲禄 廖君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5 | 点击数:7871
 


  “关关雎鸠一双鞋,在河之洲送过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年年难为姐做鞋。”“参差荇菜水中摆,左右流之想裙衩,窈窕淑女我爱你,寤寐求之姐儿来,琴瑟钟鼓度情怀。”如果不是亲见亲闻,很难想象来自古老《诗经》的诗句竟然是湖北房县千百年流传的民歌,也是如今乡村老少都唱的“流行歌曲”。

  房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国家级贫困县,近年来,面对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共性难题,充分挖掘本地民间文化资源,加以引导、弘扬,农村文化建设红红火火,探索出了一个国家级贫困县的县域文化发展之路。前不久,记者在该县乡村领略了当地“诗经民歌”的风采。

  挖掘民间文化资源

  房县位于武陵山区,地理环境封闭,至今仍保存有大量民歌、民俗、故事、小戏等民间文化,村村有“歌布袋”,镇镇有“民歌王”。

  面对日益增长的农村文化需求,“充分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将本地有广泛群众基础、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优秀民间文化加以挖掘和弘扬,全民兴文化、办文化”,成为全县上下的共识。

  为此,2005年秋,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了一场民间文化大普查。全县抽调105名文化系统干部深入到20个乡镇303个村进行普查,重点搜集民间故事、民歌民谣、戏曲、民间艺人情况、文化古迹遗存等。

  经过3个月普查,搜集到民间歌谣1.2万首、民间故事8500多篇、民间戏曲800出、古唱本100册、手抄民歌本1.2万本。初步统计,全县会唱民歌的有5万人,会讲民间故事的有6.5万人,能唱1000首民歌的歌手有250人,能唱300首以上民歌的歌手有7000多人。

  最令人惊奇的是,普查时发现,房县民歌中充满《诗经》的元素。不少民歌用《诗经》的诗句开篇,或者中间插入《诗经》的诗句或段落,有的则是《诗经》的翻版。房县民歌成了古老《诗经》的“活化石”。

  丰富的民间文化储存让该县看到了农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新路径。普查后,县委、县政府积极行动,充分利用民间文化丰富的资源,将发展民歌演唱为核心的优秀民间文化作为该县文化建设的重点,大张旗鼓开展了一系列扶持引导工作。

  2007年初,房县出台《房县民间艺人资格评审暂行办法》,为民间艺人“评职称”,根据其艺术特长、成果及传承情况等经评审分别授予“民歌师”“民乐师”和“故事师”等称号,截至目前,已经评审出民歌师、民乐师、民间手工艺师共计400多人。县文化主管部门对在当地有一定影响力的民间艺人建档立卡,对有杰出贡献的民间艺人,还给予津贴奖励。同时还举办了社区民歌爱好者培训班,已培训了100余人。

  每年开展全县群众性歌咏活动。2007年在全县开展“唱响房县”民间歌手大赛,参与的演员和群众达10万余人次,一大批乡土明星脱颖而出,通过比赛推进了民歌的普及与升华。2008年又举办了民间文化艺术节,进行民间文化艺术汇演。今年8月举行了万人吟诵《诗经》活动。

  与此同时,该县还大力推进民间文化示范村建设,在村级创办民歌堂。为此,该县专门出台了《关于在全县开展创建民间文化保护示范村的意见》。目前全县已有53个示范村,建起了25个民歌堂。

  民间歌手遍布城乡

  房县文化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房县一直有传唱民歌、民间故事的传统,孕育了一批山村“民歌王”“歌布袋”,他们是民歌传承的鲜活档案。

  门古寺镇湖家街村72岁的胡元炳是该县有名的“歌王”之一,能唱几千首民歌,演唱足迹遍及全县多个乡镇。记者在他家看到,他收集的民歌手抄本有6大本,还自费印行了两本民歌集。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网 2010-09-19 10:22:00

上一条: ·中国各地民众欢度中秋佳节
下一条: ·云南民俗博物馆将免费开放
   相关链接
·[包海青]论蒙古族叙事民歌文本生成与传承机制·[杨杰宏]“采风”传统与民歌研究的问题检讨
·[杨杰宏]被表述的民歌:民歌何以被误解?·[黄晔 杨邱铭]襄阳市樊城区民歌小调研究
·[孙鹏飞 赖晓平]荆楚民歌秧田号子《啰啰咚》的田野调查与研究·[柳倩月]恩施市太阳河乡“民歌兴乡”的实践经验与发展建策
·[丁庆旦]山野歌嘹亮·[徐茜]自媒体时代畲族民歌的“活态”传承研究
·[路转红]裕固族东、西部地区民歌情感色彩的差异性研究·[孙信茹 王东林]微信对歌中的互动、交往与意义生成
·[戴建国]丁景唐与民歌社·民歌,唱出山山岭岭
·[袁正洪 陈如军]浅论诗经之乡房县民俗与《诗经》“二南”的千古传承遗风·[袁瑾]民众的诗情:歌谣研究70年综述
·[王雅琦]畲族民歌非遗保护实践及反思·[施尧]20世纪以来日本民谣采集的学术史研究
·[蒋聪 李恒坤]又探茉莉花·[陈景娥]社会转型中的民歌传承与变迁
·[董乃斌]《诗经》史诗的叙事特征和类型·[邓伟民]清新赣腔 时尚赣调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