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民俗学会最新公告: ·中国民俗学会2024年年会征文启事   ·第三届民俗学、民间文学全国高校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2024)预备通知   ·中国民俗学会成立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暨2023年年会召开  
   民俗生活世界
   民间文化传统
   族群文化传承
   传承人与社区
   民间文化大师
   民间文献寻踪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理研究
中国实践
国际经验
立法保护
申遗与保护
政策·法律·法规·
   民间文化与知识产权

族群文化传承

首页民俗与文化族群文化传承

[张海洋]不断漂移的汉族
  作者:张海洋 | 中国民俗学网   发布日期:2010-09-23 | 点击数:8553
 

  汉族,这个看似清晰和确定的民族,当我越发仔细去追究,面目就越发模糊。这个民族的人口太多,分布地域太广,血统太杂。你能看到的永远只有树木,没有森林。这个人口占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总数九成以上的民族,也许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民族,也许是我们永远无法说清的民族。

  你可以说汉族是没有民族服装的民族,但也可以说是民族服装最为丰富的民族,各地的汉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服饰文化。白羊肚头巾和毛坎肩就是陕北汉族男子的经典服饰,它们和其他一些独特的东西,例如民歌、窑洞、腰鼓共同构成了陕北的人文风景。摄影/周志彬

  汉族的历史有多长?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作为中华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汉族,历史有多长?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不加思索地说出,五千年。但是,真的有这么长么?

  让我们从“汉族”这个族称入手去追溯历史,也许能看出一些端倪。“汉族”这个词的出现,其实是很晚的,19世纪末,西方的民族主义通过日本传入中国,在民族危机、民族主义及日本文化的共同作用下,“民族”、“汉族”这些概念真正出现。1895年,陆皓东在《就义供词》中慷慨陈词:“盖务求惊醒黄魂,光复汉族。”1897年,唐才常在《各国政教公理总论》中说:成吉思汗“子若孙抚中原,以奴汉族”。1899年,梁启超在《东籍月旦》中介绍日本著作时,大量使用了“民族”一词,同时还使用了“汉族”、“蒙古族”等称谓。从现在史料发掘的情况来看,梁启超是中国最早系统地阐述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准确理解“汉族”的族称含义,并自觉地、经常地加以应用的人。

  而“汉族”一词正式被广泛使用和接受,至少要到1903年。这一年,邹容在著名的《革命军》一书中大声疾呼:“中国华夏,蛮夷戎狄,是非我皇汉民族嫡亲同胞区分人种之大经乎?”章太炎在《驳康有为书》中号召“汉族之仇满洲,则当仇其全部”。蔡元培在《释仇满》一文中强调“吾国人一皆汉族而已,乌有所谓‘满洲人’者哉!”刘师培在《黄帝纪年论》一文中认为:“欲保汉族之生存,必以尊黄帝为急。黄帝者,汉族之黄帝也,以之纪年,可以发汉族民族之感觉。”孙中山在《敬告同乡书》中主张“四万万汉族之可兴,则宜大倡革命,毋惑保皇”。这些发表于同一年里的言论,对于促进革命之功及宣扬大汉族主义之过,早有公论,不必赘言。我只想指出“汉族”一词在20世纪初才被大量使用和广泛认同的事实,这是“汉族”这一族称确立的主要标志。

  通常认为汉族的文明形态是农耕文明,但是在沿海地区,很多汉族人也是靠海吃海的,属于典型的海洋文明。不同的文明形态造就了汉族人不同的文化和服饰,比如福建的浔浦女在历史上一直是不缠小脚的,并且以头上插满鲜花为美,都与北方的汉族不同。摄影/崔建楠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国家地理》的BLOG 2010-08-13 10:39:55

上一条: ·[常嫣]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及其保护
下一条: ·[巫达]族群文化资本促“社会关系”形成
   相关链接
·[刘玉颖]从印尼西加省山口洋市的元宵节巡游看印尼华人的族群文化构建·[曾秋馨]物质技艺与族群文化记忆
·[李冬]《达古达楞格莱标》史诗的民族文化解读·不放过田野记忆中的任何一个原始符号
·[孙九霞]族群文化的移植:“旅游者凝视”视角下的解读·[杨树喆]民众口头创作与族群文化品性
·[巫达]族群文化资本促“社会关系”形成·两岸学者品广西民间文化:原汁原味才能打动人心
·中国文学人类学第五届学术年会召开:表述“中国文化”:多元族群与多重视角·云南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护根”行动
·七十五年前的草原敖包祭·杨六金:一本书与一个族群的命运
·[潘瑞国]万方乐奏有于阗·探访中国最后的女酋长
·[岳永逸]学术田野与媒体田野:直面灾后族群文化的传承·天山雪暖润绿洲:维吾尔族
·守护山林的主人:鄂温克族·[张怀群]中国汉族女神县:甘肃泾川西王母等168位女性偶像崇拜初记

公告栏
在线投稿
民俗学论坛
民俗学博客
入会申请
RSS订阅

民俗学论坛民俗学博客
注册 帮助 咨询 登录

学会机构合作网站友情链接版权与免责申明网上民俗学会员中心学会会员学会理事会费缴纳2024年会专区本网导航旧版回顾
主办:中国民俗学会  China Folklore Society (CFS) Copyright © 2003-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朝阳门外大街141号 邮编:100020
联系方式: 学会秘书处 办公时间:每周一或周二上午10:30—下午4:30   投稿邮箱   会员部   入会申请
京ICP备14046869号-1       技术支持:中研网